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24日 · 都市人日常出入上落都有升降機和扶手電梯一雙腿被寵壞了物理治療師指出行樓梯腳軟」,是因為大腿小腿和臀部肌力不足平日要好好鍛煉出一雙大力金剛腿為災難應變未雨綢繆也能糾正步行姿勢減低膝痛風險李欣敏 楊柏賢

  2. 尤其女士本身盆骨較寬行樓梯時會加強膝關節承受的壓力如加上下肢肌力弱髖關節肌肉乏力走樓梯太多便可能增加膝蓋關節的磨損加速退化。 」換句話說先天身形骨架結構及基因家族病史),可能會影響關節炎出現的機會當然後天環境因素如長期使用該關節以致勞損姿勢不正確或曾有傷患等亦會令情況惡化。 晨僵是警號. 不少人早上起床時,某些關節部位總是又痛又硬,然而,當起來活動一段時間後,關節活動能力又會改善過來,這些俗稱「晨僵」的情況原來正是關節炎症的警號。 黃旗泰表示,睡覺時整晚不活動,血液循環差,早上起來時關節會特別硬,這是關節炎的早期徵狀,如果持續不理會,沒有盡快接受治療,徵狀會愈來愈嚴重,譬如問題關節會愈來愈痛及腫脹,甚至變形,或導致肌肉流失。 如有懷疑,應盡快找專業人士求助。

  3.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表示樓梯訓練基本上是一種全身性的練習full body exercises),無論是上臂胸部背部臀部大腿以至小腿等都可透過不同的動作達至鍛鍊效果

  4. 2024年4月13日 · 劉迪喬引述香港理工大學與哈佛醫學院於2016年的研究,「穿赤足鞋的跑手經過6個月訓練後小腿和足部肌肉均顯著增長小腿至足部的外在足部肌肉增長了7.05%而腳跟至腳趾的內在足部肌肉更增加了8.8%相反穿一般跑鞋跑手的小腿和足部肌肉體積都無改變」。 此外研究對象穿赤足鞋跑步愈多小腿肌肉增長也愈大。 練赤足減痛症? 並非人人見效. 凌家健表示,穿赤足鞋或赤足步行、跑步,有效強化腳掌肌肉,尤其是核心小肌肉,因此他平常也建議患扁平足、大腳趾外翻或其他痛症病人赤足訓練;但對於能否防止關節退化或長遠地避免足部痛症,暫時沒有確實證據。 他引述其團隊小型研究,大腳趾外翻病人暫不接受手術,先嘗試鍛煉足部小肌肉,「結果頗參差,有些病人做運動後已見紓緩,不再疼痛,但有些則沒太大效用。

  5. 患有周邊動脈疾病的人手或腿( 通常是小腿) 的血液供應不足會引起徵狀例如走路時小腿疼痛 — 跛行(claudication)。 周邊動脈疾病是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 的徵象之一,通常改善生活方式,包括經常運動、健康的飲食方式、戒煙等都能有效控制周邊動脈 ...

  6. 2023年11月6日 · 【明報專訊】「配音不 重我下肢活動,而是利用我的聲線。 」阿楹說起自己的故事每字清晰入耳每句尾音常常向下下肢因輕度大腦麻痹而行動不便上落一級樓梯都困難但走平路幾乎與常人無異這種隱形殘疾在生活中帶來誤會和桎梏 ...

  7.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學院(ACSM)的指引,步行運動可以分為漫步、健步、急步與競步四個強度,競步性質屬於競賽運動,而漫步則是超低至低強度的日常「散步」。 所以,若要達到鍛鍊身體的效果,一般都建議運動強度,起碼要達到中等以上: 健步:達到最高運動心跳率(220-年齡)的50至76%; 急步:需超過最高運動心跳率的64%。 讓步更有效. 要透過步行改善健康,先有量,再講究質。 每天應該有幾多步才有效? 黃永森表示,有關每天步數的建議,其實是換算自運動量(exercise volume)指引。 據2010年世界衞生組織發表健康運動量建議,成年人每周應累積有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量,以帶氧運動為主,至於阻力運動,應每周有三至四次、針對八至十組主要肌肉的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