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2. 大約 1,760 個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5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骨質疏鬆醫 兼降低中風及心臟病風險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 2023-03-05 08:00 更新:2023-03-05 08:00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統計數據,全球約有2億人患有骨質疏鬆,患者除了會增加骨折的風險,還會對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然而,骨質疏鬆是可以醫治的疾病,並非很多患者眼中的不治之症。 近年最新研究亦發現,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更可以降低心臟病、中風和肺炎的風險;加上良好生活習慣,例如並進行適當的負重運動,有助事半功倍。 撰文:醫善同行顧問、香港骨質疏鬆學會會長張正龍博士 預防骨質疏鬆也非常重要。 年輕人應該注意均衡飲食,多攝取含鈣、維生素D等營養素的食物,並進行適當的負重運動。 (圖片:sundaykiss) 談起心臟病,不少人會想起與壞膽固醇的關係。

  2. 2022年12月19日 ·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代謝疾病,會導致骨質密度和強度下降,骨骼因而變得脆弱並更容易折斷。 成骨不全症又稱「脆骨症」或「玻璃骨」,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遺傳病,特點是骨骼極之脆弱。 硬骨抑素是一種抑制骨骼形成的蛋白,已被識別為骨質疏鬆症和成骨不全症的治療標靶。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2019 年批准使用抑制硬骨抑素的單抗藥物,治療絕經後骨質疏鬆症。 研究顯示,單抗可提升患有成骨不全症小鼠的骨骼重量和強度。 惟硬骨抑素具備保護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單抗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增加了心臟病發、中風和心血管疾病致死的風險,因此被FDA要求在藥物上標註心血管風險的黑框警告。

    • 骨質為什麼會流失?
    • 防骨質疏鬆只需補鈣?
    • 鈣片點樣揀?
    • 鈣質愈多愈好?

    身體吸收鈣後,會製造新的骨質,而同時部分骨質,又會被溶解,不斷循環。而骨質密度的黃金期,就是由出生至青春期。這段期間,身體會吸收鈣質,並製造骨質。當長大成人,約20歲,其造骨能力下降,骨質亦會開始慢慢溶解。當骨質不斷流失,而缺乏鈣質,就可能會患上骨質疏鬆。

    防骨質疏鬆主要需補鈣外,也要補充維他命D。維他命D有助身體吸收鈣質。每日維他命D建議攝取量約為600-800 IU,每日曬太陽15-30分鐘,已可吸收充足的維他命D。如欠缺曬太陽的機會,則可考慮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 至於鈣質方面,袁醫生指,一般來說每日建議攝取所需的鈣質如下: 基本每日所需鈣質:1000-1200 毫克 長者或骨質疏鬆患者:1500毫克 一般從飲食中,都會吸收鈣質。因此,大家應避免一次服用高劑量的鈣片,或超出建議攝取量。而人體每次上限只能吸收約500毫克鈣質。所以,如你每日服用1000毫克的鈣片,建議分2次服用,吸收效果會較好。 相關文章:【補鈣】鈣片餐前服?每日有上限?補鈣5大秘訣過量易便秘生腎石

    市面上的鈣片有很多種,大家又應該如何挑選呢?(按圖): • 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 鈣含量高達40%,但較容易會導致胃氣、腹脹的情況,消化系統較弱的人士較要多注意,建議餐後服用,透過進食分泌胃酸,可有助身體吸收碳酸鈣。 • 檸檬酸鈣(Calcium Citrate) 鈣含量較低,大約只有21%,藥性較溫和,較少刺激消化系統,較適用於一些正在服食胃藥的人士,餐後服用,有助腸道吸收。 • 乳酸鈣(Calcium Lactate) 鈣含量大約只有13至18%、較少見,需要服用較高劑量,確保攝取充足鈣質,藥性較溫和,較少刺激消化系統,較適用於一些正在服食胃藥的用藥者使用。 相關文章:【鈣片比較】含量高不等於吸收到!3類鈣片應點揀每日上限幾多?

    服用過多鈣片,或攝取過多鈣質,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按圖): • 胃氣、腹脹(過量碳酸鈣) • 便秘 • 高血鈣(出現噁心、嘔吐或其他神經系統症狀) • 影響其他藥物吸收 • 或導致腎結石 正如上述提及,日常我們也會從飲食中攝取鈣質,如不想只靠營養補充品,不妨多食高鈣食物,例如乳製品、魚類、豆類、深色的蔬菜。下面就為大家列出10種高鈣蔬菜(按圖): 相關文章:【骨質疏鬆】10大高鈣蔬菜芥蘭排第1 強骨骼遠離2種食物免鈣流失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2年9月27日 · 如果流失過多,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使骨骼變脆、變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體檢|身體檢查】 骨骼健康確會隨年紀而變弱,但懂得保養的話,它們仍能健康地跟你走過一生(按圖👇👇👇) +

  5. 2022年6月24日 · 撰文:馬來西亞東方網. 出版: 2022-06-24 07:00 更新:2022-06-24 07:00. 人老了就自然會有骨質疏鬆症?.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骨質疏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飲食、生活習慣到運動習慣等都對我們儲下「骨本」的過程起到關鍵性作用,直接影響未來 ...

  6. 2021年10月3日 · 骨質疏鬆係咪無得醫 鈣片可唔可以增骨質 正確治療減骨折風險 撰文:01醫務所 出版: 2021-10-03 08:00 更新:2021-11-17 17:12 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現時全球已有逾100個國家、地區以及組織響應世界骨質疏鬆日。 隨着人口老化,長者逐漸增加,骨質疏鬆症已成為銀髮一族常見的疾病,正好藉此提醒大家正確認識骨質疏鬆症,以及透過飲食及運動預防此症。 撰文: 醫善同行主席、香港骨質疏鬆學會會長黃仕雄醫生 年紀大就會骨頭脆? 患有骨質疏鬆症是人老的必然現象無法治療? 《醫善同行》早前調查發現,巿民對骨質疏鬆症認知嚴重不足,只有30%受訪者知道骨質疏鬆症可以透過藥物治療 。 巿民對骨質疏鬆病認識少 望政府資助篩查

  7. 2022年5月21日 · 中西醫對骨質疏鬆的藥理觀念或許不一定相同,但是如果能互相配合,常常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骨質疏鬆|20歲始鈣質流失10高鈣蔬菜防骨鬆 芥蘭鈣質高秋葵3倍 維他命K|有助固定骨鈣預防骨質疏鬆症 這類人竟最容易缺乏?

  8. 2021年5月27日 · 很多人都知道隨著年紀增長,身體裡的鈣質會逐漸流失,但由於骨質疏鬆沒有明顯病徵,大部分患者都是出現骨折情況後才驚覺已患上骨質疏鬆。 到底在日常飲食和骨質疏鬆有什麼關係?

  9. 2021年2月1日 · 1 骨質疏鬆本身並沒有任何症狀,患者一般難以發現。 骨質下降會引致骨骼變弱和變脆,增加骨折的機會。 除了補鈣外,平日還可透過食物,幫助保持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 究竟哪些食物有助護骨,冬天又有什麼需要注意,防止跌倒或意外發生? 冬天原來是骨質疏鬆患者最高危的季節? 台灣TVBS《健康2.0》節目中,提及原來護骨不只要補鈣,補充另一種營養素,亦有助保持骨質密度! 有一種食物,每日吃可降低骨質疏鬆發生率高達92%,究竟是什麼食物功效強? 食水果可護骨? 每日吃3個小蜜柑可降低骨質疏鬆發生率高達92%。 (Youtube / 《健康2.0》節目截圖) 預防骨質疏鬆,大家都知道要補鈣,不過營養師宋明樺在節目中指,日本有研究發現,只要每天吃3顆小小的蜜柑,就可降低骨質疏鬆發生率高達92%!

  10. 2022年6月12日 · 骨質疏鬆|布冧多吃可健骨?. 中年起補鈣外 還要多攝這2種維他命. 撰文:康健雜誌. 出版: 2022-06-12 09:00 更新:2022-06-13 17:21. 台灣骨折發生率亞洲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的人,以停經後的婦女為大宗,該怎麼預防更年期婦女骨質疏鬆 ...

  11. 2021年11月2日 · 一、關節炎 關節炎的發生是因為各種原因使軟骨過度磨損,或是滑液分泌發生異常,就會產生疼痛、腫脹、發熱、僵硬等關節炎症狀,使得四肢出現紅腫疼痛的現象。 而醫界主要將關節炎區分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與「僵直性脊椎炎」等4種。 其中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四肢小關節(如手指、手腕、腳趾等)等部位,且發病部位往往是對稱的,也就是說如果右手手指有症狀,左手手指也會發病,全台灣約有10萬名患者,盛行率約0.4%。 而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膝蓋、髖關節、腰部、頸部、手指等處。 腫脹、疼痛或行動不便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徵兆,患者的關節甚至可能會變形,65歲以上的老人有5成的罹患率。 至於痛風性關節炎最常發作的位置是腳掌大拇指第一個指節,會出現劇烈疼痛、紅腫發熱等症狀。 二、坐骨神經痛

  12. 2022年3月20日 · 12 骨質疏鬆在香港很普遍,曾有研究顯示,本港50歲或以上人士中,分別有高達37%女士及7%男士患骨質疏鬆。 不要看輕骨質疏鬆,病人只在平地滑倒、發生輕微碰撞,或猛力咳嗽都可引致脆弱性骨折。 骨折後果可以很嚴重,除引起痛楚、行動不便及影響生活質素,可達30%髖骨骨折病人可於一年內死亡。 撰文:香港骨質疏鬆學會委員、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助理教授黃文揚醫生 人隨著年紀漸長,骨質逐漸流失,骨頭中的孔隙不斷變大,使骨骼變得脆弱,容易折斷;即使只在站立高度或以下輕輕跌倒,都可引致骨折,即脆弱性骨折。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 (IOF)統計,全球50歲以上人士中,每3名女士及每5名男士,便有一人因骨質疏鬆導致脆弱性骨折。 脆弱性骨折最常見是髖骨、手腕及脊椎骨折。

  13. 2020年5月1日 · 撰文:卓柏安 出版: 2020-05-01 12:30 更新:2020-07-27 22:08 骨質疏鬆症是常見的女性病之一,除了遺傳及環境因素之外,原來體型大小影響骨量多寡亦都是導致該症的原因,而且對於骨骼而言還有一個最理想的BMI值! 骨質疏鬆是女性常見病之一,減少患病機會十分重要。 (GettyImages)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 骨質好不好,遺傳基因占了六至七成的因素,對身高的影響最大,再來就是骨質密度。 但是,即使是遺傳也不需要直接放棄,畢竟生活環境的影響還是占了三至四成,可以說左右骨骼成長及健康的還是環境。 若母親等血親曾經罹患骨質疏鬆症,很多時候最大骨量都低於平均值,這就是遺傳了母親骨質疏鬆的體質。

  1. 骨質疏鬆藥 bonviva 相關
    廣告
  2. 太極正宗心法身法, 設機構團體個別私人班。始創太極拳傳承俱養生自衛防身功效. 設機構團體個別私人班。始創太極拳傳承俱養生自衛防身功效

  1. 相關搜尋

    bonvi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