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7日 · 俱舍論上說業是思彼起,「就是內心當中造作的力量彼起就是由於內心的造作而生起跟它相關的身語造作所以就是意業,「彼起就是身語業。 根據思的作用,通常又把它分成三種:「審慮思」、「決定思」、「動發思」。 「審慮思」就是心一觸境的時候,它自己就動起來了,這個不必去講文字,我們都體會得到,這純粹是內心當中的思心所,換句話說它有個造作的力量;心裡想了以後,下面就會決定應該怎麼辦。 譬如說看見一個很好的東西,就動腦筋想要獲得,如果覺得不好,就會想辦法排斥,如果覺得無所謂好不好,就不在意,不外乎這幾種狀態。 當審慮了以後,就會有所決定,想要取是貪,排斥是瞋,或者是痴,然後下面緊跟著就會動發身語了。 所以這個審慮思通常是屬於思業,決定跟動發屬於思已業。

  2. 2020年9月18日 ·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176 176頁8行-177頁9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午二、不善心死分六:. ① 以不善心死 ② 一般不善業死的惡相. ③ 上品不善業者的惡相 ④ 中品不善業者的惡相. ⑤ 對解肢節苦遣除疑惑 ⑥於三種死心需要以愛結合 ...

  3. 2020年9月20日 · ① 從何處成辦中有 ② 成辦中有之因 ③ 中有身形等. ④ 遣除對“於前世身不起欲樂”之誤解. ⑤ 善不善中有顯現現前之相 ⑥ 中有所見. ⑦ 中有顯色 ⑧ 中有何處有無 ⑨ 中有行態. ⑩ 中有壽量 ⑪ 中有者將成其他中有之理. 第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者。 第四死後是如何變成中有的。 之所以稱為中有,是指在死有和生有二者中間出生的緣故。 午一、從何處成辦中有. 如前所說識從何捨,即於彼處無間而成,死與中有,如秤低昂。 神識從何處捨離,就立刻在那裡形成中有,死與中有猶如天平的兩頭,秤左邊低時就是右邊昂起之時。 比喻捨識之時便是中有形成之時,中間沒有一剎那的間隔。 午二、成辦中有之因. 依二種因,謂我愛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已熏習故,善不善業已熏習故。

  4. 內鄔嗉巴也說:「應要觀察我們以前是否造坐過投生於這類惡趣的因。 現在是否正在造作,是否想未來會造作。如果以前已經作了,或者現在正在作,或是想要未來作,那就會投生於惡趣之中,那時我還能作什麼?我能夠忍受嗎?

  5. 2020年9月6日 · 預流一來,亦有集不善業者,然諸聖者,定不積集善趣惡趣引生死業。 總之,聖者只會造作及積集「善業」,但是,「預流」和「一來」的聖者仍有可能積集「不善業」,不過,這些聖者是不會積集 能牽引輪回善惡二趣的業。

  6. 2020年9月14日 · 為樂受而積集的業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了追求受用外在色聲等欲塵所生的各種欲樂而造集的業另一種是厭捨外樂為求禪定所生樂受而造集的業。 初復有二,一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造非福業。 二正緣來世諸欲樂故,增長福業。

  7. 2020年6月13日 · 但怎麼策勵呢? 就像很多同學都有這種經驗,很想努力,可是對了境界卻做不到,關鍵就是前面告訴我們的,照著次第真正要去修行的時候,正念、正知二者非常重要,如果平常不能維持正念、正知,面對境界一定隨著習氣,把握不準。 所以我們修行必須要有幾個基本條件,最好的時候,自己始終能夠有正念正知,如果自己差一點,就要靠外面的客觀環境,經常都在師友的圈子裡就比較好,這是我們修行過程中內外兩個最重要的關鍵。 所以皈依三寶並不是一句空話,皈依法就是指內心在正念正知的狀態,就算自己差一點,在三寶的圈子裡師友都在,隨時可以幫助我們。 下面再一一地把它分辨清楚,使我們知道如何層層深細地去如法行持。 【又由悔護清淨無餘,然從最初無罪染之清淨,及由悔除清淨之二,有大差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