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6日 · 2021-08-16 Steven Cheung. 上週長和(SEHK:1)及長實集團(SEHK:1113)公布業績,中期股息重新增長,長線投資者應該感到滿意。 長實與長和均是長和系的旗艦,惟形勢不時改變,長和系要角不時易手。 更多內容: 投資長和要注意的3大要點. 由於現時環球各國對國家安全重要性提高關注,未來長和在電訊及基建資產收購機會有限,惟各國對外資投資房地產的疑慮不太大;長實未來進行收購的可能性較長和為高。 從這個角度看,長實才是李澤鉅的至愛。 投資者如果要配置傳統行業股票,長實潛在升幅較長和為高。 進一步剖析長實為何是李澤鉅至愛前,簡單分析一下長和及長實業績重點。 先講長實,疫情持續情況下,集團營業額按年倒退按年倒退17%,至242.6億元。

  2. 2021年3月22日 · 2021-03-22 Steven Cheung. 長實集團(SEHK:1113)週四(3月18日)宣布業績同時宣布向李嘉誠基金會收購持有的基建項目股權及回購股份。 有分析指長實完成這些交易後,大股東將會部署私有化長實,惟投資者絕不能押注長實私有化。 因為小股東處於被動位置,隨時錯失另一隻十倍股,投資者博私有化的機會成本變得極為昂貴。 更多分析 通脹及英鎊回升 長實、長和否極泰來? 剖析投資者押注長實私有化的機會成本分析前,筆者先分析今次收購及回購的交易細節。 長實向李嘉誠基金會購入UK Power Networks、Northumbrian Water、Wales & West Utilities及Dutch Enviro Energy權益,作價170億港元,相當於賬面值1.22倍。

  3. 2023年5月22日 · 盈富基金(2800.hk)是被動型指數基金,所追蹤的正是代表港股整體表現指標的恒生指數。 長江基建(1038.hk)主席李澤鉅5月17日表示,集團26年來連年增加派息,長建股東若計及派息及股價升幅,年初至5月15日期間投資總回報超過14%,跑贏盈富基金同期的1.5%總回報,背後即指長建表現跑贏港股。 本文統計76隻藍籌股年初至5月19日,且看能有多少藍籌股能跑贏盈富基金。 23隻藍籌跑贏盈富基金. 由於長建5月22日才除淨,因此年初至5月15日長建的回報率實際只需計算股價的變化。

  4. 2019年12月11日 · 2019-12-11 Steven Cheung. 長和系舵手李嘉誠在2018年退休前後,開始部署業務轉型及重組,2015年終於分拆成為長和(SEHK:1)與長實集團(SEHK:1113)兩大上市旗艦。 那一隻投資價值更高視乎收購業務的阻力。 長實主攻英國地產相關的固定收益投資,政府無意干涉。 反觀,長和主攻電訊、港口及基建均屬戰略資產,展望未來在海外進行併購難度大增,增長潛力急轉直下。 「股神」畢菲特師傅格拉罕(Benjamin Graham)指出,「短線而言,股市是投票機器,長線而言,股市是磅重器。 」格拉罕的意思是股市最終會分出貨真價實的贏家。 長和收購策略到盡頭.

  5. 2020年9月22日 · 2020-09-22 The Fool. 人稱「李超人」的長和系創辦人李嘉誠對新經濟股一直興趣濃厚,其中Zoom (NASDAQ: ZM)因受惠疫情生意、股價齊暴漲,令「誠哥」持股市值一度升至110億美元。 另外,李超人曾經投資過電玩股雷蛇 (SEHK:1337)也受惠疫情,股價會否有另一番憧憬,甚至今有望轉盈? 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早於2017年4月曾參與雷蛇(Razer)D輪融資,投資2500萬元(美元.下同)認購優先股,佔雷蛇上市後股權1.29%,令雷蛇當時成為「誠哥概念股」之一。 其後,雷蛇於17年11月上市,上市定價3.88元,初期曾爆升4成,惟及後公佈同年業績,虧損大幅擴大1.8倍,再加上之後持續虧損,令股價走勢每況愈下。 雷蛇扭虧在望.

  6. 2022年4月28日 · 昨日有記者問到對丁蟹效應的看法事源昨日凌晨有電視台重播一套由演員鄭少秋擔任主角之一的劇集此劇長達65集早於1996年2月首播時至5月初大結局恆指累跌6.73%今次重播有投資者擔心恆指走勢會翻版」。 而上述的「丁蟹效應」則是取名自鄭少秋於1992年擔任一套以股市為主題的劇集的角色名字 (丁蟹)。 有趣地連外資大行也感關注,「丁蟹效應」在2004年3月外資大行里昂在研報上首次提出。 當大家在互聯網搜尋器輸入「丁蟹效應」,會發現於一部百科全書也提供解說。 從心理學角度,每當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集播放時,不少股民深怕丁蟹效應會導致自己手頭上的股票蝕本,便對股票進行恐懼性拋售,引致股市暴跌。 投機者亦可能以丁蟹效應為藉口推跌大市。 然而,一直沒有客觀統計證明「丁蟹效應」真實存在。

  7. 2019年3月25日 · SOGO轉型成功. 嚴格來說,崇光是「前」日資百貨公司,因為在2000年,日本崇光破產,華人置業的劉鑾雄及周大福的裕彤共用35億港元,收購香港崇光百貨。 現時的崇光,持股公司是 利福國際(SEHK:1212) ,而利福國際的主要股東是劉鑾雄家族。 根據利福國際剛公佈的業績,2018年度營業額按年增長16%,達港幣$43.6億,以現時艱巨的零售業環境來說,算不錯;只是毛利率有稍為往下,從2017年的75.4%降至2018年的73.8%。 光以營業額來說,崇光已遠遠超越 永安(SEHK: 289) 及先施(SEHK:244)。 我們來看一下崇光經營策略的可取之處: 地點優勢: 崇光的銅鑼灣店及尖沙咀店地段絕對黃金,是內地遊客必到的地方。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