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14日 ·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 光板田村社區防災能力建設計劃. 根據政府現行政策,寮屋屬可獲暫准存在的「違例構築物」,因此投放在改善居住環境、安全及衞生情況的資源相對有限。 惡劣環境容易引致傳染病爆發的風險;而防災設施不足,令居民在危急情況下未能適當自救。 教研中心與「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合作,邀請光板田村寮屋居民共同設計和執行防災活動。 其中,村民在計劃的支持下,選舉及組織村內的防火及衞生大使團隊,由他們帶領及推動其他村民,制定及落實光板田村防災預警方案。 此外,透過舉辦防蚊和防火工作坊、增設相關應急設備、以及配置「危險及資源地圖」和「防災大富翁」等教育資源,村民的防災意識、知識和能力得到大大提升,有效鼓勵他們持續參與,共同保障社區安全。 Tags:

  2. 2020年12月16日 · 專家陳燕妮 (呼吸微笑身心正念中心臨床心理學家) 不經不覺2020年已經來到最後一個月,我們已經與疫情共處了整整一年,回想我們由年初忙著搜羅各式各樣的防疫用品而奔波,到現在我們慢慢適應各式各樣的防疫措施。 事實上,我們所有人都見證著這場百年一遇的疫症如何影響世界每一個人。 十二月既是一年之中最後一個月,亦是冬節和聖誕節的時間,佳節適逢疫情的新一波,我們應該如何在疫情中照顧自己的心靈健康呢? 或者,我們可以藉著2020年最後的一個月,在需要保持社交距離的日子裡,珍惜獨處的時間,好好聆聽自己的心聲,梳理一下自己的感受。 呼吸微笑身心正念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陳燕妮女士提醒我們以下的要點和分享小貼士。 1. 不讓遺憾及無止境的期盼奪走當下.

  3. 2021年1月20日 · 臨床心理學家陳燕妮女士 (Jenny)則認為我們需要作好心理準備適應疫情後的「新常態」,我們的生活模式可能會有長遠的改變,例如:我們的工作、學習、社交和消費模式可能從此不再一樣。 面對「新常態」時代的來臨,我們更需要提升我們的個人韌性,好讓我們能夠靈活地面對任何境況,從容地面對世界的轉變。 Jenny給我們的第一項建議是, 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 疫情打破了我們以往的一些「舊常態」,面對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我們可能會感到憤怒、傷心、失望、沮喪,甚至對前景失去信心。 在2021年的開始,我們可以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透過以下的「正念呼吸練習」來疏理自己過去一年積壓下來的情緒。 適當地照顧和安撫情緒後,我們便能夠冷靜地面對「新常態」所帶來的改變和挑戰。

  4. 發佈會首先由教研中心經理(社區協作)靜怡小姐簡介教研中心及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團體及社區工作部共同策劃的『「無惘。知災」舊區居民社區教育計劃』,然後由項目幹事馮樂婷小姐以及研究員王琼澧博士詳述「有關風災對不適切居所居民影響調查」數據及分析。

  5. 由去年12月起,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與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團體及社區工作部(私人樓宇服務)合辦「『無惘。知災』舊區居民社區教育計劃」,為葵青區的基層市民提供防災教育,加強市民於面對災害時的應變能力。 其中,「劏房衞生全接觸」社區教育推廣站已在5月展開,內容 ...

  6. 2021年4月8日 · 1. 義工運動 , 社會福利署. 陳婉玲 (Elaine Chan) 曾於本港及海外從事多年災難管理及人道工作/項目,包括前線救災行動、災後重建、殘疾人士復康中心、備災減災、救災及醫療機構能力建設項目和相關人員/義工培訓等,曾參與的災難項目包括地震、風災、水災、火災、傳染病爆發等。 Tags: blog. COVID_19. disastermanagement. volunteer. 陳婉玲 2021年2月25日 疫情已持續逾年,市民也儘量減少外出,你是否以為絕大部份的義工都暫停義務工作? 義務工作是指任何人士志願貢獻其個人時間及精神,不為任何回報,無償為改善社會或幫助有需要人士而提供的服務。

  7. 1. 一起做小家務或訓練. 雖然患者動作可能不及以前靈活,反應比較慢。 但他們可以通過參與部分較容易的家務,例如:摘菜、抺枱等,讓患者訓練專注力,亦能訓練患者的肌肉。 家人亦可以藉機與患者多交流,和他們談天說地,回顧從前生活的點滴。 2. 適量接觸新事物. 很多時候照顧者會為患者預備他們最喜愛的東西,例如:食物、音樂、活動等等。 有時候讓患者適量接觸一些新事物刺激他們,可以為患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驚喜。 或者我們可以嘗試換掉懷舊音樂,改為播放K-POP吧! 3. 共同經驗生活中的點滴. 思思知道媽媽向來愛美,注重皮膚保養,就趁機會和媽媽一起美容。 在日常生活中與患者一同經歷生活點滴,創造更多共同美好的回憶,除了可以為患者平淡的生活帶來一點點的刺激,亦有助他們建立快樂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