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佣雇主担心,如果外佣取得居港权,会得到与本地人相同的法定最低工资保障,薪金会大升,雇主为了减少负担,就会被迫解雇有居港权的外佣。不过《最低工资条例》(香港法例第608章)第7条已列明该条例不适用于免费居于工作住所的家庭佣工。
租者置其屋计划,简称租置计划,是香港房屋委员会于1998年为满足公屋居民置业需求而推出,让租户以合理价钱购买现时居住的单位,而租者置其屋计划中出售的屋邨全部都是于1980年代中后期至1992年或之前(翠屏(北)邨翠樟楼除外)落成的屋邨。租置计划并非以屋邨划分,而是以楼宇类型划分 ...
- 社会现象
- 住户人群
- 栖身之地
- 产生原因
- 居住环境
“笼民”是一个长期困扰香港的社会问题。1994年香港颁布了《床位寓所条例》,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力图改善并减少“笼屋”。 考虑到床位寓所或出租床位租金低廉、地点方便,有一定的市…
对于因实施《床位寓所条例》导致床位减少、必须迁出的部分住客,如果年满60岁或有健康护理需要者,社会福利署会考虑让他们入住福利院舍,或安排他们入住公屋;对于60岁以下必须迁出的住客…
在香港的繁荣背后,有那么一簇人的生存状态。我们去香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看到的是香港最阳光的一面。记得二十几年前,读过一部香港作家的小说,书名忘记了,讲述的是一个离异女子流落贫民…
“香港的房子太贵了,普通人终其一生也买不起一套房子。”一个叫邰永坡的“笼屋居民”说,他三十年前失业后,每月依赖约2300元综援过活,“‘笼屋’租金从当初的5、6元港币到今日的120…
“笼屋”是罐头沙丁鱼似的贫民窟,众多老弱贫苦人聚集在旧楼床位,各以铁丝网围住,一张床位犹如一座笼子,“笼民”因此而得名。 五、六十年代,搭木屋居住是香港贫民解决居所问题的重要途径。
- 背景
- 历史
- 特点
(一)西方住宅立法发展的影响我国古代社会曾产生过关于房屋租赁的法律和习惯,其中有一些内容是保护承租人的,如“只许客辞主,不需主辞客”等等,但以保护承租人利益为主要目的的具有现代意义…
国民党政府从1929年开始,先后颁布了民法(1929)、《土地法》(1930年颁布,1946年修订)、《非常时期重庆市房屋租赁暂行办法》(1938年12月公布,后多次修订)、《战时…
(一)引进和确立了房租管制的基本制度国外房租管制的基本制度主要是对租金和房东终止契约权的限制。民国时期的法律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对租金的控制限于房荒时期,而且有明确的标准。在整个…
免租期,就是免除房租的期限,客户一般都以"房屋要进行简单装修和布局"为理由,要求房主给客户一些时间,这段时间房主不收客户的房租.比如: 如果签租用一年的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免租期一个月(往往是第一个月),客户实际只给房主十一个月的房租.但要说明的是,第一期房租必须在入住前付款,不能 ...
劏房就是“分间楼宇单位”,又名房中房,是香港出租房的一种,常见于唐楼等建筑物。业主或二房东将一个普通住宅单位分间成不少于两个较细小的独立单位,然后作出售或出租之用。每个小房间的面积由几平方米到十平方米不等,月租金亦要三至五千元。租客通常为草根阶层、新来港人士或单身 ...
免租 ,汉语词语,拼音:miǎn zū【古义】指的是免缴租税。该词语在《北齐书·文宣帝纪》和《八乡山第一仗》等文献均有记载。【今义】指出租资产,例如房屋、土地、工具、专利等,所收取的租金给予一定额度或全部减免,例如:房屋租赁免租期15天,生产机器租赁首月免租金,厂房疫情期间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