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黃照達 2020-12-12 畫筆下的歷史 - 尊子 黃照達 2020-12-19 災難現場 - 謝森龍異/Pen So 羅文樂 2020-12-26 司徒劍僑Z 范永聰 2021-01-02 微笑後的溫柔 - 草日 黃照達 2021-01-09 留一點童真 - 姜智傑/余遠鍠 黃照達 2021-01-23 機動香港 - Felix Ip 范永聰 48 2

    • 資訊
    • 香港
    • 54(截至2023年7月)
  2. 香港繁體. 工具. 關於與「 香港故事 (電視節目) 」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頁,請見「 香港故事 」。 《 香港故事 》(英語: Hong Kong Stories )是 香港電台 的電視節目,於2006年11月5日首播,最初在 亞洲電視 播出。 本節目現由 港台電視31 固定播出,但偶或因電視部電視節目調動關係而轉變播放時間。 節目名稱由 饒宗頤 題筆。 每輯內容 [ 編輯] 第1至10輯 [ 編輯] 第11至20輯 [ 編輯] 第21至30輯 [ 編輯] 第31至40輯 [ 編輯] 第41至50輯 [ 編輯] 第51至60輯 [ 編輯] 主題曲 [ 編輯] 第4-5輯:〈始終有你〉. 作曲: 金培. 填詞: 陳少琪.

    • 歷史
    • 內容
    • 人事
    • 風格
    • 評價
    • 事件
    • 爭議
    • 外部連結

    《明報》由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筆名金庸)和沈寶新在1959年5月20日創立。《明報》於1959年始創之際,只是一份走偏鋒的小報,利用一些小市民感興趣的話題,簡而清的馬評,再配上其武俠小說去吸引讀者。當時金庸每天晚上熬夜寫武俠小說,但銷量始終不佳,最差時只有5至6千份。 1960年代開始,中國大陸政局動盪,經歷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動亂。1962年4月期間,大量大陸難民湧入香港,明報報道與評論難民問題上,與香港乘勢強大的「左派」立場南轅北轍。1964年12月,查良鏞展開與《大公報》之間的筆戰。 1963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陳毅在北京對日本記者團發表「核褲論」,聲明「不管中國有多窮,我當了褲子也要造核子!」查良鏞立即在明報發表題為「要褲子不要核子」社評,反對在貧窮情況下造原子彈。此論一...

    新聞

    分為要聞、港聞、中國、國際、經濟、體育、影視、馬經和「社評.筆陣」共9個版面。

    副刊

    明報隨報副刊「星期日生活」以文藝內容為主,篇幅為17版,通常以社會事件或熱話作討論主題,另含視覺藝術評論、裝置藝術評論、幽默聯想內容、兒童故事、電影、人物、漫畫、音樂介紹、書評等。其廣告欄為大半版的「非常書室」,集中書商廣告以提高整體格調和書訊互動。

    專欄

    「時代」版、「世紀」版各佔1版,刊於D疊副刊中間,每天16個欄目,涉獵時事、情感、藝術、文化、社會等。「時代」版的專欄作家有馬家輝、林燕妮、吳志森、張文光、葉劉淑儀、阿寬(陳慶嘉)、陳惜姿、黃明樂、屈穎妍、林超榮、石琪等,漫畫欄目作家黃照達和草日。「世紀」版的主要內容是1長篇文章或文藝作品(如:散文、詩),多為學者的深度探討文章,主題圍繞社會、政治、文化、文學、歷史等,亦有一些重要人物訪談。此外,「世紀」版同時設特約作家的專欄,漫畫專欄有尊子的「乜議員」。

    《明報》歷任總編輯為潘粵生、張續良、梁小中、王世瑜、董橋、張健波、劉進圖,之後總編輯一職一度由首席執行總編輯鍾天祥暫代,其後於2015年元旦正式被委任為總編輯,任職至2017年元旦離任,由梁享南接替。2019年7月,陳錦強接任總編輯一職。2023年10月,劉頌陽擔任總編輯。 2016年4月,《明報》集團管理層因「節流緊縮」宣佈於4月20日凌晨裁退執行總編輯姜國元(筆名安裕)。到4月24日,多名專欄作家於明報副刊連續多日「開天窗」,抗議明報突然解僱執行總編輯姜國元。專欄亦加入編者按,指《明報》在4月20日已就此事發出聲明,表示公司需積極採取節流緊縮政策,裁減人手實非得已,又表示《明報》編採方針保持不變。4月25日,近20名《明報》員工出席香港報業公會「2015年香港最佳新聞獎」頒獎禮午餐會時,...

    根據張圭陽著《金庸與報業》及《金庸與明報傳奇》,明報創辦人金庸稱,報紙是老闆的私器,不是公眾的公器。又說新聞自由,是報社員工向外爭取的,而不是向報社內爭取的。報社內只有僱主與僱員的關係,並沒有誰向誰爭取自由的關係。 明報比較少使用震撼讀者的大標題,而且亦同《成報》、《星島日報》(香港版本)和《新報》一樣沒有「風月版」(色情文章),排版及色彩較單調,傾向使用中性用語,香港不少中學及小學均會代學生訂閱明報。 在香港報業市場劇烈競爭下,近年明報大標題的語氣和內容被指比較以前「軟化」,即趨向「資訊娛樂化」,但整體而言,明報形象仍傾向嚴肅,而明報亦在金禧紀念後仿傚星島日報採用秀麗粗體。

    根據2006年香港中文大學調查指出,香港市民及傳媒業界認為《明報》在香港報章中公信力良好,其報道亦屢次獲獎。《明報》於1997年至2009年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香港新聞機構公信力調查」中5度獲評級為最具公信力的中文報章,《明報》因而約於2000年代初期開始在報頭上註有「公信第一」的宣傳標語。至2010年,排名被《香港經濟日報》超越後仍然使用上述標語。至2014年,排名再下降至第3位後取消上述標語。2019年,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的傳媒公信力調查,《明報》仍位列本港收費中文報章首位。

    席揚案

    1993年9月27日,明報記者席揚在北京工作期間被北京市國安局人員帶走,當天下午新華社公佈指席揚「從事非法竊取、刺探國家機密活動」而被拘留。10月7日公佈正式逮捕席揚及涉嫌向席揚提供國家金融機密的中國人民銀行員工田野,翌日港督彭定康表示關注事件;10月10日明報主席于品海公開表示:若席揚因採訪而誤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明報願承擔責任並道歉。當時明報員工設立「營救席揚聯席會議」,不少新聞界人士高調聲援。 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席揚與田野竊取大量國家金融、經濟秘密,公開發表,致使國家經濟受到重大損失。法院一直沒有公佈具體原因,但媒體相信因下面兩篇報道所致:1993年5月11日「大陸採措施吸引存款 儲蓄利率將提高2%」、同年7月28日「朱鎔基昨視察京印鈔廠 央行決定拋黃金換外匯」。不過,香港記者協會曾指香港報章(包括親中報章《文匯報》)和台灣報章也早有同類報道。 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在1993年12月22日開始閉門審理,並在1994年3月28日判席揚有期徒刑12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在4月1日其父接獲判刑的口頭通知,田野則被判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當天明報兩高層即赴北京了解狀況...

    2005年爆炸恐嚇

    2005年11月7日,柴灣明報工業中心收到內藏恐嚇信的炸彈郵包,社長秘書拆閱時小炸彈爆炸受輕傷。事後編輯部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事件,並指捍衛新聞自由是新聞工作者的責任。香港特首曾蔭權、保安局局長李少光,以及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亦公開譴責這次襲擊事件,雖然早在1967年六七暴動左派份子已對包括《南華早報》在內的報館發動土製炸彈襲擊,卻有部分媒體誤稱這是香港開埠以來首宗報館爆炸襲擊案。

    2014年前總編遇襲案

    2014年2月26日早上10時20分,總編輯劉進圖如常駕車往西灣河鯉景灣吃早餐,在太康街55號入咪錶時遭到襲擊,當時有兩人駕駛電單車,其中一人跳躍下來襲擊他,劉背部及腿背中六刀後倒地,被送往東區醫院搶救,情況一度危殆。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和各大傳媒等社會各界以及中聯辦,均強烈譴責兇徒冷血暴行,祝願劉進圖盡快康復。《明報》懸紅100萬港元追緝兇徒,將會全力配合警察偵緝案件,主席張曉卿及《明報》同事對劉進圖和其家人致以最真摯的慰問;翌日,《明報》頭版報頭與大小標題均全數套黑,以示是香港新聞界最黑暗的一天。 劉進圖自己評估稱襲擊非關私怨。梁慕嫻認為,可能因為文章《一個推想》,令劉進圖承受這六刀,但是文章指出這個推測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支持。 2014年3月12日,警方召開記者會,宣佈在3月9日收到內地通知,兩名襲擊劉進圖的疑兇在內地落網,兩人均為37歲,香港居民,有黑社會背景。而在香港亦拘捕另外7人,合共9人被捕。

    報導出錯

    《明報》每年刊登《更正與澄清》逾百次,於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10月1日,就刊登了《更正與澄清》逾70次,涉及新聞約90條,當中需要《更正並致歉》逾50次。 例如於2011年1月,一則《公益金涵蓋受眾遠超關愛》報道,將公益金近年來的平均捐款「每年收到兩億多」錯報為「每日收到兩億多」。於2012年12月,《明報》報道澳洲播音員假冒英女皇向護士打探王妃凱瑟琳病情時,將tummy bug誤譯為「腹中塊肉」,事後由讀者指正播音員實際為詢問凱瑟琳有關「腸胃不適」的情況。同月,一則《公院停送奶粉 餵哺母乳倍增》報道,將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名譽助理教授李麗賢錯作李麗珍。2013年2月,一則《「梁粉」鄭家純 撐新招穩樓市》報道,「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監管當局有見風險很大,做點事都無可厚非』」,事實上王冬勝從未發表相關關言論,《明報》事後刊登了《更正並致歉》[來源請求]。

    1966年瑪嘉烈公主訪港報導

    1966年3月1日,瑪嘉烈公主訪問香港,於啟德機場乘搭慕蓮夫人號往皇后碼頭,而海軍則鳴放禮炮21響以示歡迎。當時《明報》報道這件新聞時,使用「打炮廿一響,送御妹過海」作為標題。由於打炮除了解作鳴炮之外,亦可以解作男性自慰以至性交,令當時負責審查報章的華民政務司不滿,而負責標題的編輯韓中旋認為自己沒錯,不甘被報社降職,所以自行辭職。

    2005年香港世貿會議示威報導

    《明報》在2005年香港舉辦世貿部長級會議其間有關南韓農民示威行動的報導被批評者指摘為不公正、不合理及有抺黑之嫌。2005年12月18日的《明報》頭版標題為「灣仔淪陷 防暴隊拘留900人」;批評者認為標題以「淪陷」形容2005年12月17日晚上及翌日凌晨的灣仔區並不恰當。事實上就算根據其當天內文亦不過指出「由韓國農民組成的千人龐大示威隊伍進逼會展中心(世貿開會地點),灣仔交通陷於癱瘓。他們與警方對峙,警方發射催淚彈驅散,並拘捕900人」,稱不上「淪陷」。當日香港其他主要報章的標題用語:《太陽報》為「鎮暴清場」,《星島日報》為「港島大暴動 催淚彈鎮壓」、《成報》為「灣仔變戰場」,而《蘋果日報》為「最長的一夜」。[來源請求]

    香港

    1. 明報新聞網(包含當日與昔日明報部分內容、即時新聞、娛樂新聞、明報健康網、會員平台等) 2. 明報即時新聞的Facebook專頁 3. 明報娛樂版的Facebook專頁 4. 明報副刊的Facebook專頁 5. 明報財經的Facebook專頁 6. 明報體育的Facebook專頁 7. 明報教育的Facebook專頁

    海外

    1. 明報加東版 2. 明報多倫多的Facebook專頁 3. YouTube上的明報多倫多頻道 4. 明報多倫多的Instagram帳戶 5. 明報多倫多的Twitter帳戶 6. 明報加西版 7. 明報溫哥華的Facebook專頁 8. YouTube上的明報溫哥華頻道 9. 明報溫哥華的Instagram帳戶

    其它資料

    1. 世界華文媒體有限公司公告 - 更改公司名稱與股份簡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 《金庸與報業》簡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1年11月6日深圳特區報 3. 明報與星洲媒體合併正式文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07年1月29日 4. 明報與大馬媒體合併 金庸是關鍵(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評社2007年1月31日

  3. 《 廉政追擊 》(英語: The ICAC Investigators 2000 )是 香港無綫電視 (TVB)和 香港廉政公署 (ICAC)攜手製作的節目,由五個獨立的單元故事組成。 本劇與《廉政行動》系列不同的地方,在於本劇是嘗試以刻劃貪污者和調查人員的內心世界為主,且改編幅度較大,而並非完全以緊張刺激的查案過程為主線,故命名為《廉政追擊》,英文命名亦有「The」一字,與其他輯數不同。 演員表 [ 編輯] 廉政公署人員 [ 編輯] 單元一:《阿郎故事》(毒品與洗黑錢) [ 編輯] 單元二:《補習班》(警察升級試) [ 編輯] 改編自1997年警長升級試貪污案. 單元三:《盜碼追蹤》(偽卡製造) [ 編輯] 單元四:《超人老豆》(公務員兼職) [ 編輯]

  4. 2021年9月18日警方去信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黃照達就9月17日在明報刊登的六格漫畫表達強烈不滿並要求作出澄清

  5. 為把握大灣區機會,促進本地旅遊業發展。 2018年12月時任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的黃進達與政府及香港旅遊發展局合辦香港國際旅遊論壇」 [11] ,探討如何善用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旅遊潛力黃進達建議旅議會致力開發「 一帶一路 」及大灣區旅遊的網上平台 [12] ,協助業界開發更多關於「一帶一路」和大灣區的旅遊行程,並安排香港旅行社到訪大灣區各城市考察 [13]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 編輯] 於疫情期間,黃進達多次代表旅遊業界,向政府建議相關政策,如推出防疫抗疫基金 [14] 、重新啟動有條件豁免讓持牌旅行社舉辦當地遊旅行團、恢復當地「公海遊」、推行旅遊業從業員社區疫苗接種中心職位計劃等 [15] 。 參考 [ 編輯]

  6. 黃加達 (英語: Carter Wong ,1946年3月22日 — ),動作片演員,精通武術, 八卦掌 、 空手道 、 合氣道 ,擅長八卦掌,於1970年代參與導演 郭南宏 執導的數部功夫影片, 少林寺十八銅人 為代表作;1984年前往美國開設武館,並赴 好萊塢 發展,拍攝多部動作片,憑《 妖魔大鬧小神州 》奪得南加州電影協會最佳演員獎,並曾在《 第一滴血3 》擔任 史泰龍 的動作指導,至近年仍不時有作品演出。 出身 [ 編輯] 起初在 香港 擔任警隊教授空手道和八卦掌。 電視作品 [ 編輯] 1979年 無線電視 《 英雄無淚 》飾 朱猛. 1989年 台視《 中國民間故事 ~豹子頭林沖》飾 林沖. 1989年 台視《 中國民間故事 ~方世玉與洪熙官》飾 洪熙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