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魏海敏 (1957年 — ),原名 魏敏 , 台灣 京劇 女演員 ,是京劇 梅派 傳人之一。 [2] 擁有個頭、扮相、嗓音等各種京劇演員優質條件,許多人形容魏海敏是天生「祖師爺賞飯吃」的好角兒。 [3] 幼年進 中華民國海軍 海光劇隊 附設 海光國劇訓練班 學習京劇 表演藝術 ,工 旦行 。 先跟 梅蘭芳 的女弟子 秦慧芬 學京劇梅派表演藝術,1991年拜師 梅蘭芳 的兒子 梅葆玖 ,在2008年挑戰梅、程、荀、張四大名旦演出方式向大師致敬 [4] 。 畢生致力於京劇藝術的傳承推廣與創新,曾獲得中華民國的 國家文藝獎 及 金曲獎 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中國大陸的 中國戲劇梅花獎 等獎項。 家庭背景-與京劇結緣 [ 編輯]

  2. 中国台湾京剧旦角演员. 收藏. 0. 魏海敏台湾京剧演员。 1978年毕业于海光剧校,初学 刀马旦 、后习 青衣 。 毕业后即任海光国剧队当家青衣花旦。 1991年正式拜大陆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为师,专攻梅派艺术。 其后多次在两岸演出。 曾获台湾多项最佳演员奖,并荣获大陆梅花奖。 曾随国光剧团来北京 长安大戏院 演出。 在现代京剧《欲望城国》《楼兰女》《奥瑞斯提亚》等一系列莎翁剧作改编剧目中的表演,给京剧界带来震撼。 现任魏海敏京剧艺术文教基金会理事长和国光剧团主演。 本 名. 魏海敏.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中国台湾. 出生日期. 1957年. 代表作品. 《如果爱能设计》 《爱上卡夫卡》 《孔子传》 职 业. 演员. 主要成就. 梅花奖和世界十大杰出青年奖.

  3. 2024年3月4日 · 魏海敏 (1957年 — ),原名 魏敏 , 台湾 京剧 女演员 ,是京剧 梅派 传人之一。 [2] 拥有个头、扮相、嗓音等各种京剧演员优质条件,许多人形容魏海敏是天生“祖师爷赏饭吃”的好角儿。 [3] 幼年进 中华民国海军 海光剧队 附设 海光国剧训练班 学习京剧 表演艺术 ,工 旦行 。 先跟 梅兰芳 的女弟子 秦慧芬 学京剧梅派表演艺术,1991年拜师 梅兰芳 的儿子 梅葆玖 ,在2008年挑战梅、程、荀、张四大名旦演出方式向大师致敬 [4] 。 毕生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承推广与创新,曾获得中华民国的 国家文艺奖 及 金曲奖 最佳传统音乐诠释奖,中国大陆的 中国戏剧梅花奖 等奖项。 家庭背景-与京剧结缘 [ 编辑]

  4. 上篇: 專訪京劇藝術家魏海敏如果一件事情變得理所當然就缺少力量了. 「我是一個演員,我 60 幾歲,還在舞台上演出,還有很多的目標想達成,那就代表我的人生使命必須藉由戲劇,才得以完成。 自她開始接觸靈修,她越來越相信,戲劇是她這一世靈魂修煉的目標。 她說,每個人的靈魂都帶著各自的功課來到世界上,在路途中遇到的各種挫折與困難,都是為了達成你的人生目標:「為什麼小時候我的父母不在身邊、為何我的生活是這麼孤獨、為什麼我要進劇校⋯⋯歷經阻礙,可能歡樂少,痛苦多,那都是因為要成為,」她很認真的說:「我不敢講是偉大的演員,起碼是更全方位與多元化的演員。 童年時的孤獨與創傷,是魏海敏成為演員的其中一個功課,現在她能侃侃而談,但我很好奇她怎麼處理? 她則接著說了她與母親的故事。

  5. 2018年3月9日 · 魏海敏的傳統底蘊深厚深得梅派精髓擅長刻劃與演繹不同角色所扮演的舞台人物跨越流派穿梭古今備受全球各地戲迷與表演藝術界的肯定擅演穆桂英掛帥》《貴妃醉酒》《白蛇傳》《鳳還巢》《霸王別姬等梅派經典戲魏海敏不僅專擅古典劇目她所主演之新編作品或雍容華貴或強悍跋扈或滄桑淒楚舉手投足匠心獨運淋漓盡致地演釋旦角藝術的詩心與藝魄發揮傳統戲曲精髓之餘亦開創當代戲曲表演典範每每令觀眾驚艷難忘。 包括:「當代傳奇劇場」《慾望城國》《樓蘭女》;「國光劇團」《王熙鳳大鬧寧國府》《金鎖記》《快雪時晴》《孟小冬》《十八羅漢圖》…等。 2009年臺灣國際藝術節與國際知名導演Robert Wilson合作《歐蘭朵》,一人獨撐全劇。 2011年主演白先勇改編話劇《遊園驚夢》。

  6. 關於魏海敏】 年表 經典劇作 專文 媒體報導 影音/劇照 京劇藝術展 關於策展人/策展理念工作報告 聯絡我們

  7. www.wikiwand.com › zh-tw › 魏海敏魏海敏 - Wikiwand

    魏海敏 (1957年 — ),原名 魏敏 , 台灣 京劇 女演員 ,是京劇 梅派 傳人之一。 [2] 擁有個頭扮相嗓音等各種京劇演員優質條件許多人形容魏海敏是天生祖師爺賞飯吃的好角兒。 [3] Quick Facts 魏海敏, 女演員 ... Close. 幼年進 中華民國海軍 海光劇隊 附設 海光國劇訓練班 學習京劇 表演藝術 ,工 旦行 。 先跟 梅蘭芳 的女弟子 秦慧芬 學京劇梅派表演藝術,1991年拜師 梅蘭芳 的兒子 梅葆玖 ,在2008年挑戰梅、程、荀、張四大名旦演出方式向大師致敬 [4] 。 畢生致力於京劇藝術的傳承推廣與創新,曾獲得中華民國的 國家文藝獎 及 金曲獎 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中國大陸的 中國戲劇梅花獎 等獎項。

  8. 其他人也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