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門診醫療保險比較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bluecross.com.hk

    善用公司醫保,配合自付額,精明提昇醫療保障質素;更可因應工作狀況轉換自付額額度。 8個計劃選項,17個主要保障項目全數賠償,7大增值服務,包括免費周年健康檢查。

  3. 上個月有 超過 1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irmedcarenetwork.com

    Keep your family protected with an AMCN Membership for only $85 a year! AirMedCare Network air ambulance can fly you to emergency care for only $85/ yr!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9日 · 明報專訊政府最新公布把7間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機構納入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見表),讓合資格香港長者可使用醫療券支付門診醫療護理費用除了長者不少年輕人也北上消費工作或讀書港人在內地如遇到意外需要住院因無供社保或醫保可能需要支付比內地居民高3倍的費用。 工聯會表示,港人在內地住院需自行承擔全部醫療費,如果涉及自費藥物,持回鄉證的收費就與內地居民一樣。 若常北上或在大灣區發展的港人,投保涵蓋內地入院保障的保險可買個安心。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工聯會內地諮詢中心副總主任邵建波表示:「因應不同病情、病種、用的藥物和醫療方法,內地醫療費用有些可能是數百元、上千元,跟香港普通的政府醫院百多元『包食包住』不一樣。

  2. 2024年4月2日 · 由此可見儘管不少僱主都有為員工購買團體醫療保險提供住院門診牙科等基本醫療保障但許多打工仔都明白隨着年齡增長身體出現問題的機會愈高且任職公司購買的團體醫保未必提供足夠保障根據10Life調查公司醫保一般只能為日間手術檢查或部分小病提供賠償逾八成的費用。 至於大病,如「通波仔」、癌症治療等,賠償率只有18.4%至32.4%,打工仔需要自行支付的金額可以超過14萬元。 因此,如想得到全面的醫療保障,打工仔可考慮在團體醫療保險之上購買一份俗稱Top Up的額外醫保。 所謂Top Up醫療保險,是指在原有醫保上加購另一份醫保,多數為填補公司醫療保險的保障缺口。

  3. 2020年1月15日 · 值得留意的是自願醫保與一般醫保的其中一個分別是由註冊醫生建議的電腦斷層掃描CT掃描)、磁力共振掃描MRI掃描及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PET掃描等均為受保範圍。. 消委會建議正考慮自願醫保計劃的市民要評估現有醫療保障是否足夠並比較 ...

  4. 2022年12月22日 · 明報專訊聯合醫務0722旗下聯合醫務中國前日與廣州市南沙區衛生健康局舉行共建南沙區穗港協作醫療聯合體項目啟動儀式」,宣布位於南沙國際人才港的金牌全科門診部開幕門診部標榜港式醫療服務患者除了可接受駐診醫生面對面問症亦可通過遠程會診服務連線香港醫生提供港藥及使用長者醫療券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5. 2024年2月27日 · 明報專訊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早前獲納入香港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長者可於今年第三季陸續於此使用醫療券保誠保險有限公司昨亦宣布與其達成直接合作為到該院求診的客戶提供醫療費用直付服務新風天域集團執行董事大灣區首席運營官蕭毅晃稱醫院目前有逾20%屬港人患者料隨雙方合作及港人北上趨勢港人患者將於年內增至約30%至40%。 長者佔港患者逾半 擬「度身訂做」方案. 蕭毅晃稱,自兩地通關後,來自香港的患者比例急速上升,由原先約1%急增至目前逾20%,當中逾半為65歲或以上長者。 他說,香港患者主要涉及體檢及牙科服務,屬「輕治療」,若有需要會轉介至不同專科如婦科及泌尿外科等跟進。

  6. 2023年11月2日 · 若入住醫療卡非指定的內地醫院大部分中國醫療卡亦可代墊入院按金部分中國醫療卡更可保障於內地醫院門診就醫費用全年旅保 醫療賠償額可達百萬 至於保障金額方面大部分中國醫療卡的醫療最高賠償金額大約為數十萬港元見表2),相對於醫療最高

  7. 2021年10月18日 · 明報專訊政府逐步在全港18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或康健站充當基層醫療服務的樞紐曾有營運者反映市民對基層醫療認知不足以致重複使用服務。 食衛局長陳肇始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政府會循五大方向制訂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的可持續發展藍圖,包括重整公私營基層醫療服務,避免公共資源「太多重疊」;並探討制訂「病人路徑」,扭轉以專科門診為「醫療第一站」的現象。 她亦留意到長者醫療券「未必用得其所」,當局會作檢視。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