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課程為期13天(8天全日及5天半日授課),將會在六月底開課,現已接受報名。 入讀課程人士需要是三十歲或以上,不受任何逗留條件所規限之本港非華語居民,具備基本英語溝通能力,學歷不超過初中程度的失業人士;課程費用全免,完成課程而出席率達八成,可獲發再培訓津貼。 課程內容除教授行業知識及職業技能外,亦包括壓力處理、溝通及求職技巧等軟性技巧;這兩項新課程更特別包含基本廣東話、不同種族互相尊重及包容的課題。 有關課程設有統一評估機制,學員完成課程後可考取相關工作資格,並獲得就業選配服務,就業跟進期為六個月 ...
  1. www.cats.org.hk › training-service › erbERB 課程 - 藍田

    基督教勵行會培訓服務, 全港其中一所最大型培訓及再培訓機構, 服務包括: erb課程 (飲食, 保安證書課程), 持續進修課程 (按摩, 咖啡), 企業培訓 (team building, 在職培訓), 以滿足僱員, 失業, 待業, 僱主的需要, 並擁有強大僱主網絡.

    • Hk065dr

      2716 8812 (彩雲) / 2952 1313 (藍田) / 2340 2929 (順天) ...

    • Hk075dr

      2716 8812 (彩雲) / 2952 1313 (藍田) / 2340 2929 (順天) ...

    • Hk066dr

      Hk066dr - ERB 課程 - 藍田

    • Hk135dr

      Hk135dr - ERB 課程 - 藍田

  2. 家居 / 個人僱主. 家居空缺. 陪月 / 保母搜人. 基督教勵行會培訓服務, 全港其中一所最大型培訓及再培訓機構, 服務包括: erb課程 (飲食, 保安證書課程), 持續進修課程 (按摩, 咖啡), 企業培訓 (team building, 在職培訓), 滿足僱員, 失業, 待業, 僱主的需要, 並擁有強大 ...

  3. www.erb.org › training_courses › erb_courseserb | 課程搜尋

    現時僱員再培訓局提供約700項具市場需求及事業前景的培訓課程範疇涵蓋近30個行業請按這裡搜尋 培訓課程因應市民的個別需要培訓顧問會透過面談或視像會議形式提供個人化的諮詢服務及合適的培訓建議並協助報讀本局課程請按 這裡 查閱培訓顧問服務的詳情及預約服務僱員再培訓局學員可免費登記成為網站用戶搜尋培訓課程之餘並使用求職和個人化設定功能。 請按這裡 建立帳戶 。 課程搜尋.

  4. 機電. III. 修訂培訓課程上課/報名地點及查詢電話. :以下資料按培訓機構編號由A Z 順序排列;*的培訓中心不設報名服務. :以上資料截至2023 年8 月31日. 《 僱員再培訓局課程總覽(2023 年4 月至2024 年3月)》 (就業掛鈎課程/通用技能課程/特定服務對象課程/ 青年培訓課程) 之資料修訂( 二) 由即日起,《 僱員再培訓局課程總覽(2023 年4 月至2024 年3 月)》(就業掛鈎課程/通用技能課程/特定服務對象課程/青年培訓課程)內之資料將作出以下修訂,敬希留意。 修訂詳情. I. 新增課程. 特定服務對象課程. Training for Ethnic Minorities.

  5. www.erb.org › MyERBWeb › action課程資料 - ERB

    培訓機構 基督教勵行會 培訓中心 基督教勵行會 (藍田中心) 上課地址 九龍藍田啓田道71號藍田(西區)社區中心二樓102A、102B室及四樓 查詢電話 2952 1313

  6. 家居 / 個人僱主. 家居空缺. 陪月 / 保母搜人. 基督教勵行會培訓服務, 全港其中一所最大型培訓及再培訓機構, 服務包括: erb課程 (飲食, 保安證書課程), 持續進修課程 (按摩, 咖啡), 企業培訓 (team building, 在職培訓), 滿足僱員, 失業, 待業, 僱主的需要, 並擁有強大 ...

  7. 課程類別主要包括由僱員再培訓局撥款及監管的ERB課程」、企業培訓持續進修課程及為在囚或備受忽略的一群提供的職業技能訓練課程基督教勵行會現為香港其中一所最大型培訓及再培訓機構。 相關數據 (截至2020年9月) ERB課程 (自1993年開始) 累積提供培訓學額295,810名. 累積開辦課程:14,378班. 累積成功就業人數(就業掛鈎課程):57,428人. 持續進修課程及企業培訓 (自2000年開始) 累積參加人次:47,890人次. 累積開辦課程:2,751班. 企業 / 公司僱主網絡: 聯繫30,000間. 關心社區.服務社群. 基督教勵行會培訓服務科關心鄰近市民需要,為他們提供適切援助,旨在提倡社會共融,鼓勵受助者建立助人自助精神,得以自力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