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6月19日 · 濕疹是皮膚免疫系統失調而出現的過敏反應患者接觸到塵埃化學物質進食某類食物或是氣候因素等導致頸部肘關節及膝關節內側等位置出現痕癢紅疹水泡破裂的發炎情況。 中醫認為誘發濕疹有外在及內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濕重、血熱、風邪,內在成因則是由脾胃失調及濕熱內生引起,而且通常是外因而誘發內因。 此外,情緒欠佳、工作壓力等不良精神狀態都有機會導致 濕疹 。 根據濕疹病況可再仔細分為3個類別,濕熱屬急性濕疹 ,皮膚會起水泡或滲出組織液;脾虛生濕為亞急性濕疹 ;慢性濕疹多血氣虛弱,皮膚會又乾又粗,且極為痕癢,並有鱗屑脫落。 餵母乳減患濕疹機會. 父母本身是濕疹患者,孩子遺傳 濕疹 基因的機會頗高,不過許醫師指也有方法減低遺傳機會。

  2. 2018年4月18日 ·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稱,風癩即是風疹,又稱為「蕁麻疹」或「癮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反應的疾病。 病因源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簡單來講即是外在環境誘因,加上身體健康狀態欠佳下,易受影響而顯露於皮膚上。 當中又分為五大風癩: 一、急性風癩: 原因:身體未能充分分解高蛋白質食物所致。 表徵:皮膚出現大小及形態不等的鮮紅色風團,有散開有聚集,大的表面白而毛孔顯著。 病重者可同時伴隨嘔吐、心慌、煩躁或血壓低等病徵。 一般發作一至數次,發病時或會持續1至2日才好轉。 二、寒冷型風癩: 原因:皮膚過分受冷刺激,如浸冷水、接觸冷空氣或吹風等。 表徵:皮膚會出現局部水腫及紅腫風團,超級痕癢。 三、膽鹼能性風癩: 原因:運動流汗、飲熱飲或熱食及情緒激動所致。

  3. 2018年4月6日 · wp. CentralEditor_OS. Apr 6 2018. 手腳皮膚有時會無緣無故出現腫起的紅塊,面積大小不一,紅塊每次出現的位置都不同,有時在手臂,有時在大腿,有時在頸部。 這些紅塊令人痕癢無比,忍不住狂抓,但維持不久又消失不見,像「風」一樣來無蹤去無影,那其實就是 風癩 。 原文:Sundaykiss |撰文︰Heidi Lau. 風癩 分急性慢性兩種. 風癩 又叫做風疹,學名是蕁麻疹。 皮膚科醫生陳湧指一般風癩屬於敏感反應,與免疫系統有關,成因有很多種,每個人患風癩的原因差別很大,可以是環境氣候轉變影響,又可以是食物敏感引致,甚至是蚊叮蟲咬、傷風感冒都可以誘發風癩出現。

  4. 2018年10月17日 · 1. 使用潤膚膏. 潤膚膏能加強保護皮膚,避免致敏原進入皮膚,令發炎問題加劇。 2. 處理好發炎問題. 當皮膚發炎時要使用醫生處方的藥物例如:類固醇把發炎問題處理好。 否則發炎更嚴重時,便會令角質層再受損,皮膚從而變得更痕癢。 3. 對抗細菌感染. 有濕疹問題時,皮膚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因此要使用抗生素去阻止細菌感染問題加劇,否則難以改善濕疹問題。 食療可以幫助潤膚抗燥,以下幾個食材都可以多加攝取: 1. 山藥 (淮山) 有「食物藥」之稱的山藥,其含有的澱粉酶、多酚氧化酶,可幫助脾胃消化吸收,脾胃好,對於濕疹疾病就有幫助。 山藥加上杞子與米飯熬成粥,做成山藥杞子粥,可以發揮更好的效果。 2. 蓮藕. 養陰清熱、潤燥止渴,其大量纖維質可幫助積累毒素排出。

  5. 2020年9月25日 · 最新娛聞. 東方新地. Sep 25 2020. 樂壇天后鄭秀文(Sammi) 受盡濕疹困擾十多年,自稱是「濕疹常客」,鄭秀文濕疹難耐,常常痕癢難當,晚上無法正常入睡。 不過多年來她積極抗病,以中醫調理,加上勤做運動加強抵抗力令濕疹得以改善。 撰文:東方新地 圖片:鄭秀文IG、袁詠儀IG. 鄭秀文濕疹困擾多年. 日前,Sammi在IG分享由903DJ麻利介紹的「濕疹救星」Brooklyn Herborium的COW FART JUICE,全天然抗菌草油,她寫到:「有濕疹的朋友,不妨試試這個。 我患了濕疹十多年,塗了這個在患處幾天,感覺不錯。 」還在hashtag提醒大家如果用的話不妨先詢問自己的皮膚醫生是否適合,十分細心。 她更揚言並非廣告:

  6. 2018年3月6日 · 很多人都認為濕疹 一發,最快捷有效紓緩 濕疹 的方法是塗含有類固醇成分的藥膏止痕,以及為肌膚保濕。 但是長期塗抹類固醇會令皮膚愈來愈薄,增加敏感的風險。 除了藥膏,大家可試試易學易煲又健康的湯方,幫助紓緩濕疹 。 撰文:AvisLau@More(原文刊於《More》) 濕疹人士必學10款靚湯. 01 | 綠豆薏米清熱湯 (3至4人分量) 成分:綠豆150克、海帶100克、赤小豆30克、薏米30g、豬脊骨250克、生薑3片. 製法:綠豆、海帶浸泡及洗淨,豬脊洗淨汆水。 將所有材料以12碗水煲約2小時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滋陰。 02 | 薏米赤小豆煲粟米鬚. 材料:薏米30g、赤小豆30g、粟米鬚20g. 製法:將所有材料以10碗水煲1.5小時即可。

  7. 2018年6月11日 · Jun 11 2018. 每個人均有兩種排毒方式:一是小便,二是出汗。 而出汗就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出汗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同時利於經絡平衡和免疫系統的健康。 若長時間不出汗,即是皮膚不呼吸,便會造成很多人體代謝系統的紊亂,更會把皮膚的排毒功能都轉移到腎和肝上。 出汗固然重要,但卻不是每個出汗位置都是好的,而出汗的部份其實正是反映著身體一些特徵。 編輯:東方新地│原文:SUNDAY KISS│圖片:INSTAGRAM、新傳媒圖片. 出汗位置 看身體狀況. 1 額頭:濕熱或心神不佳. 頭部出汗,多是陽虛或濕熱。 濕熱的人多為面有油光﹑脷黃、口苦等。 而且容易生暗瘡和感到疲倦﹑大便黏稠﹑小便量少且黃﹑如廁時會感到赤痛。 sammi_chengsauman. 915K followers.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