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7日 · 07/05/2024. 中大醫學院, 新冠口服藥, 新冠後遺症, 新型冠狀病毒, 輝瑞口服藥. 分享此內容: 目錄. 中大研究:5日內服輝瑞口服藥助減新冠後遺症. 新冠病毒RNA料長期留體內 致慢性發炎器官受損. 口服藥可壓制病毒量. 【明報專訊】新冠患者及時服用 新冠口服藥 可減重症和死亡風險。 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證實輝瑞口服藥(Paxlovid)有助減低患者心血管和呼吸道後遺症風險,包括鬱血性心衰竭,以及急性後(post acute)死亡風險,即在檢測陽性21天後離世。 團隊估計口服藥可壓低病毒量和避免重症,故可避免進一步損害身體,須再研究機理,以制定更有效治療策略。 中大研究:5日內服輝瑞口服藥助減新冠後遺症.

  2. 2024年4月19日 · 19/04/2024. 洗鼻, 流鼻水, 濕疹, 耳鼻喉科, 脫敏治療, 致敏原, 鼻塞, 鼻敏感, 鼻竇炎. 分享此內容: 目錄. 鼻敏感四大徵狀:流鼻水、打噴嚏、鼻水倒流、鼻及眼痕癢. 影響患者生活作息、睡眠質素. 謬誤一:鼻敏感只是小毛病,不會出現嚴重併發? 謬誤二:鼻敏感是無法根治的病症? 謬誤三:鼻敏感患者長期用鹽水洗鼻會「洗壞鼻」? 謬誤四:噴鼻劑含有類固醇會引起副作用? 鼻敏感即「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在香港十分常見,患者只要接觸到致敏原,便會不停流鼻水、打噴嚏、鼻水倒流和鼻塞,或鼻及眼痕癢等連串不適,而這些徵狀與其他上呼吸道感染有明顯分別,在天氣忽冷忽熱時更容易發作。

  3. 2024年4月29日 · 29/04/2024. 不良姿勢, 物理治療, 痛症, 腰背痛, 養和特稿. 分享此內容: 對付腰背痛四部曲 避免變慢性痛症. 第一步:徹底檢查 排除頑疾及找出病因. 第二步:適度休息、服藥 控制痛楚炎症. 第三步:持續進行復健運動. 第四步:預防復發勝於治療 避免演變成長期痛症. 醫生、物理治療師、病人 三方配合預防長期痛症. 無論你是上班族,抑或是從事體力勞動相關工作的人士,都有機會受到 腰背痛 的困擾,然而不少患者接受治療後,可能只得到短暫的紓緩,因為他們未有在病情好轉後改善 不良姿勢 ,令疼痛反覆復發,最終更可能惡化至長期痛症。

  4. 2024年5月2日 · 【明報專訊】 (編按:為什麼有些人會不自覺地遷就別人? 是因為渴望被接受? 害怕不和諧? 擔心失去關係? 作者提到,過度遷就別人有可能導致自我 壓抑 、失去個人自主權、情感疲憊和不平等的關係。 要懂得建立健康的界線和學會尊重自己的需求,是發展健康關係和保護自己的重要一環。 有些人總會不自覺地過度遷就別人,或者是因為渴望被接受、害怕不和諧,甚至是擔心失去關係? 長遠對個人情緒健康或發展健康關係未必是好事。 無止境遷就別人並非長久相處之道. 無止境地遷就別人並不是相處長久之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界線和底線,這是保護自己和維護內心平衡的重要機制。 情緒 、時間、物質、心力、氣力和肉體都是我們界線的要素,它們構成了個人空間和自主權。 在情緒方面,尊重自己的界線意味着要學會認識和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

  5. 2024年5月6日 · 06/05/2024. 抑鬱, 焦慮, 痛症, 睡眠質素, 精神健康, 養和特稿. 分享此內容: 目錄. 不宜低估痛症帶來的心理影響. 6個方法正面態度面對長期痛症. 勿過度專注痛楚 學習處理和適應痛症.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曾經歷疼痛,而引致痛楚的原因眾多,包括受傷、患病、工作過勞、身體機能退化或姿勢不正確等等,惟很多人都低估了疼痛所造成的影響。 事實上,疼痛不止令活動能力受到限制,更會導致 睡眠質素 差、精神緊張和情緒低落等,影響生活作息、工作及社交。 要避免或減低 痛症 所帶來的困擾,除了要適當地運用具醫學實證的方法處理痛楚外,保持正面及樂觀的心態亦相當重要。 以下6個方法助你以正面思維面對長期疼痛。

  6. 2024年4月23日 · 【明報專訊】(編按:結核病,又稱「 肺癆 病」,常見病徵包括持續 咳嗽 、發燒、盜汗及體重下降等。 )在1882年,德國醫生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發現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乃結核病(tuberculosis)的元兇。 百多年後,結核病仍然嚴重威脅全球人類,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及地區。 每年3月24日訂定為「世界防癆日」,目標是提升大眾市民對結核病的關注,同心預防及控制結核病。 香港每年仍有結核病約5000宗,即每10萬人有約70人染病,數字相對偏高。 常見病徵–結核病仍然嚴重威脅全球人類,常見病徵包括持續咳嗽、發燒、盜汗、體重下降等。 (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monzenmachi@iStockphoto)

  7. 2024年4月19日 · 【明報專訊】養和醫療集團一項調查發現,76%受訪者稱過去一個月曾經歷疼痛,當中最常經歷的疼痛部位為 肩頸痛 ,其次是腰背、頭、手腳和膝蓋。 逾40%出現持續3個月或以上的慢性疼痛問題,當中三成受訪者表示會求醫。 養和醫院麻醉科名譽顧問醫生張志偉稱,求醫比例雖然並非不合理,但相對低,提醒慢性疼痛者除止痛外,找出 痛症 原因亦很重要,應適時求醫「唔好忍痛」。 養和早前就港人疼痛和疼痛管理習慣調查,逾四成受訪者有持續3個月以上的長期痛症。 圖左起為養和醫院麻醉科名譽顧問醫生兼疼痛醫學專科醫生唐家輝、該院副院長陳煥堂、該院麻醉科名譽顧問醫生兼麻醉科專科醫生李振垣及張志偉。 (賴俊傑攝) 調查:四成人疼痛逾3月 當中三成人會求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