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25,610. 119 个回答. 默认排序. Metanight. 860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会用这句话来总结: 内心强大源于「无条件自我接纳」和「归属感」。 阿德勒心理学 也称为「勇气心理学」,它对于一个人如何成为内心强大人有很好启示意义。 其实要理解《 讨厌勇气 》或「勇气心理学」想表达东西,必须理解它环环相扣整个体系,搞明白自卑和补偿、纵向奋斗和横向奋斗、共同体感觉、勇气和鼓励等概念之间逻辑关系。 这些内容,欢迎移步我文章 阿德勒勇气心理学笔记 系列。 下面说明内心强大所基于这两点。 ① 无条件自我接纳 →「有价值就有勇气」 责备自己一无是处,只会跌落一望无际深渊。 有勇气认同现在自己,才能成为生活强者。 ——阿德勒.

  2. 自我认知. 为人处世. 勇气. 心理素质. 被讨厌的勇气书籍如何评价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 心理学 人生哲理. 关注者. 93. 被浏览. 81,225. 55 个回答. 按时间排序. 舒晴. 浙江大学 应用心理硕士. 谢邀 @胡杨. 10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本书的,在看书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一些启示(但是当我合上书,随着时间流逝,一切似乎又如往常) 本书基于阿德勒的 个体心理学 。 很多人知道弗洛伊德,荣格,他们是 精神分析学派 的代表人物,而阿德勒也曾是 弗洛伊德 主持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核心成员,一度追随弗洛伊德。 但后来两人因为观点不同而分道扬镳,阿德勒创立“ 个体心理学 ”,另建自由精神分析学会。

  3. 2015年12月29日 · 1. 目的论,这是阿德勒核心观点,与 佛洛依德 原因论相悖。 一切行为发生,都是出于某种目的,即“善”。 古希腊哲学 中“善”(buono)并无道德含义,仅指是否对我有利。 这是“人生谎言”来由。 具体来看:“为了不拒绝,所以脸红。 ”“为了逃避他人评价,所以患上了 出门恐惧症 ”。 症状出现,是有其目的。 例子: 1)“我就是控制不住地生气”,其实是我们选择用愤怒这种工具,来表达权力关系,让他人服从与妥协。 我们知道 愤怒情绪 威力,所以在争吵时便制造出愤怒。 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其他情绪,如悲伤等,悲伤会引起他人怜惜,所以我们用悲伤这一工具来示弱,同样可以达到控制他人目的。 正确做法在于寻找出愤怒或悲伤之外其他工具,如使用语言来与他人沟通。

  4. 2021年7月26日 · 110,615. 40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知乎用户. 家庭教育指导证书持证人. 158 人赞同了该回答. 先看了被讨厌的勇气》,后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其实应该两本书的顺序颠倒一下。 题主觉得两本书有观点相反,我倒是觉得两本书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当初先看《被讨厌的勇气》时,作者认为每个人现在的状态,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对此,我一直不能理解。 比如,明明被动地遭遇了非常不幸的事情,很伤心,但作者认为这是你选择的结果。 你可以做到乐观,不再自怨自艾。 我觉得这个要求对于受害者来说,实在太残酷了。 后来一想,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遭遇相同的情况,可能会有完全相反的反应。 为什么呢? 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 这说明,我们每个人确实是有多种反应可以选择的。

  5. 93. 浏览. 81,358. 55 个回答. 默认排序. 视界心理. 谢邀 @胡杨. 243 人赞同了该回答. 谢邀,我谈谈对这本书一些个人看法。 更新了一些内容,可以看回答(里面有一些问题解释,此外有目录,翻内容方便一点,点击目录就可以跳到相应标题): 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有趣观点(总结了12个方面),也有一些我认为可能在读这本书时需要注意地方,我在这里进行一些阐述: 1、新观点. (1) 世界论 :世界极其简单,人随时可以获得幸福. 我们认为复杂,是因为我们住在主观世界。 我们看到世界不同,只要我们自身变化了,世界才会变简单,所以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有无摘掉墨镜后看世界勇气。 在教育工作中,我认为这对于教育者启发是:

  6. 关注者. 6. 被浏览. 4,082. 3 个回答. 默认排序. 普矾 . 所有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 改变思想就可以改变人生。 这本书中的所有观点都在告诉你,只有你才能改变你的人生,只有你对自己当下的人生负起责任,你才能够改变自己。 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 被讨厌的勇气相关的问答。 发布于 2021-03-28 22:19. 热冰思密达. 教室. 《被讨厌的勇气》书影. 《被讨厌的勇气》我看了两遍,把第二遍看完后,想写下这篇文章,对自己的阅读做一个总结,也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1、 我们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7. 阿德勒心理学中 生活方式一词来形容性格或者秉性 。 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 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而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现在的你了解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如果是这样的话,接下来的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 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 而很多人觉得“性格”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