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New Babylon》是部默片,由蘇聯的大師級導演柯辛塞夫(Grigori Mikhailovich Kozintsev)執導,而這位導演也是蕭斯塔高維契日後合作最密切的一位。 同時,他與前衛舞台劇導演梅耶霍德(Vsevolod Emilyevich Meyerhold)、米夏可夫斯基(Miaskovsky),三人在舞台劇《臭蟲》合作,也開始深入製作戲劇音樂。 儘管他的《第1號交響曲》才問世沒多久,但已獲得小小的國際知名度。 1930年第二部電影配樂《Alone》(孤獨)再度與柯辛塞夫合作,敘述一位列寧格勒的老師,被派到Altai的遙遠農村的故事。 原譜是相當室內樂風格的,同時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蕭斯塔高維契在此進行管絃音色的實驗。

  2. 精選出二十世紀全球知名鋼琴家共七十位(組),這其中有人已經作古多年、有人依然活躍在表演舞台上,但相同的是他們的琴技都具有無可取代的獨特風格。 每位鋼琴家以兩張CD 的容量,輯錄他們最精采的錄音,例如:季雪金彈德布西、普萊亞彈史卡拉第、魯賓斯坦彈蕭邦、普雷特涅夫彈柴可夫斯基等等。 有些鋼琴家更是推出三輯(六張CD ),顯示他在鋼琴演奏上無比重要的地位,這幾位分別是:阿勞、布蘭德爾、吉利爾斯、霍洛維茲、肯普夫、李希特、魯賓斯坦。 此外,阿格麗希、徹卡斯基、柯爾托、費雪、顧爾德、古爾達、哈絲姬兒、詹尼斯、卡欽、柯瓦塞維奇、拉蘿佳、米開蘭傑里、波里尼等人,也都分別擁有兩輯(四張CD)。

  3. 2016年7月23日 · 蕭斯塔可維奇:第2號圓舞曲. 蕭斯塔可維奇 (Dmitry Shostakovich, 1906-1975)是蘇聯的作曲家,以交響曲與弦樂四重奏曲有名,並被認為是馬勒以後,與西貝流士、浦羅柯菲夫並肩的交響曲大作曲家。. 弦樂四重奏曲方面也留有傑出作品,成為20世紀最大的純音樂 ...

  4. 蕭斯塔高維契完成於1969年的《第14號交響曲》,題獻給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 其實早在1936年,布列頓就對蕭斯塔高維契的音樂充滿興趣且印象深刻,1960年布列頓與這位俄國作曲家首度碰面,當時蕭斯塔高維契正因《第1號大提琴協奏曲》的英

  5. 蘇聯慣用政治目的、意識型態主導藝術創作的手段,或許出身自由開放社會的藝術家們,難以體會箇中滋味。. 但對蕭斯塔高維契這等蘇聯典範作曲家來說,卻早已內化為暗喻、象徵的語言,把真實的心聲偽裝、隱藏在樂譜的音符中。. 蕭士塔高維契《第11號 ...

  6. 蕭士塔高維契的傳記作者艾瑞克.羅斯伯利(Eric Roseberry)認為,作曲家深切渴望,在此曲描繪一幅從童年到入土的音樂自畫像。 因此,就像他獻給列寧的《第12號交響曲》一樣,透過管絃語法把列寧的精神形象化。 在《第15號交響曲》中蕭斯塔高維契把自己的音樂生涯形象化,他借用對他影響深遠的作曲家的作品段落,像是羅西尼《威廉泰爾》序曲、華格納《尼貝龍根指環》的命運動機、葛令卡以及自己舊作主題,把這些素材通通交織到樂譜中。 因此,從四個樂章的標題看來,此曲一點「花樣」也沒有,但音樂內涵卻可說是蕭氏語法「傾巢而出」! 他自己多首交響曲的主題與音型,也都在本曲中被大量的引用與發展。

  7. 最後氣勢壯闊地燒出能量與自信,各聲部分離度清晰,精采!. 巴倫波因以及Baitz版都是我們俗稱的「摘花版」(過去曾經帶過花,但在最新版上已經沒帶花),雖然已「摘花」但表示曾經獲得殊榮,依然值得注意。. 巴倫波因指揮芝加哥交響,由Gaston Litaize擔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