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养老是2010年4月1日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芳本书详细介绍了香港老年社会福利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在实务操作层面作了颇为详尽的介绍并应用相关理论对其进行了讨论和评析。 书 名. 香港养老. 作 者. 刘芳.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4月1日. 页 数. 237 页. 开 本. 32 开. ISBN. 9787508730639. 版 次. 1. 字 数. 181000. 印刷时间. 2010-4-1. 纸 张. 胶版纸. 印 次. 1. 目录. 1 内容简介. 2 目录.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本书在目前中国内地相关书籍中尚不多见,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概览
    • 背景介绍
    • 发展
    • 分类

    全民退保

    全民退休保障,简称全民退保,是所有年龄达至某一个岁数,符合某个居住年期的公民,不论收入都获得一个基本退休金,亦可称为老年金。

    香港人口老化的速度愈来愈快,据统计处的推算,在2010年香港65岁及以上的长者人数达92万人,占香港人口13%,到2039年人口老化最高峰时,长者人口会达249万,占人口28%。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研究估计,香港长者贫穷率高达三成,现时三名长者中便有一名处于贫穷,反映长者贫穷的现象严重。

    1978年10月1日,香港政府再将领取高龄津贴年龄下调至70岁。1988年,高龄津贴分为两级,70岁以上称之为高额高龄津贴,70岁以下为普通高龄津贴。普通高龄津贴之领取年龄,由1988年的68岁,逐年减至1991年的65岁,并需要入息与资产审查。而由1989年开始,高龄津贴的调整亦与通胀挂勾。

    2007年10月的曾荫权施政报告中,提及要考虑就高龄津贴是否增加,及应否引入经济审查,引起了一个小政治风波,曾荫权受到社会上的批评,最后在无奈中,将当时的高龄津贴由705元增加至一千元,并放弃了引入经济审查的考虑。

    1991年11月香港政府在教育统筹科下成立内部工作小组,探讨中央公积金以外的强制供款的退休保障制度;并于1992年10月推出有关公众谘询文件。不过,第二年政府在年底作出180度转变,并于1993年12月15日宣布有意推行一项全民退保计划,及于1994年7月12日开始进行谘询。但由于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各方反对,政府放弃有关建议,再探讨强制性私营公积金制度(简称强积金),结果于1995通过相关法例,并于2000年正式推行。

    社会保障学会于2000年提出三方供款老年退休金计划,争取全民退休保障联席在2005年提出的「全民养老金方案」,近年的有公共专业联盟在2011年提出的全民老年退休金方案、工联会于2013年提出的「综合退休保障方案」等等。

    2012年为行政长官选举。梁振英当选,在就任行政长官的第一次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2012年7月16日),便提出成立长者生活津贴(即政纲中的特惠生果金)。这个计划便正是2002年胎死腹中的特惠生果金翻版。同年年底,政府成立扶贫委员会,其中一项主要工作,便是探讨如何改善退休保障制度。

    2013年中,扶贫委员会委托了香港大学周永新教授,就坊间提出的退休保障建议作出研究。一年后,周永新提交报告书,并建议透过新增专项薪俸税,设立无需经济审查的全民老年金。

    全民退休保障的供款分为三大部分,包括政府、雇主及雇员。

    首先是政府的供款,包括:

    1、综援用于65岁及以上受助人标准金额的开支;

    2、生果金的开支;

    3、一笔过拨款的500亿种子基金。

    其次是雇主的供款分两个部份:

  2. 编辑. 香港工联会深圳咨询服务中心助理主任潘志辉表示现在香港人在深圳等地生活每个月所需的开支平均比10年前增加了34倍很多日用品的价格深圳都已经赶上香港了对于很多香港人来说定居深圳已经没有太多经济上的实惠了此外靠吃老本为生的香港老人家对生活成本压力感知最明显比如说房租在涨日用品价格在涨快餐价格也在涨幸福感在消弱。 2008年以来,中国内地物价上涨,港币又在贬值,早年前,100港元可以兑116元人民币。 到2010年10月的汇率是100港元兑86元人民币。 在双重压力的打压下,很多香港人的几十万积蓄快速用完,以至于自己在广州、深圳等无立足之地,被迫重返香港。 主要影响. 播报. 编辑.

  3. 1. 内容简介. 《香港与内地老年社会福利模式比较以对香港和内地二十多家福利机构和五十多位老人的个案访谈资料为基础结合两地相关部门的统计资料运用结构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分别对两地的养老保险模式老年社会救助模式和老年福利服务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实证比较并借鉴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方法对两地老年社会福利模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异同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阐释。 《香港与内地老年社会福利模式比较》探讨了两地老年社会福利模式的变迁趋势,并在对社会福利若干争议问题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内地社会福利改革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1-2] 香港与内地老年社会福利模式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是田北海。

  4.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 (Society for Community Organization )也叫香港小区组织协会 (社协),是一个推动 民权 发展的 组织 。 社协于七十年代由多位致力发展小区组织工作的教会人士创立, 经费 主要来自海外教会、公益金及个人捐献。 香港繁荣背后,隐藏着不少被遗忘的社群,包括:笼屋及板间房居民、公屋困难户、失业人士、在职老人、露宿者、新移民家庭等等,他们的公民权利均得不到全面保障。 社协深信人人皆享有平等参与发展的机会。 透过小区组织策略,让市民明白个人 权利 的保障是建基于合理平等的社会。 社协组织无助的社群,让他们了解自身权益,力求改善不公平的社会制度。 透过数以百计的社会行动,不但令参与者重建自信与尊严,更令他们团结成为推动改革不公平社会制度的力量。

  5. 1 缘由. 2 事例. 3 链接. 缘由. 播报. 编辑. 回流养老新闻报道. 随着内地物价水平的不断攀升,许多原本打算在内地养老的香港人最终选择回到香港。 香港工联会内地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建波说香港老人从内地回流养老近年来有增长趋势。 2011年仅广州、深圳、东莞三个工联会的内地服务中心就帮助超过200个原在广东居住的老人回流香港养老。 不少香港人当初选择到内地养老时,都带着相对丰厚的积蓄,怀揣着“内地物价低、港币值钱、空气好、住房宽敞”的颐养天年梦。 但是,随着人民币升值、内地房价物价上涨,一些内地港人年迈体弱多病,生活日益拮据,最终选择了踏上返港之路。 事例. 播报. 编辑. 80岁的香港老人陈婆婆2013年告别东莞,回到了香港的老人院。

  6. 0. 长者医疗券.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为老年人设置的医疗券.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 吧! 长者医疗券是为老年人设置的医疗券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新选择2024年2月20日报道香港去年的施政报告提出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拟将长者医疗券的适用范围扩展至大湾区内合适的医疗机构。 [1] 中文名. 长者医疗券. 类 型. 医疗券. 目录. 1 发展历程. 2 数据统计. 3 社会意义. 发展历程. 播报. 编辑. 2024年2月20日报道,香港去年的《施政报告》提出“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拟将长者医疗券的适用范围扩展至大湾区内合适的医疗机构。 [1] 数据统计. 播报. 编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