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1日 · 興建約長1.4公里長雙程三線的青龍大橋,橫跨下棚航道和連接擬建於青龍頭及北大嶼山的交匯處,以及約2.7公頃可能的填海以興建橋塔 於北大嶼山興建交匯處,包括支路、高架橋和隧道,連接擬建的青龍大 橋至北大嶼山公路、青嶼幹線及擬建的 P1 公路(在另一項工程計劃涵蓋) 於擬建於北大嶼山的交匯處興建支路和高架橋以連接擬建的青龍大橋至擬建的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在另一項工程計劃涵蓋)及擬建的香港島 —大嶼山東北連接路(在另一項工程計劃涵蓋) 重新擬定約 1.4 公里長的屯門公路在青龍頭的路段 在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方面,除以工地附近水域造成水質和噪音污染外,各地生態亦會受影響。 其中或會影響大欖郊野公園附近的生境,如或造成水位下降,地下水源枯竭和水源乾涸,影響陸生和水生生物。
2023年6月7日 · 其中青龍大橋將會是全港首座南北行雙程4線的跨海大橋, 主跨度長約 1.3 公里,於其北端經青龍頭交匯處連接大欖涌隧道和屯門公路,並於其南端經北大嶼山交匯處連接青嶼幹線、北大嶼山公路、擬議的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擬議的大嶼山P1公路(大蠔至欣澳
2023年6月7日 · 其中青龍大橋將會是全港首座南北行雙程4線的跨海大橋, 主跨度長約 1.3 公里,於其北端經青龍頭交匯處連接大欖涌隧道和屯門公路,並於其南端經北大嶼山交匯處連接青嶼幹 線、北大嶼山公路、擬議的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擬議的大嶼山 P1 公路(大蠔至欣澳段)和擬議的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 因應最新的機場高度限制並透過調整青龍大橋的跨度和橋塔位置,青龍大橋南塔將移至北大嶼山近岸位置, 在北大嶼山將不需進行填海工程。 至於大欖涌隧道是南北行雙程4線隧道,全長約1.7公里。 十一號幹線由小欖往龍頭的一段走線,大部分為穿山隧道(即大欖涌隧道 ),只有其中途經大欖涌河的一段為高架路(即大欖涌河高架路)。 大欖涌隧道將會是本港第一條雙管雙程4線的穿山隧道。
青龍大橋,是一座計劃中的懸索吊橋,為 香港10號幹線 北大嶼山至 元朗公路 (南段)的一部份,橫跨 荃灣 青龍頭 及 大嶼山 之間的 馬灣海峽 。 中文名 青龍大橋 主跨長 1418米 橋面寬 53米 索塔高 170米 目錄 1 簡介 2 計劃 3 進展 4 現況 簡介 大橋全長1900米,主跨長1418米。 橋面寬53米,索塔高170米,為三線雙程行車。 由於這座大橋的橋塔須符合《香港機場(障礙管制)條例》訂定的空域要求,而橋身須高於馬灣海峽的60米航行淨空,所以青龍大橋的設計和建造將是一項極富挑戰性的工作。 計劃 最初香港政府建議的10號幹線是一條連接 香港島 、大嶼山和 新界 西北的 幹線公路 ,全長29.5公里。 青龍大橋主要提供通往大嶼山的第二條對外連接路。
青龍大橋(英語:)是香港一座計劃興建的懸索吊橋,原為香港10號幹線北大嶼山至元朗公路(南段)(即現時香港11號幹線)的一部份,橫跨荃灣區青龍頭及大嶼山之間的馬灣海峽。 計劃中的大橋全長1,900米,主跨長1,418米。 橋面寬53米,索塔高170米,為雙程四線,建成後將是全港首座南北行雙程四線、合共八條線的跨海大橋。
青龍大橋。 由於這座大橋的橋塔須符合《香港機場(障礙管制)條例》訂定的空域要求,而橋身須高於馬灣海峽的60米航行淨空,所以設計和建造青龍大橋將極富挑戰性。
2023年9月22日 · 青龍大橋將會是全港首座南北行雙程四線的跨海大橋, 主跨度長約 1.3 公里,北端經青龍頭交匯處連接大欖涌隧道和屯門公路,南端經北大嶼山交匯處連接青嶼幹線及北大嶼山公路。 連接青龍頭至大嶼山東北五鼓嶺的青龍大橋草圖。 (區議會文件) 根據路政署今年 6 月向區議會呈交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