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孔子曾經提倡自省」,說過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些話。 曾參是孔子的學生,他把孔子的「自省」精神具體化,提出「吾日三省吾身」。 他的這些話後來也被整理進《論語》。 這就是《論語.學而》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曾參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是發自內心的,不是強制的做法。 吾是指曾子本人,也可解為每一個修道人本身,日是二十四小時,日常之間,「三」泛指多次 不斷之意,不間斷之意。 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曾參這段話,理解有幾個難點。 一個是「三省」的「三」。

  2. 2020年5月29日 · 廣論消文144 謂能破壞現行,對治現行,遮止罪惡,及依止力。. 廣論消文144 143頁末行-145頁1行. 《集法句》云,「若汝怖畏苦,汝不愛樂苦,於現或不現,莫作諸惡業。. 設已作惡業,或當作亦然,汝雖急起逃,然不能脫苦。. 任其居何處,無業不能至,非空非 ...

  3. 誠 (敬) 於中,形於外 (和顏悅危) ,誠於中則為見性也 (道),形於外則明心也 (德),明心見性一也,圓滿臻於至道,至德全矣!. 成聖成之要法也。. 一、「色難」之「色」指父母的臉色。. 二、「色難」之「色」指人子侍奉父母時表露之臉色態度。. 三、二說可 ...

  4. 讀論語心得. 君子不立志修道,去效聖法,發心了愿,積善培德,則不威。 威就是,道貌的品德。 所謂學以致用,用於克己後禮,如果不重視落實,則蔽塞不達於禮,所以不莊重。 求學則不蔽塞,故云學則不固,學論語志在依教奉行。 儒家以「誠」為宗,問自己,不必自欺,自問一天所做,夠人格了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天天以三事省察自己,對了就安隱,所以修道的君子要自重。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君子不重」,重, 莊重自己,敬天愛人 。 修道的君子,凡求學者都稱君子,如凡上學都稱上學。 君子求學須撑握到重點,首先條件必須莊重,去效聖法立言、立功、立德。 修道的君子自己不莊重,「則不威」,威,品德道貌則不立,人則不信任於你,那如何把聖事辦?

  5. 2017年12月24日 · (一)效聖法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地藏古佛: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渡盡,方證菩提。 南海古佛:眾生無邊誓願渡,佛法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煩惱無盡誓願斷。 (二 ...

  6. 廣論消文309 309頁1行-末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火一、於所應得破除退屈分三:. ①破除退屈之必要 ②破除退屈之理 ③宣說生起怯弱之因. 土一、破除退屈之必要. 所得佛者,謂是永盡一切過失,畢竟圓滿一切功德,我修一德、斷一過失且極艱難,故我豈能獲如是 ...

  7. 2021年2月16日 · 若至實行,雖略顯示道之首尾粗概次第滿分之體,生恐懼云“若須如是,誰復能修”而捨棄故。. “道之首尾”,即菩提道從最初一步到最後一步。. “粗概次第滿分之體”,即大概的、次第完整的道體。. 彼等到了實修時,雖然只是粗略顯示菩提道從頭到尾大概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