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3日 · 個人理財. 債券投資入門懶人包. 什麼是債券? 現在是否債券投資的最佳時機? 債券基金和ETF有什麼分別? Bowtie特意請來金融分析師范鋒為大家講解。 債券是什麼? 債券主要由各國政府、公營機構、銀行、企業、甚至多邊國家機構(例如世界銀行)等發行,以向外借貸解決資金需要,發行者須支付已承諾的利息及到期時償還本金予投資者。 如果你投資於債券,你實際上是借錢給發債機構。 雖然投資者可自由買賣債券,但要散戶直接投資債券可能較困難。 主要是因為入場門檻較高(如透過銀行買賣,或需存入六至七位數港元),而且選擇適合的債券及管理須專業知識,所以大多數人只會買賣債券基金或債券ETF。 一般投資者亦可在發債機構首次公開發售債券時直接向該機構認購債券,例如認購香港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鉤債券。

  2. 2024年2月20日 · ETF 其實是個簡稱,全稱就是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翻譯為交易所買賣基金」,或者有些投資者喜歡稱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 從技術意義的角度來說,ETF是跟蹤特定指數為主,而且同時可以在證券交易所進行買賣;從功能來說,由於ETF主要追蹤大藍籌及指數成分股為主,因此,對ETF相關的指數進行跟蹤,從而挖掘可操作的時機,可以透過加減ETF份額,最終獲得盈利。 在香港交易的ETF必須要先獲得香港證監會認可,才能在交易所買賣。 此外, 2022年5月27日,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原則同意兩地交易所將符合條件的 ETF 納入「互聯互通」。

  3. 2023年8月1日 · 與 iBond 有何分別? 銀色債券簡稱「銀」,顧名思義就是政府特意為「銀髮族」(即長者)發行的債券。 自 2016 年起,政府每年都有推出銀色債券,供年滿 65 歲或以上的長者認購,而即將發售的「銀」將合資格認購的年齡降至 60 歲。 政府至今發行的銀色債券年期(包括今年在内),均為三年。 每半年派一次,息率與通脹掛鈎。 而今年發行的銀色債券,保底息率更調至 5 厘。 「銀」與 iBond 比較,主要有以下三大分別: 銀色債券2023分配結果. 上一期第七批銀色債券的最終發行額為HK$450億。 政府當時公佈, 每人最多可獲21手 (每手為HK$10,000)。 197,884份認購20手或以下債券的申請,將獲全數配發所申請的債券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2月20日 · 當然,基金的主要目的是平衡投資風險及將收益最大化回饋基金持份者。基金的投資領域常見有股票、債券、房地產等,由此衍生的是不同的風險及回報。基金的好處在於節省時間,但風險卻與專業團隊及基金相關的標的物產生關聯。債券

    • 越早建立越好(複息的威力)
    • 分散投資
    • 適時調整資產配置
    • 保持每月淨現金流
    • 做好財務風險管理

    曾聽說過複息是世界第八奇跡,更令我驚訝的是,這句話或許出自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對數學如此精通的他,會說出這一句話,是因為複息確實能改變人的命運。 假如每月儲蓄$1000,如是這30年,本金只是$36萬,而這大概是大多打工仔都有能力做到的事。但只要這30年,能保持5%的年回報,30年後便能獲得約$83.2萬。如果投資回報更為理想,能達到9%的水平,同樣$36萬的本金,更會滾大至約$184萬,足足升值了5倍有多! 但假如延誤了儲蓄和投資的習慣,在退休前10年,才每月加額儲蓄$6,000。現在即使本金翻倍至$72萬,以及能達到9%的高水平年回報,10年後也只增值至約$116.9萬,總回報大大縮水了。這個簡單例子,足以說明複息的威力,比起本金大小更為重要。

    要讓資產持久地增值,或是保持合理的被動收入,首要條件是該投資項目,能經歷時代的考驗,資產價值不會隨時間流逝而萎縮。可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即使再強的企業,也未必能夠在時代巨輪下屹立不倒。要避免單一投資帶來的風險,最簡單的對策就是分散投資,即是把資金分散至不同的資產及投資項目,這樣即使遇上一間企業倒閉或一隻股票停牌的風險,也能保住其餘大部分的本金。 在我以前理財的客戶當中,就有一位退休長輩,非常相信自己的眼光,把大部分的退休積蓄,投資至一隻個股中。他甚至在股市跌市時,提取了交給我管理的基金計劃的價值,趁低吸納那隻個股。不幸的是,該個股後來繼續大跌,甚至一直停牌。最後這位長輩,不得不在六十多歲的高齡,重投職場賺取生活費。

    投資世界受到經濟週期影響,而不同國家、行業及資產類別,也會有跑贏和跑輸大市的時間。假如能夠在數十年的投資生涯當中,慢慢領略到當中規律,適時調整資產配置,便有機會減低資產大跌的機會,長遠來說能大大提升總回報。

    很多人在投資時,只注重投資方面的細節,而忽略了自身的理財狀況。投資增值或取得利息回報,往往需要投入以月甚至年計的時間;可是假如自身理財出現問題,在入不敷支的情況下,或會導致資產未能創造出可觀回報之前,便得強制賤賣以應付生活費的缺口。 在我自身的投資和理財經驗,保持每月淨現金流,不單是健康理財的習慣,還是為個人投資創造良好條件的重要法則。

    投資就像足球場上的進攻球員,而保險就像防守球員。再強的進攻,也必須要配上合理的防守,才有機會在持久戰中勝出。只要用5-10%收入做好風險管理,就能避免我們的投資在大獲全勝之際,會被意外和疾病這些奇兵突襲,而被迫贖回所有投資,陷入一鋪清袋的無奈局面。

  6. 2022年3月8日 · 作者 林正宏. 日期 2022-03-08. 更新 2024-04-17. 2022 年通脹數據. 早前美國公佈 1 月份的通脹數據,CPI 達 7.5%,是過去 40 年最高。 雖然這或多或少因為疫情導致供應鏈受阻而推物價,加上俄烏局勢緊張令油價高漲。 不過,這亦敲響了長遠通脹是否重臨的警鐘。 大家都知道把錢放在銀行只會讓通脹蠶食購買力。 但除此之外又可以做什麼呢? 投資涉及風險,執筆之時,俄烏軍事衝突仍在進行中,恒生指數單日曾經急跌超過 1,000 點,多少人因為投資不善而導致嚴重虧損。 這篇文章會先淺談重要的投資心態,再比較月供股票/基金或具投資成份的儲蓄保險等比較適合投資新手的做法,希望有助讀者提升財商和累積財富。 正確的投資心態. 筆者認為投資是必須要做的事。

  7. 2023年11月20日 · 現時,主要有三個途徑可讓你投資短期美: (1) 通過美國股票經紀買入; (2) 投資互惠基金基金;或 (3) 買入跟蹤美國國債利率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不過,透過股票經紀進行交易需要較多資金,而投資互惠基金基金則涉及委託基金經理,有機會產生額外費用,兩者都未必適合初學者;而 ETF 算是初學者可較易接觸的選擇,投資門檻較低、選擇較多,而成本也較低。 當然,對於非美國投資者而言,更要需要考慮美國預扣稅(Withholding Tax)的影響,該稅是主要從投資美國地區的所得股息中扣除。 稅率通常設定爲 30%,根據適用的稅收協議或有所不同;不過就收益角度而言,預扣稅會減低回報收入,最終影響整體投資回報,這一點也需要留意。 延伸閱讀. 【投資新手必讀】月供股票、基金、儲蓄保險更適合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