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馮檢基,SBS,JP(英語:,1953年3月17日—),香港建制派政治人物,籍貫廣東東莞,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前深水埗區議會議員
      www.wikiwand.com/zh/馮檢基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香港繁體. 工具. 馮檢基, SBS , JP (英語: Frederick Fung Kin-kee ,1953年3月17日 — ), 香港 建制派 政治人物 ,籍貫 廣東 東莞 [4] ,前 香港立法會 議員,前 深水埗區議會 議員。 1970年代開始活躍於學運,社運及居民運動,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簡稱「民協」)創會會員,曾任深水埗區議員和 泛民會議 召集人,他亦從1983年至1995年期間擔任 市政局 議員。 馮檢基在1988年首度成為深水埗區議員,1991年首度成為立法局議員。 香港主權移交後,歷任 臨時立法會 議員、立法會議員。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落選後,參與 2018年3月香港立法會補選 ,並參加 民主派 的初選後被民主派勸退。

  3. 2018年3月民主派初選落敗. 2018年11月脫離民協、堅持參加九龍西補選. 2019年區議會選舉. 選舉摘要. 政治立場. 注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馮檢基, SBS , JP (英語: Frederick Fung Kin-kee ,1953年3月17日 — ), 香港 建制派 政治人物 ,籍貫 廣東 東莞 [4] ,前 香港立法會 議員,前 深水埗區議會 議員。 1970年代開始活躍於學運,社運及居民運動,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簡稱「民協」)創會會員,曾任深水埗區議員和 泛民會議 召集人,他亦從1983年至1995年期間擔任 市政局 議員。 馮檢基在1988年首度成為深水埗區議員,1991年首度成為立法局議員。 香港主權移交後,歷任 臨時立法會 議員、立法會議員。

    • (選區增設議席)
    • 九龍西
  4. 議員 姓名 馮檢基 勳銜 SBS, JP 性別 男 出生年份 1953年 出生地點 香港

  5. 馮檢基 - 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馮檢基 , SBS , JP ( Frederick FUNG Kin-kee ; 1953年 3月17號 —),花名「基哥」,係 香港 政黨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簡稱「民協」)前任 主席 (1989年至2007年), 香港立法會 前任議員, 香港區議會 前任議員(1999年至2015年)。 佢本來係 泛民主派 主要人物之一,但2018年之後逐漸向 親中派 靠攏,而家一般人會將佢視為 中間派 。 屋企. 馮檢基祖籍 廣東 東莞 ,而佢就喺香港 出世 。 馮檢基 老婆 叫 陳敏慈 ,家吓做緊 香港公開大學 嘅學生事務長 [1] 。 兩人育有一個仔女。 從政生涯. 馮檢基係 1983年 起獲選做 深水埗區 議員, 1991年 成為立法局議員。

  6. 2016年8月22日 · 今屆立法會選舉湧現世代交替新生代冒起的浪潮民協則選擇以老帶新由兩名年過半百的老將軍加一名年輕區議員出戰唯三人民調支持度受壓形勢嚴峻不僅難以打破近年一人黨宿命還被指正面臨滅黨之災該黨靈魂人物馮檢基接受香港01專訪激動反駁滅黨論:「我們一定不會去做一個自殺的行為! 攝影︰林振東. 馮檢基去年區選落敗後,失去12年的麗閣區議員身分以及參選立法會超級區議會入場券,今屆立法會選舉只能轉戰無樁腳的新界西。 民協近年每場選戰都要打「告急牌」、「滅黨牌」,不復當年之勇。 去年區議會選舉更被建制派的「拔筍行動」步步進逼,「老將軍」馮檢基敗陣,失去12年的深水埗麗閣區議員身分,以及立法會「超區」議席入場券。

  7. www.wikiwand.com › zh-hk › 馮檢基馮檢基 - Wikiwand

    馮檢基, SBS , JP ( 英語: , 1953年3月17日— ), 香港 中間派 政治人物 ,籍貫 廣東 東莞 ,前 香港立法會 議員,前 深水埗區議會 議員。 1970年代開始活躍於學運,社運及居民運動,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簡稱「民協」)創會會員,曾任深水埗區議員和 泛民會議 召集人,他亦從1983年至1995年期間擔任 市政局 議員。 馮檢基在1988年首度成為深水埗區議員,1991年首度成為立法局議員。 香港主權移交後,歷任 臨時立法會 議員、立法會議員。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落選後,參與 2018年3月香港立法會補選 ,並參加 民主派 的初選後被民主派勸退。 後退出民協,獨立參與 2018年11月香港立法會九龍西地方選區補選 ,被泛民主派視為建制B隊。

  8. 2015年10月4日 · 由於當時立法局未開放選舉政黨未發展壓力團體出身的市政局議員馮檢基是傳媒寵兒。 他至今仍然非常滿意自己的「又傾又砌」(又溝通又批評)策略。 他要進入建制裏面溝通,同時又在建制外面批評,以爭得壓力換得對方退讓,換取成果。 當時進入建制的做法受不少壓力團體所批評認為這樣只會被政府吸納。 他不認同,反而認為參與選舉重要的考慮是資源,以及地位身份,這樣可以方便居民組織運作。 隨着中英談判浮現、立法局開放選舉、政黨林立,整個社會的關注從民生問題轉到政制問題,政制問題甚至成為主流。 馮檢基認為一旦政黨發展,純居民導向的居民運動就變成政黨導向,政黨取代了居民團體組織者的位置。 鏡頭換到當下,我身處馮檢基的議員地區辦事處。 「『又傾又砌』有個前提,是得要雙方同意,只要有一方不同意也無法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