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3日 · 分享:. 富有≠精英 暴發戶與真貴族只在一綫間 專家:這些細節暴露出身. 即便是富豪,亦會有危機感,尤其是當愈來愈多的新一代富豪躋身富裕階層,便誕生了「老錢」與「新錢」的劃分。. 前者以名門望族自居,後者則多為白手起家。. 老錢不屑新錢的張揚 ...

  2. 2021年9月26日 · 發布時間: 2021/09/26 19:00. 分享:. 【理財個案】已故父親留下千萬遺產 如何善用財富傳承儲蓄 將心意留給下一代?. 讀者先生今年33歲,已婚,和妻子都是從事醫療化驗的專業人士,育有一對4歲的孖女,移民英國的念頭一日比一日強烈。. 雖然未能 ...

  3. 2020年1月1日 · 發布時間: 2020/01/01 18:12. 分享: 新年伊始,謹祝打工仔的強積金(MPF)於2020年響頭炮,股債皆升齊發新年財。 而人生有幾多個10年,晨星香港盤點市面兩百多隻具10年歷史的MPF產品,敬陪末席竟有5隻呈負回報,榜上有名包括龍頭滙豐及恒生的保證基金 (00011) ,10年的年率化錄得負回報0.19%。 滙豐對保證MPF基金長期「虧損見紅」作回應,強調捧場客若符特定條件,其短中長線的保證利率皆有錢賺。 發言人指,滙豐保證基金為本金保證、再加保證利率的基金,主要特性在於其「保證」成分,因此基金單內所述的基金表現,只是保證基金在特定期間(點對點)的投資回報,未必等於成員的實際回報。

  4. 2024年4月17日 ·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簡稱強積金或MPF),是為全港所有就業人士設置的退休保障制度。 除了部分豁免人士外,法例規定18至65歲的僱員及自僱人士都必須參加,僱主亦必須為僱員登記參加強積金計劃。 法定供款額由僱主及僱員根據僱員入息各自供款5%,加起來共10%,一般是每個月供款一次。 4大積金商攻略. 選用了積金商,但面對公司提供的表格不知從何入手? 以下為你每月匯報4大積金商的基金長期表現,助你建立最高回報、最穩健的組合。 【MPF】宏利強積金10年表現檢閱 日股近1年勁賺3成稱冠 歐股短線排名墮後. 【MPF】滙豐強積金10年表現考核 美股及環球股票近1年賺2成 懶人基金長線較佳. 【MPF】永明彩虹強積金10年表現分析 港股基金近1年大跌22% 選行業股票、懶人基金更好.

  5. 2021年1月8日 · 2020年投資市場波動,各位打工仔的強積金戶口的投資表現是如何呢? 晨星(Morningstar)亞洲公布了2020年10大最佳表現強積金成分基金。 中國及大中華股票基金佔優. 10大最佳表現強積金成分基金中,有一半是中國及大中華股票基金,更包辦三甲,表現最強勁的是中銀保誠強積金的我的強積金計劃—我的中國股票基金,2020回報達51.75%。 另外,安聯亞洲基金是唯一上榜的亞洲(不包括日本股票)股票基金,其T類、B類、A類基金分別排第4至6名,回報分別為46.15%、46.11%及45.78%。 去年美股表現強勁,但上榜的相關美國股票基金只有萬全強積金計劃的美國股票基金,回報為43.08%,排第7名。 責任編輯︰陳啟昌. 欄名 : MPF理財.

  6. 2021年12月24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1/12/24 12:10. 最後更新: 2021/12/24 12:15. 分享: 根據本年9月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佔比約為62%,較去年下跌5%;而每人每月的平均儲蓄金額為6,600港元,較去年下跌6%,並出現連續2年下跌的趨勢。 儲蓄知易行難,究竟應怎樣進行理財規劃呢? 要及早達成財務自由,首先要從「理財金字塔」入手。 「理財金字塔」主要包括3個部分,最底層是風險管理,是理財規劃的基石,目標是令個人及家人的生活獲得保障;中層是財富管理,目標是為已累積的財富保值和增值,以達致人生中不同的目標,例如子女的教育大計、個人的退休規劃等;頂層是財富保存及分配,目標是為累積的資產進行財務規劃,確保財富得到適當的管理,並轉移給摯愛家人。

  7. 2019年7月17日 · 回歸後,首屆行政長官董建華時代,中策組是特首的御用智囊,由中大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劉兆佳,轉任中策組「阿頭」時(2002至2012年),確立起中策組的民意調查功能,幾乎每周都針對政府關心的議題或政策進行民調,了解市民想法。 須更重民情 勿夠票即去馬. 董建華時代的特首辦公室,人手有限,有官場中人透露,董建華當年多次希望增加特首辦人手,但卻被告知,增加人手編制要過立法會一關,並不容易。 但公務員出身的前特首曾蔭權,上場後卻有「好蹺」,便是收編中策組,利用中策組的人手編制,聘請劉細良等顧問直接在特首辦返工,亦外聘新聞統籌專員何安達,增設常任秘書長職位等,全面強化特首辦的心戰室及核心幕僚職能。 林鄭月娥上台,取消了中策組及其連帶的民意調查功能,令政府高層未能有系統地透過民調來掌握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