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經濟 》頻道為你送上最新的經濟新聞、港股及美國股市新聞,包括:港股投資攻略、恆生指數走勢、藍籌股表現、新股消息、地產消息及環球股市動向,全面了解經濟大小二事 ...
香港01《香港經濟》提供最新的香港經濟新聞,與你緊貼香港經濟 問題、經濟政策,並提供各股票分析,助你更了解香港經濟狀況同時,好好裝備自己去面對大時代的經濟考驗。最新香港經濟新聞、港股投資、恆生指數、藍籌股表現、新股消息、地產動向 ...
2023年3月22日 · 高盛經濟學家梅瑞克預測,由於銀行體系壓力大,聯儲局在香港時間23日凌晨2時公布的決策,將不會加息,因為官員雖已積極支撐金融體系,但市場似乎不相信對中小銀行的支持足夠,而且只加息0.25厘對未來通膨的影響「微薄」,以後也能加快加息補回來。
- 健康科技研發 香港早握先機
- 食品科技可振「香港製造」美譽
- 綠色及農業科技切合轉型趨勢
- 「北都」可匯聚半導體新產業鏈
- 政策建議:大膽促進「官產學研」互動
健康科技包括健康及醫療產品的生產及研發,在相關領域,香港一直具備世界級醫療團隊及研究基礎,其中,西醫藥的長久發展更是全球罕見。這些香港優勢都有利於藥品生產及生命科技發展。 貿易發展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香港約有250家生物科技相關企業,160家醫療衞生設備製造商。香港在2021年是亞太區內最大的生物科技公司首次公開招股(IPO)中心,自2018年已有79家醫療保健企業在香港上市,集資逾2000億元,足證全球投資者對本地生物科技生態系統的認可及信心。 在2019年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生物科技及醫藥被列為大灣區新興支柱產業,加上多國人口老化,消費者健康意識增強,帶動全球對醫療健康服務和產品需求的上升。在政策及全球需求持續增長帶動下,香港應能發揮在生物科技及醫藥的傳統優勢,把享...
於食品科技方面,「未來科技」包括不少利用合成生物製作的食物或物料,利用科研及創新思維製成食品之餘,亦可望解決環保問題。近年由於國內生產成本上漲及特區政府提出的資助,許多在中國內地的港資食品製造商,已計劃將部分、甚至全部生產流程遷回香港。 儘管製造業增加值在整體經濟中的比重自1990年代初迅速下降,食品、飲料和煙草製品業卻日形重要,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其增加值在香港製造業中的份額從1973年的4.4%升至2019年的 34.1%,就業人數亦從 2013年的30,037人增加至2019年的34,053人。 在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系統下,「香港製造」的食品標籤象徵產品安全、品牌知名度和優質的美譽。業界持份者多期望透過新技術,包括人工智能及物聯網等,推動先進食品製造、科研、及設計,並把多元化的産品出...
至於綠色科技及可持續發展,就更是世界潮流。發展綠色科技不僅可以改善環境,還可增加就業多樣性。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2020年報告指出,可再生能源產業在全球創造多達1150萬個職位,並預測到2050年,就業人數將增至4200萬。 廢物處理向來是香港的迫切問題,按環境保護署的統計資料,傾倒在堆填區的固體廢物總量,自 2002年以來一直大幅下降,直至2011年後才略見回升。為了緩解堆填區壓力,特區政府積極倡導發展本地回收業,但進展還是有待改善。根據政府統計處的統計,2019年在本港直接或間接參與環保回收活動者為數44,670人,其在本地就業總人數中佔比,則從 2008 年的 0.9% 微升至2019 年的 1.2%。 跟食品及綠色科技息息相關的農業科技,在追求永續經濟和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的...
最後,香港也有條件設計及生產新一代半導體。新一代半導體由碳化矽 SiC 和氮化鎵 GaN 組成,比第一、二代半導體更高效能、低能耗、高熱導率。 半導體市場研究公司 IC Insights進行的一項市場研究表明,不同的半導體龍頭企業預計 2021 年第三季度將從 3% 穩定增長至 34%。預計未來數年半導體供應持續短缺,仍會為多個重要製造行業生產帶來壓力。再加上全球經濟數碼轉型及構建智慧城市,帶動數據中心、大數據分析、電動車以至5G通訊設備的發展,對芯片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 發展新一代半導體不僅是為了滿足全球經濟發展和消費需求,也是為了貢獻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雖然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情況下,香港可能會面臨美國一定程度的打壓,但美國應無意對中國28nm+半導體發展進行任何打壓,特別是因為28nm+半...
筆者最近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合作,撰寫《香港再工業化研究》報告,在2021年7月至9月期間,帶領香港大學的研究團隊訪問了在食品科技、健康科技及綠色科技三大行業中,184家總部設於香港的企業,以微觀數據分析製造業當前的挑戰及機遇。 整體而言,三大行業裏的企業都各自面對不同挑戰,特別在廠房設施及聘請合適人才方面,但同時有不少企業有回流香港生產或進行研發的打算。 香港經濟產業單一,生產力增進放緩,源於多個相互交織的問題,包括人才供需不匹配,租金高昂,投資者和企業家過往長期集中於回報又快又高的地產金融投資,年青人日益對經濟前景及就業出路感悲觀,以及與國內經濟發展持續融合卻並未恵及大多數市民,等等。零碎的經濟政策無法解決這些千絲萬縷的問題,也就無法有效改善民生。 特區政府近年已嘗試摒棄「小政府,大市場」...
10 小時前 · 1.上午11時正開始至上午11時30分結束(公眾集會) 調景嶺體育館外的南面公園 2.上午11時30分開始至中午12時正結束(公眾遊行) 調景嶺體育館外的南面公園(起點)→順路西面行人路→經行人天橋橫過寶邑路→將藍公路東面行人路→唐賢街北面行人路→唐賢街西面行人路→橫過唐賢街→至善街南面行人路→ ...
2022年6月19日 · 新班子在全球經濟面對巨大逆風之際登場,面對新的危機,未來香港能否逢凶化吉,將是對其最大的考驗。. 當前全球經濟的最大挑戰是,通脹席捲全球,然而經濟發展卻嚴重停滯,大部分經濟體進入滯脹階段。. 先進經濟體的中央銀行各自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 ...
2023年3月23日 · 美國聯儲局3月22日公布議息結果,官員決定加息0.25厘,至介乎4.75至5厘,符合市場預期。. 決議聲明表示,美國銀行業健康且有韌性,但諸多倒閉事件拖累增長。. 市場等待議息結果 美股早段偏軟 道指跌40點 加息|聯儲局議息結果明晨2時揭盅 目標利率料升至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