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銀行定期利息計算方法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日 · 應繳稅額= 所得淨額×適用稅率-累計差額-扣繳稅額-可扣抵稅額-可抵減稅額. 所得總額就是下面10種所得項目的總和,而每人基本免稅額為9萬2,000元(年滿70歲為13萬8,000元),標準扣除額為12萬4,000元(配偶合併報稅便為24萬8,000元)。 產生所得的類別五花八門,《所得稅法》第14條將其歸類成以下10大類別: 1.營利所得: 就是經營事業所獲利的所得,從自己獨立經營的獨資行號、跟人合夥的合夥事業盈餘,到開公司賺錢的股東盈餘分配(股利),甚至自己是股東卻沒實際參與經營決策的公司股利分配,都歸類成營利所得。 2.執行業務所得: 通常是師字輩經營事業的獲利所得,如會計師、律師、醫師、建築師等,很多都有30%左右的成本費用可以減除。

  2. 2017年12月1日 · 基金所配發之利息其持有人不論是個人或企業所得來源屬境內亦或境外均須計入所得申報課稅需特別注意的是配息所得來源是屬國內還是海外」,如屬海外利息須計入基本所得額申報此外海外利息非屬境內來源所得不課徵二代健保費

  3. 2023年10月1日 · 2.分開算單一稅率股利所得按28稅率分開計算稅額無可扣抵稅額與其他類別所得計算之應納稅額合併報繳。 境外居住者及境外法人的股利所得,則是採取扣繳方式,扣繳率為21%。

  4. 2022年6月1日 · 即個人金融帳戶一整年存入金額累計達240萬元且全年期間有任3個月存入筆數達200筆銀行得在每年3月底前提供前一年度該帳戶存入明細資料給財政部資料中心。 此外,財政部「智能稅務服務4年計畫」已於2020年啟動,其中會先將營業稅導入;而後也會陸續導入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等。 另外規劃2023年與戶政機關合作,預計運用親等資料等,來精進綜所稅等異常案件的查核,提升稅務行政效率。 預計2024年完成各稅目系統建置,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提升各稅選案查核的精準度、稅源的掌握,同時也能夠大幅減輕稅務人員的負擔。 有了智慧查稅系統的幫助,國稅局目前針對以下幾種較常發生的異常情形將主動選案調查: .個人帳戶短期內連續以現金方式提領或存款。

  5. 2022年5月1日 · 列舉扣除額適用對象為列舉扣除額合計大於標準扣除額者民眾可根據自身情況選取對自身有利的扣除方式。 列舉扣除額相關規定如表四所示。 要特別留意的是,納稅義務人可以申報列舉扣除的保險費,是指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和受扶養直系親屬的人身保險(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傷害保險及年金保險)、勞工保險、就業保險、軍、公、教保險、農民保險、學生平安保險、國民年金保險及全民健康保險的保險費。 被保險人與要保人應在同一申報戶(全民健康保險不受此限制),除全民健康保險費可核實全額扣除外,每一被保險人每年扣除數額為2萬4,000元,實際發生的保險費未達2萬4,000元者,就其實際發生額全數扣除。

  6. 2019年4月1日 · 根據相關的財政部解釋函令,規定個人需提出對自己有利的資金來源證明文件,並自行辨認匯回海外資金構成內容,然後向稅捐稽徵機關申報。 舉例:海外投資100萬元,數年後匯回本利和110萬元,僅須就孳息10萬元的部分計入海外所得額,並非以匯回海外資金全額110萬元課徵所得稅。 非海外所得: 投資本金、借貸款項、存款本金等。 海外所得: 營利所得、薪資所得、利息所得、境外遺產繼承、贈與等。 2.區分課稅年度. 確認其資金來源屬海外所得後,接下來判斷其所得是否超過核課期間。 若其海外所得已申報課稅者,自然沒有被課稅的問題;如果過去沒有申報者,則進入下一個判斷階段。

  7. 2018年3月21日 · 敬愛的客戶朋友: 臺灣負利率時代正式來臨您知道嗎?您在意嗎? 意思是您存在銀行或郵局的錢,無法抵銷物價上漲指數。按照通膨的算式邏輯,負3%代表1,000萬元的存款經過一年後,只能買得起970萬元的商品或勞務,我們的現金30萬元就這樣不見了,目前臺灣面對過去十年來負利率情勢加劇以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