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發炎的關節疾病也是一種無法根治的自體免疫疾病因為人體關節一旦被破壞就無法完全治癒因此早期與持續治療就顯得更加重要。 重度患者的關節組織會遭到破壞,造成肢體畸形。 生活無法完全自理,極需他人協助,對患者本身、家人、社會三者都將造成負面且重大之影響。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陳得源主任指出,根據國際專家制定的「達標治療」新概念,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最需要把握黃金治療期,當確定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且使用傳統藥物治療六個月效果不佳時,依國際治療指引(如歐洲抗風濕聯盟)應及早使用生物製劑,且與醫師合作持續達標治療,以減輕關節腫痛及避免關節結構損傷,「如果能及早診斷,積極與持續治療,甚至可以確保患者的關節功能與一般人無異。 病患與一般人的手作出強烈的對比,

  2. 2015年1月28日 · 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需由具有專科醫師執照的免疫風濕科醫師判斷目前有新(2010年)與舊(1987年)兩套標準並行評估項目包括問診關節理學檢查關節放射線檢查與抽血檢測一旦確診為類性關節炎必須及早治療以免造成慢性關節破壞變形。 治療藥物包括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NSAIDs),改變病程之抗風濕藥(DMARDs),生物製劑,以及小分子訊號阻斷劑。 目前國際的治療共識指出,第一線用藥必須使用DMARDs,倘若一線用藥達到標準劑量且使用時間夠久仍無法達到治療目標,可以進階使用生物製劑。 在台灣則必須遵照健保規範處方上述藥物,原則與國際的治療指引相似。 JAK阻斷劑,不同於上述藥物的作用機轉,是一種阻斷細胞內訊號傳導的小分子藥物。

  3. 2014年3月18日 ·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引發關節疼痛腫脹紅腫發炎。 反覆的發炎反應造成關節內部長期的破壞、肌腱縮短、肌肉不平衡,最後引起關節變形。 如果一側膝部或手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通常另一側的膝部和手亦會罹患此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常可以侵犯多個關節也可以侵犯身體的任何關節算是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發炎疾病。 哪些人會得類風濕性關節炎? 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RA)盛行率約為1﹪,中國約為0.4﹪以下,男女比例為1:3,女生佔多數,發病年齡以以30-40歲最多,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類風濕關節炎,但似乎以30-50歲最多,而且女性的發生率是男性的2-3倍,造成這種趨勢的原因不明。 如果發生在小孩則稱為幼年型 RA 。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是甚麼? 目前尚未找到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確切病因。

  4. 它是一種罕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在一處或則多處關節突然會引起發炎這樣的發炎會拖長到好幾個鐘頭或則延長到好幾天而且之後症狀會完全的消退經常會有2到3個關節一起發作從發作開始起會延長幾個鐘頭至幾天甚至到幾個禮拜

  5. 1.早上很僵硬95%以上的患者關節早晨僵硬早晨僵硬是指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夜間靜止後早晨起床時長時間的關節僵硬和活動受到限制早晨僵硬是關節受累的第一症狀多出現在關節疼痛前病情嚴重時全身關節僵硬

  6. 2014年3月17日 · 昨天參加林口長庚的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座談會,獲得了許多相關知識,今天先整理出類風濕關節炎的基本用藥,希望給大家做參考~ 關節炎的藥物有 : 第一線藥物: 非類固醇性抗炎藥物NSAIDs),其功能具有較快速的消腫止痛作用。 第二線藥物: 包括許多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DMARDs),抑制免疫反應控制疾病的活動度可改善病情。 常見的藥物有. Methotrexate(M.T.X.) Sulfasalazine (SSZ) Leflunomide (LEF) Azathipourine. Plaquenil. CYVLOSPORIN. D-penicillamine. 類固 醇製劑: 可合併第一線或第二線藥物使用,可口服、注射或關節腔內注射。抑制發炎, 抑制免疫反應. 生物製劑:

  7. 記者楊永富吳月鳳郭依璇/台南報導 成大醫院內科部過敏免疫風濕科翁孟玉醫師日前於聯合醫療記者會中指出:「除了治療飲食控制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也很重要國外研究發現攝取地中海飲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