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5日 · 前食衞局局長陳肇始回歸校園 重返港大擔任護理學院教授. 撰文:鍾麗霞. 出版: 2022-07-05 15:58 更新:2022-07-08 23:56. 124. 剛卸任的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未有留任新政府班子新動向惹人關注今日5日她以新職銜出席香港大學醫學院位於沙宣道3號大樓的開幕儀式正式以護理學院教授身份回歸校園。 出席今日儀式的嘉賓還包括港大校委會主席王沛詩、港大護理學院院長林佳靜、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及候任院長劉澤星等。 今日港大醫學院位於沙宣道3號大樓舉行開幕儀式,出席嘉賓包括剛卸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的陳肇始,原來她已回歸校園,擔任護理學院的教授,並向港大校委會主席王沛詩介紹護理學院全新模擬教學暨虛擬實境培訓中心。

  2. 2022年8月12日 · 社會新聞. 多名前高官新工曝光 陳肇始返港大做教授 徐德義再任醫管局醫生. 撰文:何瑞芬. 出版: 2022-08-12 16:47 更新:2022-08-12 20:57. 25. 政府今年7月換屆,多名問責官員及政治助理離開政府,官員陸績有新工作。 前任行政長官及政治委任官員離職後工作諮詢委員會今(12日)公布,已就多名前政治委任官員在俗稱「過冷河」的禁制期內的新工作提供意見,當中食物及衞生局(現醫務衞生局)前局長陳肇始重返香港大學擔任教授,與前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再續同事緣;前副局長徐德義亦重返醫院管理局,擔任兼職顧問醫生。

  3. 2021年11月11日 · 陳肇始指在疫情下葵青地區康健中心部份服務轉為網上形式亦需提供與疫情相關的服務面對不同挑戰,「好難作準我哋對於個要求都會彈性處理而家已經全部處理返。 」她直言該中心亦都有啲人手問題」。 不過她堅信其他地區康健中心和地區康健站不會重蹈覆轍,「一定唔會嘅」,政府期望其不斷提升服務,「例如初期未能與醫管局傾得好清楚有咩病種可以轉介),但係愈傾可能會愈多嗰度就可以有個提升。 政府早前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進行《葵青地區康健中心監察及評估研究》,陳肇始稱該研究因應疫情也需延遲,中大也會對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進行評估。 陳肇始稱,政府將會檢討「長者醫療券計劃」,研究是否需要「規範化」。 (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另外,陳肇始稱,政府將會檢討「長者醫療券計劃」,研究是否需要「規範化」。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9月30日 · 社會新聞. 慢病共治|長者展示一疊覆診紙 陳肇始對基層醫療有迫切需求. 撰文:江麗盈. 出版: 2023-09-30 10:27 更新:2023-09-30 10:27. 政府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為45歲或以上、無已知高血壓或糖尿病和相關症狀的市民,以共付(Copayment)形式去私營市場篩查及治療糖尿病及高血壓。 前食衞局局長、香港大學護理學教授陳肇始今日(30日)在電台節目中指及計劃,稱自己重返校園後重投科研項目,在其中一個項目中遇到有長者向她展示一疊厚厚的覆診紙,深感疾病預防的重要、以及市民對基層醫療的迫切需求,相信計劃可改善香港市民的健康狀況,鼓勵市民参與。

  6. 2023年12月13日 · 2. 都會大學昨日(12日)舉行2023年度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典禮,由大學副校監方正博士向四人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當中包括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校長林群聲教授讚揚四位榮譽博士不遺餘力為大眾謀求福祉,盡心竭力地向香港作出貢獻,成為社會楷模 ...

  7. 2020年5月7日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襲港數月近來本港疫情稍緩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接受香港01專訪時指當局會思考如何令防疫措施張弛有道為市民重過正常生活作準備。 她透露,港府正研究如何進一步擴大檢測範圍,為特定高危群組做病毒測試,包括長者、殘疾人士、從事服務行業人士等。 另外,她稱火炭駿洋邨不會成為常設檢疫設施,但何時可以「功成身退」,就需視乎疫情發展。 (抗疫系列報道) 相關文章: 專訪│陳肇始:擬安排新冠肺炎出院者 於地區康健中心跟進康復. 專訪│陳肇始回顧抗疫路 坦承未必每步深思 憂康美樓變淘大2.0. 陳肇始透露,港府正研究如何進一步擴大檢測範圍,為特定高危群組做病毒測試,包括長者、殘疾人士、從事服務行業人士等。 (梁鵬威攝) 外國疫情仍然嚴峻,「唔會畀我哋覺得好安樂」

  8. 2021年9月1日 · 社會新聞. 陳肇始引入海外醫生非政治決定 有機制維持醫生質素. 撰文:張嘉敏. 出版: 2021-09-01 12:39 更新:2021-09-03 10:19. 政府昨( 8月31日)就修訂《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提出三項建議,包括放寬引入海外專科醫生資格,容許獲得醫專認可的非本地培訓專科醫生,即使非香港永久性居民亦可申請「特別註冊」。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1日)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上說,提出修訂非政治決定,而是因應人手流失及公眾利益作放寬。 她又提到,部份放寬只限於專科醫生,加上醫專亦有既定機制處理,包括培訓內容,外地資格試等,相信可把持質素,但現時難評估來港醫生人數。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