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1日 · 二 一七年門診申報件數3億5,225萬件,醫療費用4,883億點;住院申報件數336萬件,醫療費用2,126億點。醫療費用申報總點數7,009億點。 觀察醫療費用申報情形,門診及住院醫療費用均呈增加趨勢,致全體醫療費用逐年成長。

  2. 2021年1月1日 · 1.先進醫療科技進步商品給付須更符合未來客戶自費需求. 先進醫療技術持續引進,但健保並無全額給付較新式且昂貴的醫材,民眾須自費或自付差額,而許多新型藥物、醫材或療法也非傳統健康險的理賠項目,如傳統癌症險以給付癌症後住院、手術、化療為主,但並不針對高額的標靶藥物額外給付。 因此,未來商品可設計以罹病為條件,而非以藥物或治療方式為條件,搭配一次給付型態的商品(如初次罹患重度癌症一次給付100萬元),讓保戶可自行運用於補貼後續高額醫療費用為主,並同時避免因未來醫療技術進步取代過往治療方式,而衍生是否理賠的困擾。 2.隨著健保制度改變,投保與理賠同步增加,商品須更注重風險控管.

  3. 2019年5月1日 · 業務人員在與民眾溝通時,應該先為民眾建立保險的價值,以及醫療險種「前、中、後」3區塊保障的觀念,讓民眾真正理解風險與需求,才能引導民眾接受真正足以保護自己的保險規劃。. 許多民眾在購買保險時,往往有2種迷思:一是「有買就好」,輕忽了風險 ...

  4. 2019年5月1日 · 其實最主要的理由有3點: 1.自費項目:健保提供的是基礎的醫療,足以將一般常見的傷病治癒,並且有賴於臺灣醫學技術發達,幾乎都能得到妥善的治療,但也僅限於如此。 如果想要用更先進的技術、更優秀的材料、更周到的服務,都需要自費。 然而,這些優秀的技術、材料,往往動輒數萬元~數10萬元不等,要價數百萬元的治療或檢查方式也早已不是新聞,但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二 一九年二月統計,二 一八年臺灣工業與服務業,平均每月總薪資約5萬2,407元,這是將年終獎金等各種額外收入列入其中的數字。 也就是說,如果想用自身收入去支付龐大的醫療費用,相當於消耗數月的收入。

  5. 2021年8月1日 · 2021 年 8 月 1 日. 0. 1791.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 人類愈長壽,對醫療的需求也愈多,而伴隨著日漸增加的醫療費用,民眾也更加重視醫療支出的議題。 於是保險公司開始推出加入健康促進概念的醫療險保單,希望透過保費折扣等優惠機制來促使民眾多加運動,一方面推動民眾能更加在意自己的健康,同時也希望在運動風氣日盛的環境下,能夠獲得民眾的關注與刺激保單買氣。 加入健康促進概念的保單我們稱為外溢保單,顧名思義此類保單可以產生「好的外溢效應」,使其影響的不只是當事人,更會擴大到社會其他層面上。 也就是說保戶購買這類保單的目的,只是想藉由保單的獎勵機制讓自己更健康,同時透過自己的努力來降低保險支出成本,購買的動機僅出於「自益」。

  6. 2019年1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1 月 1 日. 0. 1535. 衛福部統計全民健保醫療費用二十年內成長2.36倍,然而商業健康險的手術損失率亦難以操控,思考如何控制醫療費用已是保險經營的重要一環。 「外溢保單」是國內開發以訴求健康促進概念的保單,本期介紹澳洲Fund of Australia Limited,HCF,以訴求慢性病控制的健康管理保單,供參考。 外溢保單結合保險保障與健康促進概念. 健康管理保單結合了保險保障與健康促進概念,對保戶而言,不僅讓保險從消極的提供保障,更是積極促進健康;對保險公司而言,雖是犧牲保費收入,但也同時降低慢性疾病的鉅額醫療理賠支出。 因此,健康管理保單已成為壽險公司發展方向,其中外溢保單是近年代表商品。

  7. 2021年2月1日 · 一、業務人員的優勢將更被凸顯. 過去,相信不少業務人員都能感受到來自理財專員與投資顧問帶來的競爭壓力,但是那些年感受到的競爭壓力,很多時候是來自與投資報酬率高低的商品比較,不少業務人員總是預設客戶愛聽這些,甚至把這些放在保險基本面之上,用儲蓄、投資報酬率來談保險,保障淪為附加說明,業務人員和理專的邊界也逐漸模糊。 但根據最近許多官、產、學調查,不少從業人士認為保險業務人員和理財專員的差異將逐漸被拉大: 政大CARDIF銀行保險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2020年銀行保險調查」顯示,愈來愈多的銀行保險從業人員意識到一件事:自從儲蓄險優勢不再,保障型的保單商品將成為銀行通路的銷售趨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