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馬厝卡是 3 拍子的波蘭民族舞曲。 其實「馬厝卡」是個總稱,依速度與節奏的不同而分為 「馬厝」 (mazur,有譯為「馬珠兒」者)、 「奧貝雷克」 (Oberek)、 「庫亞維雅克」 (Kujawiak,有譯為「尋夢舞」者)以及其他數種,音樂速度則依庫亞維雅克→馬厝→奧貝雷克之序加快。 蕭邦的馬厝卡舞曲,大致把這 3 類節奏予以樣式化,並在一曲中,混合使用這些節奏。 蕭邦寫了 50 首以上的馬厝卡,這在他譜作的各種樂曲中屬於最多的一種,但大多數作品都是小規模樂曲。 與馬厝卡並稱的波蘭民族舞曲,是 「波蘭舞曲」 (polonaise)。 不過,馬厝卡在一般庶民間流行,而「波蘭舞曲」則在貴族宮廷中流行。

  2. 2017年7月21日 · 本文介紹馬厝卡舞曲作品 6 、 7 、 17 、 24 、 30 、 33。. 作品6(4曲). (Vladimir Ashkenazy) https://youtu.be/8Pu1VozMFUI. 這作品 6 的 4 曲,是蕭邦在波蘭以外的國家出版的第 1 部作品。. 重要的,也許是到法國最先出版的是 馬厝卡舞曲 這一點。.

  3. 什麼是華格納的「無限旋律」與「主導動機」?. 1894年,華格納在他的文章〈未來的藝術作品〉一文中,. 提到一個重要概念:「整體藝術作品」(Gesamtkunstwerk)。. 此概念的目的乃在解決歌劇史上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音樂」與「文字」,孰輕孰重?. 因此 ...

  4. 從卡薩爾斯開始,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對愛樂者來說,無疑成為無限的意義延伸。. 表面上,它是六首為大提琴所寫的組曲,但經過聽者的心靈詮釋,它可以是苦澀的咖啡、可以是獨處的氣氛、可以是良心的導師、可以是音符散文、更可以是冰上雙人舞、阪東 ...

  5. 這個樂章為協奏型的奏鳴曲形式,不過樂團與主奏形成尖銳對比的手法,反映了巴羅克複協奏形式的痕跡,從單調的伴奏中可以感覺到巴羅克的餘韻。 樂團簡短的展現之後,獨奏家在大提琴進入之後就以第一主題展現華麗展技,充滿張力的和絃以及四弦並進的拉奏,令人印象深刻。 這個主題可以說貫穿整個樂章,儘管主題蘊含了許多不同的動機,但在往後卻各自發展開來。 整個樂章節奏舒緩,旋律柔美,大提琴表現出低沉、寬廣的個性,與作品的整體風格融為一體,樂章結束前的大提琴獨奏展技也相當絕妙。 第二樂章 慢板(Adagio),F大調,2/4拍子,三段體。 這是由主奏大提琴與絃樂器呈示的靜謐而抒情的樂章,在原譜上並沒有運用到木管樂器。

  6. 據此片編劇姚鳳磐分析,「塔裡的女人」共包含三個寓意:一是形容女主角黎薇生活在象牙塔裡,一直嬌生慣養,十分尊貴;其次則是寓意她的性格,猶如驕傲的高塔般遙不可及;再者指黎薇是當時全南京上流社會青年心中愛慕的偶像,就像處在層塔之上,受人 ...

  7. 2024年7月22日 · 台北訊7/22 - Macquarie欣林證券近日宣布舉辦一場盛大的當沖績效大比拼活動,旨在幫助投資者提升股票選擇和投資績效。. 本次活動特別強調利用Macquarie欣林證券帳戶的兩大功能「哨兵選股」和「智慧哨兵」,為參與者提供精準的選股策略。. 「哨兵選股」功能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