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国文化. 如何评价饶宗颐? 将其与季羡林并称,是否过誉? 他的学术水平是否能够称得上国学大师? 为什么他的知名度在大陆而言相对来说比较低?在港台及海外中华文化圈知名度如何? 显示全部 . 关注者. 68. 被浏览. 72,446. 10 个回答. 默认排序. 马家辉. 作家 代表作《龙头凤尾》 编辑推荐. 160 人赞同了该回答. 电视报道饶宗颐先生逝世时,我坐在餐桌前,吃着面,抬头望向挂在客厅墙上的画。 观音站像,低眉慈目,为饶公作品。 画的右下角题了字,“ 青龙 两子选堂沐手敬造观世音大士像”,盖有“选堂”朱印,雅素庄严,一看便可使心沉静。 我把画裱起,挂在客厅近门处,祈保的是思绪安宁而非 出入平安 。 画非真迹,我没有这个福分。

  2. 国学大师饶宗颐于2018年2月6日凌晨去世享年101岁。 http://news.163.com/18/0206/09/D9V09HVJ000187… 显示全部 . 关注者. 12. 被浏览. 5,033. 8 个回答. Jason. 谢邀. 对于饶公的成就,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评价,丝毫不为过。 以我辈之资历评价饶公实属冒昧,故特转发北京大学知名教授,我国隋唐史敦煌学知名专家荣新江先生的悼文一篇,希望可以解君之疑惑。 承继先哲之业 开拓学术新涯. ——追念“通儒”饶宗颐先生的教诲. 荣新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今晨惊悉,饶宗颐先生在香港仙逝,享年101岁。 虽然是高寿而善终,但于我而言,还是有些突然。

  3. www.zhihu.com › topic › 20484714饶宗颐 - 知乎

    • 人物简介
    • 人物经历
    • 主要作品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字固庵,号选堂,出生于中国广东省潮安县,书画大师。 其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他曾获得法国汉学儒莲奖等奖项,代表作有《敦煌书法丛刊》等。

    1933年,饶锷老先生因编写《潮州艺文志》劳累过度在饶宗颐15岁这年便匆匆离开了人间,年仅42岁。饶宗颐继承父志,一面将父亲诗文遗稿编成《天啸楼集》,另一面旁搜博采,拾佚钩沉,完成《潮州艺文志》,后刊于《岭南学刊》。 1937年,应中山大学之聘任广东通志馆专任纂修。 1938年,几年间先后撰写《广东易学考》、《尚书地理辨证》、《说文古文考》、《古史新证补》、《西汉节义传》,《金文平议》等,受到顾颉刚的看重并受约为他的《古史辨》撰著第八册《古地辨》和史书《新莽史》。 1940年,饶先生完成成名作《楚辞地名考》,著名学者童书业欣然为之作序云:“考据之学,愈近愈精,读宗颐饶君之书,而益信也。君治史地学,深入堂奥,精思所及,往往能发前人所未发!” 1943年,赴广西任无锡国专教授。成《瑶山诗草》。 ...

    《加拿大路易士湖雨意》、《蒲甘佛塔》、《桂林漓江春雨》、《仿马麟二老观瀑图》、《新加坡阿答屋》、《庐山含鄱口》、《尼加拉瓜瀑布》、《米南宫笔意溪山雨意图》、《松柏长春》、《仿马麟二老观瀑图》、《不动明王》、《法国中峤春色》、《狮山晨曦》、《日本高野山》、《米南宫笔意溪山雨意图》、《宋元禅僧笔意散发登山》、《荷藕》、《达摩面壁》。

  4. 2018年2月6日 · 这些文化传承的学者也是值得我们大家尊敬。. 这些文化学者中,就有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 饶宗颐(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生于 广东潮安 ,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 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均有重要贡献,在 ...

  5. 2018年2月24日 · 3,骂名人比骂没名的更能满足虚荣心。. 4,骂人真的不好,有时间好好学习,多看书。. 发布于 2018-03-04 00:02. deter301. 设计师. 饶宗颐不是很了解. 我是研究易经的,只在易学领域给一点评价。. 抛开人品不论,只讲学术水平的话,郭沫若有关易经的言论文章 ...

  6. 189 人赞同了该回答. @ 蘓北電鑽殺人狂. 先生言及的 戰國(楚國 )文字中的「佢」竝非粵語等漢語方言中 第三人稱 「佢/keoi5」,而是一个已經失傳的漢字(用法同「居」、「距」)。. 「佢」字在戰國 楚簡 中的用法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用法同「居」 (「蹲踞 ...

  7. 22,871. 8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布之道 .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我就寫一下我搞諧聲分析時想過很久的一些問題吧。 有些問題已經有比較好的解釋,但還有很多沒有,這部分就當做獻疑了。 以下內容可以搭配 《廣韻形聲考》 參看。 一、「隹」聲及相關諸字. 1.1 部分舊所謂「隹」聲字的二分. 傳世文字系統中的「隹」有兩類讀音,第一類如: 上述諸字的讀音與下列諸字很不一樣: 從中古音看它們的聲母很有差距,但韻母極近,故其端倪未被人注意。 早期脂微未分時,上述「隹」聲字讀音尚不分明,清人把它們都歸於「隹」聲,段玉裁《六書音均表》皆置「隹」於段十五部,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皆置「隹」於履部,後來諸家如高本漢、沈兼士等亦混言之。 王力分清脂微二部後,它們又被一起歸到了微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