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26日 · 針灸: 腎經與膀胱經互相為表裏經,所以會取腎經的湧泉穴、太溪穴;膀胱經的崑崙穴、承山穴,做為治療足底筋膜炎的主要穴位。 除了中藥及針灸外,在日常保養方面,李啟光建議患者,平時可以溫水泡腳,水位至小腿長度的2分之1,增加足部的氣血循環;也可以利用前弓後箭的姿勢,以患側為後箭步,伸展足底筋膜,以加強中藥及針灸療效。...

  2. 2020年1月5日 · (二)針灸 臨床上常用腎經穴位的太谿、筋會穴的陽陵泉,配合崑崙穴、承山穴、飛揚穴並鬆解小腿條索等。若在急性期局部腫脹疼痛拒按,中醫師會使用動氣療法,一邊針刺遠絡取對應穴位大陵,一邊配合足跟跺地動作以疏通阻滯的經絡。

  3. 2020年11月11日 · 惱人的足底筋膜炎 中醫針灸可有效緩解改善. 針灸飛揚、跗陽、崑崙、陽稜泉、足三里、俠溪…等穴位,可緩解肌肉緊蹦與足底疼痛的症狀。 (圖/記者林悅翻攝)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4. 2023年11月28日 · 針灸治療. 選取大鍾、丘墟、委中、大陵等局部以及遠端穴位來針刺,通經活絡,也可以再搭配遠紅外線光照射,達到溫灸效果。 中醫治療足底筋膜炎針灸常採的穴位。 搭配傷科手法. 除放鬆過度緊繃的肌肉和筋膜來減少疼痛外,也能減少發炎反應,加快組織修復,縮短病程。 穴位按壓. 平時可按壓承山、 太谿、陽陵泉穴位,針對足太陽膀胱經、腎經、膽經穴位按摩,除了放鬆局部緊張之肌肉與筋膜,改善下肢淋巴液回流以止痛外,也能透過修補失養的足太陽膀胱經、腎經、膽經等經絡,達到更長久的治療效果。 平時常按3穴位可放鬆肌肉、保養經絡,達到長時間修復作用。 小腿伸展運動. 建議採取八段錦第八式「背後七顛百病消」, 踮起雙腳跟維持數秒後再自然下放,除了可伸展小腿,藉由下落振盪來抖動全身經絡,患者自身也會感覺舒適。 泡腳.

  5. 2023年6月8日 · 1.水泉穴. 水泉穴位於腳踝內側突出部分與腳跟的中心處。 多按摩有改善水腫、肌肉疲勞之效,幫助舒緩痛症。

  6. 2023年12月1日 · 腳跟痛 (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常見的疼痛,特點是早上起床後腳著一著地,腳跟就會出現刺痛。 起床後走一陣子之後就會緩解,但是走路過多了又會開始痛。 依照醫學機構 統計發現 ,在台灣地區不論男女,罹患足底筋膜炎的人數大約都是從30、40歲開始節節上升,其中男性占43%、女性占57%。 依照侯鐘堡醫師的 臨床觀察 ,足底筋膜炎最常發生在腳跟 (機率是60%),其次是在腳內側,這幾乎可以涵蓋90%足底筋膜炎的疼痛位置。 足底筋膜炎常見的兩個位置. 現代醫學普遍認為,足底筋膜炎是因為年紀大或是太操勞造成,許多人長期拿重物或 腳部肌肉、韌帶與肌腱逐漸退化,就會增加足底筋膜的負荷,出現這種疼痛 。 臨床發現有 5種人 ,最容易得到足底筋膜炎,依序是:高足弓、扁平足、體重過重、愛穿高跟鞋、習慣用腳跟蹬地者。

  7. 2021年9月17日 · 郭俊佑指出,足底筋膜炎在中醫歸為「足痛、跟痛」,多由經絡氣血供應不足、瘀阻所致,或腎陰虛損、筋骨失養造成的退化。治療上,包括針灸、針刀、整脊或遠絡療法等,會根據疾患形成原因,選擇治療方式,達到有效改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