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日 · 20. 今日1日是世界流感日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3名學者在報章撰文指新冠完結全球復常但新冠病毒非最後一場大流行新發傳染病定必陸續有來而為未來大流行作準備必須有高質科研足夠基礎建設迅速應變計劃及措施完善公營醫療機構公共衛生及流行病學監察系統缺一不可。 文章指,冠狀病毒以外,流感是最具潛力引起大流行病源,下一場大流行可能由源自禽鳥和豬的流感病毒引起,基因洗牌可能會引致嚴重感染,甚至對抗流感病毒藥物和季節性流感疫苗產生抗藥性。 他們認為,須建立高質科研、迅速應變計劃,並持續對街市和入境關口進行流行病學監察,又指施政報告2023認為香港必須加強抗擊傳染病能力,但如何用有限度資源去達到監測、預警和防控卻是一門學問。

  2. 2022年9月14日 · 政府抗疫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帶領香港抗疫近三年曾親身前往武漢視察檢視過多幢曾出現傳播的大廈食肆等終在上周染疫現年65歲的袁國勇其染疫消息最早在本月7日傳出至今日14日已屆七天消息指袁國勇檢測結果已轉為陰性即代表他已康復持續無病徵。 2021年3月,袁國勇為自己打BioNTech疫苗 . + 4. 染疫後說「三年來可以放假也是好的」 袁國勇確診消息最早在9月7日傳出,至今日剛好七天,據了解其檢測結果為陰性,即代表已痊癒,符合衞生署康復標準。 袁國勇確診的消息瘋傳後,他曾回覆傳媒查詢,稱無出現病徵,按政府防疫指引在家隔離,感謝大家關心,又表示三年來可以放假也是好的。 據當時曾與袁國勇電話聯絡的人士形容,袁聲線生猛,期待數日內重回工作崗位。

  3. 2021年3月6日 · 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劃如火如荼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6日午赴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自行接種復星BioNTech疫苗袁國勇稱復星BioNTech疫苗的第一期測試已開始逾一年足以判斷疫苗安全他自言無長期病患及血管閉塞加上醫生身份要見病人平日需在實驗室研究病毒間中更要到疫區疫廈調查,「係應該考慮用一隻猛一啲副作用多啲但係保護力強啲的疫苗),所以揀咗BioNTech。 」他又解釋,因已年過60歲,無法參與港大噴鼻式疫苗的第一期測試。 3月6日,袁國勇接種復必泰疫苗,他稱,由於見預約接種數字降低,希望起示範作用,鼓勵接種疫苗。 (廖雁雄攝) 袁國勇教授親自為自己注射復必泰疫苗 . + 5.

  4. 2023年12月7日 ·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日7日撰文認為香港須保持平時如戰時戰時如平時心態未來應及早偵察於新發傳染病萌芽之際成疫之前撲滅於源頭之處。 文章指,無人能知大疫何時再臨,即使處於於非疫情,亦應外防輸入;而私營醫療機構要改善感染控制硬件,在爆疫時免公營醫療系統崩潰;政府要淘汰舊式安老院舍;提高市民健康衞生意識等。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右),連同港大臨牀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左)撰文,探討未來應及早偵察,於新發傳染病萌芽之際、成疫之前,撲滅於源頭之處。 (資料圖片/廖雁雄攝)

    • 袁:接種科興者需較快打第三針
    • 年輕人大腿打針可減免立即進行劇烈運動
    • 指溝針做法值得考慮

    Delta變種病毒在全球肆虐,袁國勇坦言,現時未必可透過接種疫苗預防病毒傳播,建立「免疫屏障」的概念已不可行。他以科興疫苗為例,若本港要築成「免疫屏障」,需要142.9%市民完成接種,是不可能達到。 不過他強調,復必泰和科興疫苗仍然可以減低患重症或死亡風險,從而減低醫療系統的壓力,呼籲所有合資格人士接種。 被問到應否補打第三針,袁國勇表示,抗體會隨時間下跌,數量太低可致感染嚴重病症。他指,復必泰產生的抗體可維持可8個月,甚至超過一年,一般市民暫時不需要補針;而科興疫苗產生的抗體,則維持較短時間,他預料接種者需較快打第三針。他又指,不少國家正為民眾注射第三劑疫苗,譬如以色列已展開接種第三針,本港可參考他們的研究數據再作考慮,不必急於一時。

    袁國勇領導的團隊早前以小鼠進行研究,發現靜脈注射一劑復必泰疫苗,兩日後產生的心酵素,較肌肉注射多四點五倍,故小鼠的心臟細胞容易受損,出現明顯的心肌炎和心包炎。不過他強調,老鼠接種的劑量比例較人類高很多,所以疫苗對其心臟的危險性不能相提並論。 不過為減低風險,他建議醫護在注射前短暫接後針筒,以排除吸入血液,確保針頭不會意外插入血管。他又建議在大腿注射疫苗,以減低疫苗進入血管的風險,「如果我打第三針,我都會打大髀,我年紀大,個心都未必好好。」他又笑言,年輕人在大腿打針後數天行動不便,便難以立即進行劇烈運動。 ▼8月28日學生趕在開學前取即日籌接種疫苗▼

    被問到應否降低科興接種年齡,袁國勇表示,全球達一億名青少年接種就可以開始考慮,因12至16歲人士的心臟仍在成長,不希望對他們構成影響;加上他們即使染疫也不會出現嚴重病症,不用操之過急。至於孕婦應否接種,他則指孕婦打針數字不高,為安全起見,暫時仍建議在分娩後才打針。 袁國勇坦言,全球最優秀的研苗技術為復必泰疫苗採用的mRNA,其次是Novavax採用的重組蛋白技術。他認為溝針做法值得考慮,暫時研究未有發現接種兩劑不同疫苗會產生嚴重和長期的不良影響。

  5. 2021年8月25日 · 袁國勇港大微生物學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及港大微生物學系名譽講師趙晞揚共同在明報撰文提到新冠病毒原始病毒株的基本繁殖率為2.5即一人平均傳染2.5人),以復必泰疫苗有效率達95%計算七成人打針便達致群體免疫不過今年中Delta變種病毒出現病毒株的基本繁殖率已經躍升至7令復必泰疫苗效用跌至88%群體免疫的要求亦上升到97.4%而科興疫苗對Delta病毒的有效率近60%需要更多人打針才可達群體免疫估算要求高到142.9%。 袁國勇稱,疫苗不能有效預防傳播,令群體免疫門檻大為提高。 (資料圖片/廖雁雄攝) 病毒不斷變化疫苗不能有效預防傳播.

  6. 2022年4月4日 ·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在今早的研討會上指第五波疫情至今料已本港有150至400萬感染病例當中逾半的死亡個案是院舍院友並指院舍爆發跟院內接種率不夠有很大關係他提到防疫措施未來會放寬康復者及疫苗接種人士的抗體水平會下降新冠病毒或再變種久守必失料第六波疫情會在未來六至九個月出現。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第六波疫情會在未來6至9個月出現。 (資料圖片/羅君豪攝) 院友及員工要完全接種三至四劑疫苗. 袁國勇認為要應對第六波,院舍院友及員工均要完全接種疫苗、即接種三至四劑疫苗。 當疫情出現,他們要每日進行快測;當有院友出現症狀,即使未有確實檢測結果,亦需立即院內隔離。 院舍職員可每四至八小時為確診者量度血氧飽和度,及早發現早期惡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