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随著第一任天文司即首任天文台台长杜伯克博士Dr. Doberck于1883年夏天抵港香港天文台亦于同年创立。 天文台早期的工作包括气象观测、观象授时服务、地磁观测和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于1912年改称「皇家天文台」。1997年7月1日起复称香港天文台。

  2. 隨著第一任天文司即首任天文台台長杜伯克博士Dr. Doberck於1883年夏天抵港香港天文台亦於同年創立。 天文台早期的工作包括氣象觀測、觀象授時服務、地磁觀測和發出熱帶氣旋警告。於1912年改稱「皇家天文台」。1997年7月1日起復稱香港天文台。

  3. 1883年3月2日第九任港督寶雲成立了香港天文台 [4] ,由 杜伯克 博士(Dr. Doberck)出任首任 天文台台長 。 香港天文台最初的職責包括 天文 、 地磁 、 氣象 及 水文 觀察,並參照 英國 格林尼治天文台 的做法,每天降下 時間球 提供 授時 服務。 杜伯克 博士自稱 政府天文司 ,並出版了香港首冊 恆星目錄 。 1912年, 英皇 佐治五世 對香港天文台頒賜 皇家香港天文台 (英語: Royal Observatory Hong Kong )的稱號,直至1997年7月1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 成立為止。

  4. 1883年3月2日第九任港督寶雲成立了香港天文台 [4] ,由 杜伯克 博士(Dr. Doberck)出任首任 天文台台長 。 香港天文台最初的職責包括 天文 、 地磁 、 氣象 及 水文 觀察,並參照 英國 格林尼治天文台 的做法,每天降下 時間球 提供 授時 服務。 杜伯克 博士自稱 政府天文司 ,並出版了香港首冊 恆星目錄 。 1912年, 英皇 佐治五世 對香港天文台頒賜 皇家香港天文台 (英語: Royal Observatory Hong Kong )的稱號,直至1997年7月1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 成立為止。

  5. 由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购置于1885年移送香港天文台用作天文观测的六吋赤道仪香港天文台曾使用该赤道仪观测木星及其卫星土星及其光环以及1910年的哈雷彗星路径赤道仪于1914年归还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现由英国科学馆保存。 (来源: 英国国家档案馆 ) 由天文台1883大楼望向西南面的早期照片。 照片中的圆形结构物体相信是用作放置赤道仪的望远镜台的一部份。 照片的左方显示当时诺士佛台的建筑物。 小图( Gwulo: 老香港 提供)为圆形结构物体的近镜,物体内的白色金属支架相信是用作支撑赤道仪。 该圆形结构物体曾于1920年代至1930年代初用作放置实物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于1933年7月被拆除。 原址随后用来兴建台长宿舍。

  6. 2024年4月6日 · 1883年3月2日第九任港督宝云成立了香港天文台 [4] ,由 杜伯克 博士(Dr. Doberck)出任首任 天文台台长 。 香港天文台最初的职责包括 天文 、 地磁 、 气象 及 水文 观察,并参照 英国 格林尼治天文台 的做法,每天降下 时间球 提供 授时 服务。 杜伯克 博士自称 政府天文司 ,并出版了香港首册 恒星目录 。 1912年, 英皇 佐治五世 对香港天文台颁赐 皇家香港天文台 (英语: Royal Observatory Hong Kong )的称号,直至1997年7月1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 成立为止。

  7. hklaureateforum.org › zh-tw › early-history-of-the-hong-kong香港天文台的早期歷史

    香港在1841年開埠以來不斷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貿易港口要確保港口運作暢順和船隻航行安全首先必須提供準確的報時服務。 在上一期 [1] 香港桂冠論壇通訊》,香港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先生談到觀象授時對航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海上需要一個準確時鐘來測定船隻的經緯度。 早在1861年,香港社會已經有意見認為當時以鳴炮報時的服務不準確,提議設立一個以科學方法提供的準確報時服務。 香港位於華南沿岸,每年五月到十一月都可能受颱風侵襲。 早在18世紀外國人在廣州黃埔港和十三行進行貿易時已經對颱風的影響有詳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