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 www .ha .org .hk. 醫院管理局 (簡稱 醫管局 ;英語: Hospital Authority , 縮寫 作 HA )是一個 香港法定機構 ,負責管理 香港公立醫院 及 診所 ,執行 香港政府 的公共醫療政策,根據《醫院管理局條例》於1990年12月1日成立。. 自1991年12月起,醫院管理局負責全 ...
私營醫療機構投訴委員會 (英語: Committee on Complaints against Private Healthcare Facilities )是 香港政府 根據《私營醫療機構條例》(香港法例第633章)而成立的 法定委員會 。 於2020年12月1日成立。 [1] 投訴委員會由衞生署轄下私營醫療機構規管辦公室提供秘書處支援,秘書一職由身為公務員的總院務主任 (投訴委員會)擔任。 目次 1 職能 2 委員 2.1 2020年至今 3 參考資料 4 外部連結 職能 [ 編輯] 投訴委員會負責處理就持牌私營醫療機構在其牌照生效後,有否違反《私營醫療機構條例》或根據《私營醫療機構條例》發出的實務守則而作出的投訴。
其他人也問了
私營醫療機構投訴委員會是誰?
醫管局的服務是什麼?
鄧飛對於內地醫護投訴機制有何看法?
醫院管理局如何紓緩人手的需求?
醫院管理局 (簡稱 醫管局 ;英語: Hospital Authority , 縮寫 作 HA )是一個 香港法定機構 ,負責管理 香港公立醫院 及 診所 ,執行 香港政府 的公共醫療政策,根據《醫院管理局條例》於1990年12月1日成立。 自1991年12月起,醫院管理局負責全港公立醫院及相關的醫療服務,並透過 醫務衞生局 局長向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負責,而醫務衞生局則負責制定醫療政策和監察醫院管理局的工作。 [1] 並向香港政府提出包括醫院收費及所需要資源等相關政策建議,以及培育訓練醫療人員及醫院服務相關研究等。 醫院管理局作為 香港公營醫療 體系的核心,經費由香港政府增撥,惟部分服務按成本收費,人事聘任則與公務員脫鉤,局方可自行制定聘任條件。
2019年6月17日,陳沛然召開「受傷市民到醫院求診被捕,揭露醫管局高層再講大話」記者會,指連日來收到醫護人員投訴,指 醫院管理局 管理層自6月12日至6月13日期間,透過 重大事件調查及災難支援系統 將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佔領行動 中受傷的示威者資料洩露給警方,嚴重違反私隱守則和危及病人安全 [14] 。 陳沛然指出: 醫管局總部指示前線醫護員工記下「Mass Gathering」和「Mass Gathering outside Legco」,這兩項資料絕不是「以臨床需要為基礎」,也沒有臨床必要; 醫管局於6月14日新聞稿聲稱「維護病人私隱」; 醫管局於6月15日新聞稿聲稱,「只會向外公佈整體傷病數字…,與及簡單情況分類,例如危殆、嚴重,穩定等,不會提供個別病人的個人或臨床資料」;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前日回應涉事記者提問時稱,投訴內地醫護的機制與現時一模一樣。 政研會主席鄧德成回應稱,並非反對記者的問題,而是質疑其提問方式。
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 (英語: Mental Health Review Tribunal )是根據香港法例第136章《精神健康條例》第59A條成立,負責審視由被強制羈留在精神病院或強制接受監護的病人所提出的申請,以及決定該等病人是否可根據該條例而獲釋。 現任主席是 鍾浩怡 先生。 [1] [2] 歷任主席 [ 編輯] 此 列表不完整 ,歡迎您 擴充內容 。 李家齊 (2014年1月20日-2018年6月30日) [3] 李偉民 (2018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 [2] 鍾浩怡 [4] 參考文獻 [ 編輯] ^ 食物及衞生局. 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 [2018-10-17]. (原始內容 存檔 於2018-10-26) (中文(香港)).
與此同時要檢討醫管局的運作、加強對私營醫療的監管,擴大公私營醫療合作;改革醫務委員會,增加非醫生的委員比例、適度放寬國際醫生在港執業的要求。 [1] [2] 另外,建基於2019年3月進行之調查結果,民主黨提出五項要求,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