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惠州市曾求恩护养院 [1] 位于惠州惠城区中心地段是全市首家依托综合性医院建立的民办养老机构还为周边居民社区养老提供了场所。 [2] 联系我们. 播报. 编辑. 惠州市曾求恩护养院. 惠州市惠城区金英街与兴隆西一街交叉路口北侧 (惠城曾求恩医院北侧约100米) 详情. 地 址: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兴隆西二街59号 [3]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概述图册(2张) 护养院(1张) 参考资料. 1 关于同意成立惠州市曾求恩护养院的批复 .惠州市民政局门户网站 [引用日期2020-05-14] 2 惠州每8人就有1位老人,养老服务业如何跑赢老龄化速度? .南方网 [引用日期2020-05-14] 3 百度地图 .百度 [引用日期2020-05-15] 惠州市曾求恩护养院 的概述图 (2张)

    • 概览
    • 简介
    • 来源
    • 运作
    • 运营实态
    • 意义

    宋代施行于全国的救济设施

    居养院是宋代施行于全国的救济设施之一,是收容穷民并提供食宿和若干生活费用的机关。

    宋代经常发生饥馑,每次发生饥馑时都出现大批的流民,多时达到数十万或数百万。而各地的人民起义也频繁发生。公元1098年(宋元符元年)淮东路设官房,居养鳏寡孤独、贫困不能自存者,月给口粮,病者给医药。徽宗时赐名为“居养院”,并在全国广泛推行。居养人的口粮、日用钱、冬季柴炭钱,政府也都有具体规定。北宋时的居养院主要由国家直接补助。在蔡京当权时期,国家政权对居养院提供户绝财产,还规定不足时以常平米的利息给以补充。与北宋时期完全依赖国家权力的居养院相反,南宋时期居养院的财政状况转变为由地方单位独自确保财源的形态 [1]。

    居养院有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会破格优待收容者。如:在南宋中叶绍兴的《地方志》中,记录徽宗时期的居养院为“冬为火室给炭,夏为凉棚,什器饰以金漆,茵被悉用毡帛,妇人小儿置女使及乳母,有司先给居养安济等用度,而兵食顾在其后” [2]。

    宋徽宗继位之初,也曾励精图治广开言论弘扬正气,尤其是在建立健全社会福利保障机制上,继往开来,充分发扬宋太宗冬天为京城老人雪中送炭的光荣传统,坚决贯彻落实哥哥颁布的《居养法》。宋徽宗从建章立制、完善制度上入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居养院,为鳏寡孤独、贫病无依者饥中送饭、病中送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其作为成了行政救助的模板沿用至清代。

    宋徽宗继位的第二年,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高标准高规格的居养院。虽然只是福利机构,却也彰显、体现了宋徽宗的喜欢考究的艺术气质。居养院冬暖夏凉,所用炊具器物描金绘彩,极尽精致与富丽,甚至被褥都是绫罗棉毡。居养院还为产妇配备了月嫂,为婴幼儿配备了保育员。居养院规定了伙食标准,有中央政府拨付经费,有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如此一来,一些游手好闲之辈,看到居养院吃得好住得好,比自己徒有四壁的家强多了,干脆冒充下岗失业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住到居养院。宋徽宗看了有关居养院入住人员情况的调查报告,批示民政部门严格甄别其居养身份。让真正的贫下中农无产阶级饥有食、寒着衣、居其所。

    在中国历史上从制度上完备社会救济机构是从宋代开始。宋代以前,虽然也设置过以寺院为中心的贫民收容所等救济机构,但数量不多,而且缺乏持续性。从宋代开始这种零散状态的社会救济制度迅速得到完备,这与唐宋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唐代均田制的瓦解、都市的发展、商业交通的发达,导致了小农阶层的分化和都市市民构成的变化以及人口流动现象的增加。因此与以前相比,需要社会救济的对象明显地增加了。

    但具有讽刺性的是宋代社会救济制度得到完备的时期是恶名昭著的徽宗朝蔡京当权时期。这个时期,国家政权对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减弱,各地出现流民现象,以方腊之乱为主的各种民叛频繁发生。出现这些混乱状况是国家纪纲松弛、政治腐败的结果。但相反地,各种社会救济事业作为制度却完备起来。而且这个时期形成的社会救济制度的核心内容一直持续到清代,成为后世效法的榜样。

    南宋肘期继承了从北宋末期蔡京的当权时期开始在各地普及的居养院制,但国家权力机关对居养院制的关心及其运营实态和北宋末期相比有了显著的变化。为了了解南宋时期居养院制的实施状况及其性质,首先在现存的资料中考察有关南宋时期设立在各地的穷民收养机关的规模

    南宋时期穷民收养设施,根据不同的地域其名称也有所不同。大体上养济院的名称占主流,但有些地方仍存在或使用了北宋末期以来的居养院、实济院、广惠坊、利济院等名称。收养所的名称虽然由于地域的不同存在一些偏差,但总体上,以府州为单位,每府州以设置一个穷民收养所为原则。根据现存的宋代地方志的记载,几乎无例外地每个府州设立了一个穷民收养所。

    值得注意的是穷民收养设施的规模之小,在每府州设立一处的居养院或养济院,大部分只能收容数百名穷民。在江南东路建康府,把养济院和利济院合起来共收容1100名穷民,但这是特殊的事例,湖州等地域的定员不过是40名。据公元1103年(徽宗崇宁二年)的统计,这个时期长江以南地域的府州人口大部分已经超过了10万户 [5]。苏州等地域的人口甚至达到43万户 [6]。假设每户人口为5人,那么,北宋末期每府州的人口达到50万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00万。在这个地域却只设立了一处穷民收养设施,而且其收容的人口只有100名左右。

    南宋时期居养院的收容人员与都市居住人口相比,其规模之小就更为明显了。就表1中收容人员最多的建康府的人口,公元1077—1148年的叶梦得(南宋中叶)指出:“建康承平时,民之籍于坊郭,以口计者十七万有奇,流寓商贩游手往来不绝。” [7]在人口数达到17万多的建康府,其收容设施只能容纳1100名的穷民。不过,如下面所述,有的时候这种收容设施也往往在很长一段期间被废止而不能正常运行。建康府的养济院,虽然极其例外地收容1000名以上的穷民,但与全体都市人口相比,其比重仍然很少。还有在上面的表中作为以州为单位的收养设施,规模最小的湖州的都市人口也达到6万余名。 [8]与这种规模的都市人口数相比,只能收养40余名穷民的收容设施所具有的局限性就可想而知了,其实效性是极其有限的。南宋时期的穷民收养设施与整个都市发达状况或都市人口数相比,不过是形式上的设施罢了。

    南宋时期的居养院大部分拥有土地或确保一定规模的独立财源。南宋时期确保财源的居养院,与北宋时期依赖国家直接支援的居养院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

    南宋时期的居养院好像在财政上处于比较充足的状态。因为不管什么样的形态,所有的居养院都确保运营所需的财政预算。但要注意的是表中所显示的南宋时期居养院的财政状况,是在开设居养院初期或居养院的运营状况最良好的时期,即居养院的财政在制度上得到完备时期的记述。在南宋时期反映穷民收养设施运营情况的现存资料中,大部分是关于重修居养院过程的记录或创建及重修居养院时期编纂的地方志记录,上面所列资料也是同一性质。所以,不能把这种资料所反映的穷民收养设施的财政状况,视为普遍现象加以一般化。

    “路旁散见白骨,每座寺庙里尽堆着尸体” [14]的记载。为后世效法的社会救济设施,不仅仅是居养院。经宋朝规定并颁布的其他社会救济政策,基本上也与居养院大同小异。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着明显反差的社会救济制度的存在,其政治意图是什么?本文拟通过考察居养院制的实态,分析这种制度的意义,从而阐明宋代社会救济制度的性质。

  2. 中文名. 养济. 概 念. 古代收养穷人和 乞丐 的场所. 举 例. 育婴堂 、安济坊、 居养 等. 性 质. 福利 慈善机构. 目录. 1 养济简介. 2 庆元养济. 3 解释. 养济简介. 播报. 编辑. 遍及全国各地。 养济一般是由政府出资修建。 但也有养济以私人名义捐修的。 如《宋史·赵汝愚传附子崇宪传》载:“初,汝愚捐私钱百余万创养济,俾四方宾旅之疾病者得药与食”。 又《宋史·儒林传·魏了翁传》载:“了翁乃奏葺其城楼橹雉堞,增置器械,教习牌手,申严军律,兴学校,蠲宿负,复社仓,创义冢,建养济。 ”由此类史料可知,当时地方官绅也创立养济,容留疾病无依之人。 对慈善事业较为热心。

  3. 中文名. 上海虹桥疗养院旧址. 地理位置. 上海市徐汇区. 保护级别.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虹桥疗养院旧址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3月11日入选上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4. 0. 护理院是指由医护人员组成在一定范围内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 姑息治疗 患者、 慢性病 患者、 生活不能自理 的老年人和其他需要 长期护理 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 临终关怀 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中文名. 护理院. 外文名. Nursing Home. 组 成. 医护人员. 类 型. 医疗机构. 目录. 1 机构概念. 2 服务对象. 3 基本标准. 床位. 科室设置. 人员. 房屋. 设备. 管理方法. 机构概念. 播报. 编辑. 护理院 Nursing Home.

  5.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 涅阳县 (今河南省 邓州市 穰东镇张寨村)人。. 东汉末年医学家, 建安三神医 之一,被后人尊称为“ 医圣 ”。.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 伤寒杂病论 》。. 它确立的“ 辨证 ...

  6. 疗养院指的是提供 物理治疗 (如水疗、光疗)并配合饮食、体操 等疗法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医疗机构。 中国多数疗养院建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功能有别于医院,选址大多选建在一些具有某种天然疗养因子且风景秀美的山区、海滨、温泉之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