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茶果嶺天后廟 是 香港 的一座 天后廟 ,位於 九龍 觀塘區 茶果嶺 ,為香港少數完全使用 麻石 興建的 廟宇 ,現由 華人廟宇委員會 負責管理,於2010年4月16日評級為 三級歷史建築 [1] 。 歷史 [ 編輯] 茶果嶺天后廟是 清朝 道光 年間時官府所建,並由當時 觀塘 居民合資。 據廟門石額所記,現存的建築在 光緒 辛卯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建 [2] 。 廟宇原本位於 觀塘灣 灣畔(今 麗港城 一帶),直至1941年因該址被選為興建 亞細亞油庫 ,才搬到茶果嶺現址,並曾於1947年重修。 於1999年再重修時,重現原本的石砌建築,呈現古樸的氣質。 廟內正中的神壇供奉 天后 、華光及金花娘娘,右面則為觀音。

  2. 茶果嶺天后廟是清朝 道光年間時官府所建並由當時觀塘居民合資。 據廟門石額所記,現存的建築在 光緒 辛卯年(光緒十七年,1891年)重建 [2] 。 廟宇原本位於 觀塘灣 灣畔(今 麗港城 一帶),直至1941年因該址被選為興建 亞細亞油庫 ,才搬到茶果嶺現址 ...

  3. 2022年7月17日 · 历史 [编辑] 茶果天后庙是清朝 道光年间时官府所建,并由当时观塘居民合资。 据庙门石额所记,现存的建筑在光绪辛卯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建 [2]。 庙宇原本位于观塘湾湾畔(今丽港城一带),直至1941年因该址被选为兴建亚细亚油库,才搬到茶果岭现址,并曾于1947年重修。

  4. 其他人也問了

    • 鑿石建村
    • 戰後發展
    • 拆遷重建

    茶果嶺村建於清朝初期,在香港開埠前已經有人聚居。其位置因爲有可以採礦花崗岩及瓷泥的機會,所以不少客家人落腳並聚居於此。昔日茶果嶺為首,與牛頭角、茜草灣和鯉魚門合稱「九龍四山」。此地出產的石塊曾經作為香港終審法院、舊中國銀行大廈、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虎門炮台等石造建築的材料。當時聚居於此的氏族主要姓鄧、羅、曾、黃、邱。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後,茶果嶺村被納入新界範圍。到了1937年,港英政府劃分開新九龍,從此村落成為市區一部份;不過這些原屬新界的鄉村(當中13個規模較大的組成了九龍十三鄉)因此沒有了原居民的身份,並且失去了《新界條例》所包括的丁權。

    二次大戰後,大量難民湧入香港,茶果嶺村人口急增,進駐人口大量興建木屋及鐵皮屋,令該處成為一個大型寮屋區。高峰期有逾一萬人口居住,現時剩下約300人。 茶果嶺村地理位置較市區偏遠,村民以前在交通上需長途跋涉。海邊一帶有碼頭提供嘩啦嘩啦等船隻服務連接筲箕灣。其偏僻位置卻吸引不正當的業務進駐,曾經有賭檔、私酒釀製、毒品販賣等,所以有一段時間茶果嶺又被稱為「小澳門」;而根據1948年的報紙報道,當時距離茶果嶺最近的警局遠至九龍城。 隨着1960年代觀塘和油塘發展工業區,政府在觀塘至油塘進行填海工程並興建道路,包括茶果嶺道貫通兩地,夾在中間的茶果嶺村交通亦因此較之前便利。不過,2019年政府宣佈計劃收回村落興建公營房屋,令市民質疑交通流量的負荷。

    戰後的市區擴張,都曾幾近威脅茶果嶺村的存亡。例如鐵路方面,政府考慮過開通一條火車線直達茶果嶺以發展工業;另亦曾建議開闢三條公路,其中牽涉拆除茶果嶺大街兩旁的房屋,兩者均受到村民和附近工人極力反對。在香港主權移交前,港英政府曾經打算把茶果嶺村寮屋區作收地,但後來因地契複雜而擱置。 特區政府在梁振英任期亦提出重建計劃,最後未有實行。2019年3月,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政府會採取「多管齊下的土地供應策略」,包括把竹園聯合村和牛池灣村劃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而茶果嶺村則屬「未決定用途」地帶,而在同年10月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中建議把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和竹園聯合村收回作建屋之用。其中茶果嶺村規模最大,佔地4.65公頃,住戶逾400戶,估計重建後提供約3000伙。 重建消息傳出後,茶果嶺鄉...

  5. 荃灣天后宮位於石圍角以南昔日名為烏石崗的地方,建於清 康熙廿六年(1721年),由鄉人集資興建,建之初分為三間,中為正殿奉祀天后神像,旁為東西兩廂設置太歲祠。乾隆八年(1743年)信士黎卿上敬送重逾百斤銅鐘一個,至今仍懸內。

  6. 2022年7月17日 · 帮助 维基社群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络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7. 歷史 [編輯] 名稱由來 [編輯] 清末民初年間,茶果嶺為觀塘區的管治中心,因山上長有大量茶果樹而得名。 茶果樹實為學名血桐的植物,因每次蒸茶果時需要大量血桐的樹葉,新界居民稱血桐樹為茶果樹 [1] [2]。 發展採石業 [編輯] 在1922年的軍部地圖 [3],茶果嶺被標示為 Rocky Hill,意即「石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