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2日 · 该研究为大规模全基因组数据提供了高效、高性能的分析工具,有助于加快新药物标靶的发现和精准健康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测序成本的大幅下降, 大规模的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和生物样本库研究正在快速进展,例如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20万人的精准化医学研究计划,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的35万的基因组测序计划,以及50万人的英国生物样本库。 这些研究已经对上百万个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发现了近十亿个变异位点,其中罕见变异占比率超过了99%【1】。 近期研究表明罕见变异是复杂性状和疾病遗传力缺失的主要来源【2】。 面临测序研究中骤增的海量罕见变异数据,一个关键挑战是缺乏全面、自动化、可扩展和高效的分析软件和工具。 另一个挑战是超过98%的遗传变异位于非编码基因组。

  2. 2014年3月25日 · 在网上看到的 中国电力一姐李XL。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的成功靠自己。其实,那一年高考她没考上,到华北电力大学读子女职工大专教育。然后,匪夷所思地转到清华大学电机系读硕士。在清华,她《微机原理》屡次考试不及格。

  3. 2021年5月19日 · Clr4是CLRC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最新的研究证明CLRC复合体同时是催化H3K14位点泛素化的E3泛素化连接酶。 H3K9M选择性束缚Clr4的机制示意图。 研究人员通过体内遗传学研究发现,H3K14R突变可以有效降低Clr4被H3K9M突变的束缚,相对恢复全基因组水平H3K9甲基化水平。 体外实验表明,H3K14增强H3K9M束缚甲基转移酶Clr4的能力。 利用一个仅大大降低Clr4同H3K14泛素化的相互作用,而不改变整体结构的Clr4突变体 (F256A, F310A, F427A),研究人员进一步为以上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4. 2021年7月13日 · 博文. 厦门大学方宁团队揭示缢断蛋白在受体介导内吞中的作用 精选. 已有 6461 次阅读 2021-7-13 12:33 | 个人分类: 小柯生命 | 系统分类: 论文交流. 北京时间2021年7月12日晚23时, 《自然—细胞生物学》 ( Nature Cell Biology )在线发表了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厦门大学化学系 方宁教授团队 的科研成果——《在网格蛋白介导内吞作用最后阶段发生的与缢断蛋白相关的囊泡旋转》,为解释缢断蛋白相关工作机理提供新思路。 这项工作真正在活细胞状态下观察新生囊泡被缢断蛋白切割的细节,揭露了相关机理,是对关于这个问题近20年争论的有利证明和补充。 课题组博士后 程晓东 、 陈匡财 、 董斌 为论文第一作者; 方宁 教授、 王谷丰 教授为通讯作者。

  5. 2023年9月21日 · 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史上有两个里程碑事件。 第一个里程碑事件是1976年11月上市的H2受体拮抗剂(H2RA)西咪替丁(商品名Tagamet),随后雷尼替丁(Ranitidine)于1981年上市。 西咪替丁的问世与应用,显著提高了溃疡的愈合率,James Whyte Black 因此获得198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图17)。 PPI(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的问世与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溃疡的愈合率,但停药后溃疡仍会复发。 到1983年,Smith Kline & French 每年从 Tagamet 赚取10亿美元,雷尼替丁(Zantac)每年要超过30亿美元。 溃疡病的治疗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胃的下三分之一。

  6. 2023年6月29日 · 作者首先将TransitID应用于鉴定从细胞质跑到线粒体内的蛋白,发现该方法能够高效地捕捉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而不会捕捉到线粒体DNA编码的蛋白,证明TransitID具有不错的特异性。 同时,作者区分了分别起始于线粒体外膜和细胞质的线粒体蛋白,探索了线粒体局部翻译的潜在底物范围。 另外,作者将该方法应用于分析从细胞质到细胞核的转运蛋白,以及它们在氧化压力条件下的动态变化。 作者也因此发现了一百多个在压力条件下转运受到严重抑制的蛋白,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应激颗粒组成蛋白,因此这些本来应该前往细胞核的蛋白在压力条件下选择奔赴到应激颗粒中。

  7. 2023年8月12日 · 博文.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百年历程见证:从质谱先驱尼尔(O.Nier)、尤里(H.C.Urey)到Jenckel博士的MAT公司 精选. 已有 5696 次阅读 2023-8-12 07:10 | 个人分类: 地球科学 | 系统分类: 人物纪事. 质谱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1912年,J.J.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son,1856-1940)在研究阳极射线时,他和研究助理阿斯顿(Francis.W. Aston)进行了一项是关于阳极射线的实验。 在1912年,汤姆森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质谱仪,最初被称为抛物线谱仪。 他利用这台质谱仪揭示了非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首个证据。 在这个实验中,通过引导氖离子流经过磁场和电场,并观察了离子流在感光板上的偏转情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