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16日 · 即將公布及諮詢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特別強調地區康健中心作為地區基層醫療系統樞紐的角度上屆政府已投入12.5億元建立及外判予非政府組織營運 (見表),但部分康健站同樣出現輪候問題本報上月致電各康健中心及康健站查詢其中沙田地區康健站登記成為會員需等候兩個月負責營運上述康健站的香港復康會同時投得港島東區及中西區的康健站營運。 本報向復康會查詢,獲回覆有關地區康健站的運作及安排「請向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查詢」。 醫務衛生局回覆,所有地區康健中心及康健站都會為新會員作健康風險評估,而沙田康健站做法為先為市民做健康風險評估再安排登記入會,加上規模及人手較其他康健中心少,令等候時間較長。

  2. 2017年10月26日 · 明報專訊現今醫療科技發達藥廠積極研發新藥愈來愈多疑難雜症已有治療藥物惟因研發成本龐大和涉及專利權不少藥物定價極為高昂有病人有藥無錢食」,或在有機會試新藥前病亡。 這情況觸發社會對支援罕見疾病患者用藥的討論,有人提出由政府另行撥款補貼藥費、改善引入藥物機制,或由藥廠分擔藥費,這些方案是否可行? 事件背景. 2017年4月,36歲結節性硬化症患者池燕蘭出席立法會公聽會訴說自己因病全身長腫瘤,自費藥物每月藥費達2萬元,她無法負擔而得不到適切治療,聲淚俱下地稱不甘心30多歲便要死,希望醫院管理局將治療罕見病的藥物納為獲資助藥物。 最終她在發言後不到半個月病逝,遺下年邁父母及患有相同疾病的13歲女兒。 港未定義罕見病 藥物多無資助. 根據歐盟的定義,罕見疾病即每1萬人少於5宗個案。

  3. 2015年3月12日 · 病人權益五大重點. 「病人權益」 (Patients' rights)指病人在醫療過程應有的權利保障病人在醫療制度中自主性及尊嚴不被侵犯香港沒有列明病人權益的法例對此概念的理解主要基於醫院管理局的病人約章》、香港醫學會及消費者委員會的相關文件。 《病人約章列出市民使用公立醫院服務時應有的權利及責任醫管局的質素及安全部負責監管相關事宜。 了解權責,有助病人和醫護建立良好關係,促進醫療護理的成效。 1. 醫治權. 病人接受治療的權利乃人權,也是最基本的病人權利,包括病人不會因為付不起費用而得不到治療。 2. 知情權. 病人有權了解自己病情、需接受的治療、療程所需費用,以及使用的藥物及其成效、可能風險和副作用。 3. 選擇權.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6月19日 · 院方或健康服務中心會為有關長者申報並即時更新其醫療券戶口內的使用紀錄及向長者提供印有其醫療券戶口餘額的紀錄以供長者保存要留意的是相關安排並不適用於內地住院服務以及須預先繳費的醫療服務和日間手術程序醫療券亦不可用於單純購買物品藥物醫療儀器和用品也不可兌換現金由於醫療券是以港元為單位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醫療護理服務費用則以人民幣結算因此長者醫療券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計劃會根據每月更新的換算率計算需扣除的醫療券金額醫療券換算率會由香港特區政府每月調整一次並標示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門診醫技樓一樓收費處地下一樓急診科收費處體檢中心收費處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屬下指定的健康服務中心收費處,以供使用服務的長者參考。 更多中國新聞.

  6. 網 > 健康事. 香港每年有26,000人確診癌症,並以每年2,000人的速度增長。 而重返社區生活的癌症患者,估計累積超過三十三萬人。 隨着醫療科技發展,癌症治療技術一直進步。 然而,癌症打擊的豈止患者的身體? 病人與家屬的心也碎了。 「治好了癌症,但人已散晒」是資深腫瘤科醫生對癌症的形容。 醫院旁的心靈驛站. 確診癌症的一刻,呆了。 腦袋一片空白,欲語無言,欲哭無淚。 然後,醫院成為日常出入的場所。 檢查、覆診、治療、復康……幾步路的腳程、幾小時的等候,忽爾變得異常漫長。 在屯門醫院的士站的前方,是日間寧養中心及放射治療大樓。 若再往前走一、兩分鐘,會發現一幢一層高的小樓房,安靜的守護其後。 那小樓房就是新建成的癌症關顧中心Maggie's(銘琪)癌症關顧中心

  7.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內地多個省市本港亦已出現確診個案衛生防護中心已擴大懷疑個案呈報準則香港醫學會「」,整理全港各區在年三十24日至年初七31日的應診私家醫生和公立診所名單方便有需要的市民查閱市民亦可致電90000222322熱線會提供按地區分類的應診醫生資料。 市民若在新春期間不適,或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及盡早求醫。 若市民向私家醫生或公立醫院求診時,被診斷有(1)(2)(3)(即只要符合3項中其中一項);以及符合流行病學準則,即於病發前內: ‧曾到訪();或‧曾到訪;或‧曾與相關醫生須向衛生署呈報。

  8. 2 天前 · 【明報專訊】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去年11月推出,衛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透露,截至本月2日3.54萬人參加計劃,當中約2萬人完成篩查,約8000人、即近四成被診斷血糖偏高、患糖尿病或高血壓,需進一步跟進或治療;有13人通過家庭醫生經雙向轉介機制,獲安排到管局接受一次過的內科專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