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大学内科学系内科及肝脏科讲座教授黎青龙教授是最早期的「神童」3岁已入读小学一年级16岁破格入读香港大学医学院21岁开始行医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 概览
    • 历史背景
    • 原文
    • 注释
    • 今译

    陕西省西安市青龙寺境内石碑

    请益僧空海,公元804年(延历二十三年)五月十二日随第十六次遣唐大使藤原葛野麻吕从难波出发,十二月二十三日到达长安,住西明寺。次年,从青龙寺惠果阿阇黎习金刚界、胎藏界密法,受阿阇黎灌顶位和“遍照金刚”称号。空海在长安滞留一年零八个月,在惠果门下学习了六个月。

    惠果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十二月十五日圆寂,与空海的师徒关系只有短短数月,但这件事的影响却是跨国界、贯古今,更在密宗传承史上留下光灿的一页。

    惠果生西后,在众多师兄弟中,空海膺命为师父撰写碑文;于是,著名的《大唐神都青龙寺故三朝国师灌顶阿闍梨惠果和尚之碑》,竟然出自于日本和尚空海之手。此碑文在中国早已失传,要不是当年空海自抄一份携回日本,编入《遍照发挥性灵集》中,后人将无从考据,更难睹空海的文釆。

    《大唐神都[1]青龙寺故三朝国师[2]灌顶阿阇梨[4]惠果和尚之碑》日本国学法弟子苾刍[5]空海撰文并书

    俗之所贵者也五常[6],道之所重者也三明[7],惟忠惟孝,雕声金版[8]。其德如天,盍藏石室乎[9]?尝试论之:不灭者也法[10],不坠者也人。其法谁觉,其人何在乎?爰有神都青龙寺东塔院大阿阇黎法讳[11]惠果和尚者也。大师拍掌[12]法城[13]之行崩,诞迹昭应之马氏[14]。天纵精粹[15],地冶神灵。种惟凤卵[16],苗而龙驹[17],高翔择木,嚣尘之网不能罗之;师步占居,禅林之葩实是卜食[18]。遂乃就故讳大照禅师,师之事之。其大德也、则大兴善寺大广智不空三藏之入室也。昔髫[19]之日,随师见三藏[20]。三藏一目,惊叹不已,窃告之曰:“我之法教,汝其兴之也!”既而视之如父,抚之如母,指其妙赜[21],教其密藏[22],《大佛顶》[23]、《大随求》[24],经耳持心;普贤行、文殊赞,闻声止口。

    年登救蚁[25],灵验处多。于时代宗皇帝闻之,有敕迎入,命之曰:“朕有疑滞,请为决之!”大师则依法呼召[26],解纷如流。皇帝叹之曰:“龙子虽小(原文作少,误)能解下雨,斯言不虚,左右书绅[27],入瓶小师[28],于今见矣。”从尔已还,骥騄迎送[29],四事无缺[30]。年满进具[31],孜孜照雪[32],三藏教海,波涛唇吻;五部[33]观镜,照耀灵台[34]。洪钟之响,随机卷舒;空谷之应,逐物行藏。始则四分秉法[35],后则三密[36]灌顶。弥天辩锋[37]、不能交刃,炙輠[38]智象,谁敢极底?

    是故三朝尊之,以为国师;四众[39]礼之,以受灌顶。若乃旱(原文作早,误)魃[40]焦叶,召那伽[41]以滂沱;商羊[42]决堤,驱加罗[43]以杲杲[44]。其感不移晷,其验同在掌。皇帝皇后,崇其增益[45],琼枝玉叶[46],伏其降魔。斯乃大师慈力之所致也。纵使财帛接轸[47],田园比顷[48],有受无贮,不屑资生。或建大曼荼罗[49],或修僧伽蓝处[50]。济贫以财,导愚以法。以不积财为心,以不吝法为性。故得若尊若卑,虚往实归,自近自远,寻光集会矣。诃陵[51]辩弘,经五天[52]而接足[53]:新罗[54]惠日,涉三韩[55]而顶戴。剑南[56]则惟上,河北则义圆,钦风振锡(原文作钖,误)[57],渴法负笈[58]。若复印可[59]绍接者,义明供奉[60]其人也。不幸求车[61],满公当之也。沐一子之顾,蒙三密之教,则智、璨、玫、壹(一作台)之徒,操、敏、坚、通之辈,并皆入三昧耶[62]学瑜伽[63],持三秘密达毗钵[64]。或作一人师,或为四众依。法灯满界,流派遍域。斯盖大师之法施也。

    从辞亲就师,落饰[65]人道,浮囊[66]不借他,油钵[67]常自持。松竹坚其心,冰霜莹其志,四仪[68]不肃而成,三业不护而善。大师之尸罗[69]于此尽美矣。经寒经暑,不告其苦;遇饥遇疾,不退其业。四上持念[70],四魔请降[71]十方结护[72],十军面缚[73]。能忍能勤,我师之所不让也。游法界宫,观胎藏[74]之海会;入金刚界[75],礼遍智之麻集。百千陀罗尼[76]贯之一心,万亿曼荼罗布之一身。若行若坐,道场即变;在眠在觉,观智不离。是以与朝日而惊长眠,将春雷以拔久蛰。我师之禅智妙用在此乎?示荣贵、导荣贵,现有疾、待有疾。应病投药,悲迷指南。常告门徒曰:“人之贵者不过国王,法之最者不如密藏。策牛羊而趣道,久而始到;驾神通以跋涉,不劳而至。诸乘与密藏[77],岂得同日而论乎?佛法心髓要妙斯在乎?无畏三藏脱王位[78]金刚亲教浮杯来传[79],岂徒然哉!从金刚萨埵稽首扣寂[80],师师相传,于今七叶矣。非冒地[81]之难得,遇此法之不易也。是故建胎藏之大坛,开灌顶之甘露[82]。所期若天若鬼,睹尊仪而洗垢;或男或女,尝法味而蕴珠。一尊一契[83],证道之径路;一字一句,入佛之父母者也。汝等勉之勉之!”我师之劝诱妙趣在兹也。

    夫一明一暗,天之常也。乍现乍没,圣之权也。常理寡尤,权道多益。遂乃以永贞元年岁在乙酉极寒月满[84],住世六十,僧夏[85]四十,结法印而摄念,示人间以薪尽矣[86]。呜呼哀哉!天返岁星[87],人失慧日。筏归彼岸,溺子一何悲哉;医王匿迹,狂儿凭谁解毒?嗟乎(原文作呼)痛哉。简日于建寅[88]之十七,卜茔于城卯[89](原文作邙,一作卯)之九泉[90]。断肠埋骨,烂肝烧芝,泉扉[91]永闭,愬天不及。荼蓼呜咽[92],吞火不灭[93]。天云骖骖现悲色,松风瑟瑟含哀声。庭际菉竹叶如故,陇头松槚根新移。乌光[94]激回恨情切;蟾影[95]斡转攀擗新!嗟乎痛哉奈苦何!弟子空海,顾桑梓[96]则东海之东,想行李[97]则难中之难。波涛万万,云山几千也。来非我力,归非我志。招我以钩,引我以索。泛舶之朝,数示异相;归帆之夕,缕说宿缘。和尚掩色[98]之夜,于境界中告弟子曰:“汝未知吾与汝宿契之深乎。多生之中,相共誓愿,弘演密藏,彼此代为师资[99],非只一两度也。是故劝汝远涉,授我深法,受法云毕,吾愿足矣。汝西土也接我足,吾也东生人汝之室。莫久迟留,吾在前去也。”窃顾此言,进退非我能,去留随我师。孔宣虽泥怪异之说[100],而妙幢说金鼓之梦[101]。所以举一隅示同门者也。词彻骨髓,诲切心肝。一喜一悲,胸裂肠断。欲罢不能,岂敢韫默?虽凭我师之德广,还恐斯言之坠地。叹彼山海之易变,悬之日月之不朽。乃作铭曰:

    [1]神都谓神州之都,指当时唐帝都长安。

    [2]故三朝国师人死曰故,如物故、病故;三朝谓代宗、德宗、顺宗。国师是北齐以来历代封建王朝赐予高僧的称号。

    [3]灌顶即以水灌于头顶。印度古代帝王即位时,取四大海水灌王之顶,以象征握有四海之权。密宗阿阇梨为学法者入坛受法时,亦行此仪式,谓之灌顶,以证明其资格。

    [4]阿阇梨梵语Acarya之音译,亦略称为阇梨,意译为教授、轨范、正行等,指能矫正弟子之行为、能作为师范指导弟子的德僧。

    [5]苾刍旧译为比丘,意译为乞士、勤事男等。印度一般指男子出家,依乞食生活,受持二百五十条戒(具足戒)的男僧。

    [6]五常亦曰五伦。《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称为五伦。以此五者皆属人伦之常道,故称为五常。

    世俗所贵的是五常,佛道所重的是三明。只有大忠大孝的人能留声名于金版:然而至德如天,有所记述,何不藏之石室呢?我曾经试论过:世间事物不灭的是法,而使它不断绝的是人。那末,其法谁能证得,其人又在何处?——神都长安青龙寺东塔院大阿阇梨法号惠果和尚的,可说就是这样的人。

    大师于因地预感法城之将崩坏,诞生于长安昭应县为马氏子。他是天纵的哲人,大地冶炼出来的神灵,出身高贵,幼即聪慧,像一只高翔的凤凰择木而栖,尘世的网罟决不能把他罗致。他奋迅着狮子的步伐,禅林正是他卜居的胜地,依大照禅师,亲近承事。这位大德就是大兴善寺大广智不空三藏的入室弟子。在他幼年的时候,随师拜见了不空三藏。三藏一见惊叹不已。私下对他说:“我的教法,就靠你来兴隆吧!”因此,大师视三藏如父,三藏也爱师如母。指示他妙理所在,教以密藏的《大佛顶》、《大随求》梵语真言,大师一经耳根便忆持在心里;一习普贤行愿和文殊赞偈,闻声便能琅琅上口。在当沙弥时,就有很多灵验的事。这时代宗皇帝听说,即下教迎他人宫,对他说:“我有一些不能解决的事,请你给我决疑!”大师则呼召二三童子,依法加持,解决了皇帝的许多疑问。代宗皇帝赞叹说:“龙子虽小能起云雨,这话不假,聪明的小沙弥,今天我亲自看见了。”命左右记录其事。

    从此以后,皇宫常用良马来迎送他。四事供养一无所缺。到了受具足戒后,他便朝夕孜孜研学。三藏教海的波涛,他像唇吻吞吐一样。五部教观完全照耀在他心中。他像洪钟之响,随处都能听闻;又如空谷的回声,逐物都能响应。初则秉受四分律仪,继而接受三密灌顶。纵有道安的辩才,不能和他交锋;他的言词,像淳于髡智慧无穷,谁能究其底蕴?所以代宗、德宗、顺宗三朝尊他为国师,四众礼之以受灌顶。如遇旱魃为灾、树叶枯黄,他则召龙普降大雨;遇到商羊(鸟名)起舞,洪水决堤的时候,他则驱黑龙,使它出日放晴。其感应实不移晷,其灵验有如观掌。皇帝皇后,尊崇他所修的“增益法”,王子贵族则服他能够降魔,这些都是大师慈力之所致的。

    生活方面,即使送他的财帛,前车后车相接,田园土地成片相连,他虽接受而不贮积,决不用它来过奢侈的生活。他或建庄严的密坛,或修壮丽的寺宇。救济贫困的人以财,接引下愚的人以法。他以不积财为心,以不吝法为性。所以无论是尊是卑,都能虚往实归;无论是近是远,都像蚁群寻光来集。如诃陵(今印尼)的辩弘,则经过五印度来顶礼求学,新罗的惠日,则跋涉三韩来从他受教。剑南的惟上、河北的义圆,都是钦风振锡,渴慕密法,负笈而来。至于受他印可而继承的人,则有义明内廷供奉。而厌离生死随求佛道的,则义满可算是其一人了。使他像独子一样爱顾而受三密之教的,则有义智、圆璨、圆玫、义壹(一)之徒,义操、义敏、行坚、圆通之辈。这些人都是入三昧耶而学瑜伽密法,持身口意三秘密而通达观想的人。其中有的作一人之师表,有的为四众所归依。其法灯充满三界,流派遍于九州。这大概就是大师的法施吧。

    大师从辞亲就师,落发入道,守护戒律如爱惜渡海的浮囊,决不肯借给他人。他的持身则如擎油钵。其心如松竹之坚强,其志如冰霜之莹洁。行住坐卧四威仪不肃而自成,身口意三业不护而自善。大师的戒行严守到这个地步,可说是尽善尽美了。无论经寒经暑,他从不说苦:遇饥遇疾,亦不退堕其业。自晨经午历黄昏以至半夜,这四时他都上堂修持念诵。烦恼等四魔,只得请求投降。十方菩萨结界加以护持,贪欲等十种魔军,只有束手就缚。

    对于忍辱和精进的事,是我师所不让人的。他游法界之宫,观胎藏界诸佛之海会;入金刚界,顶礼一切圣贤之群集。百千陀罗尼(总持)贯之于一心,万亿曼荼罗(坛场)布之于一身。若行若坐,随处皆变为道场,无论是眠是觉,观智从未稍离。是以像朝日而惊长眠,如春雷以拔久蛰,我师的禅智妙用就在这里吧。

  2. ISBN. 9789620431357. 副标题. 本土方法的探索. 目录. 1 内容介绍. 2 作者介绍. 3 作品目录. 内容介绍. 播报. 编辑. 2010年1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政治大学以及 香港中文大学 携手主办「首届华人学者宗教研究论坛」,主题是「华人学术处境中的宗教研究」,本书是这次学术会议的论文结集。 本书收集了其中十二位与会学者的论文,他们是来自两岸三地四校的宗教研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佛教、道教、基督教在华人学术处境中的研究方法。 作者介绍. 播报. 编辑. 志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荣誉文学士、神道学学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系主任、教授、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3. 黎夏1962年出生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黎夏于1983年7月获得北京大学地理系学士学位1986年7月获得北京大学遥感应用研究所硕士学位1986年7月2003年9月历任广东省

  4. 黎家汉族1963年4月生江苏太仓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科技部教育部及基金委各类人才计划终评组专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审专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

  5. 颖莉,日本大阪大学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眼科学博士生导师和国际公共卫生硕士(IMPH)留学研究生导师,国家卫健委中日笹川医学项目研究员,岭南名医录上榜眼科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眼科青年后备人才。

  6. 建强,男,美国 密歇根州立大学 哲学 博士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 香港城市大学 管理科学系讲座教授,香港大学工业工程系荣誉教授,景顺长城研究院风险分析及商业智能研究中心主任。 曾为香港和中国的企业提供销售预测、 人力资源规划 、市场调查、投资评价咨询服务等。 研究方向是运营及供应链管理、金融与商业智能模型。 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管理;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大数据与商业智能。 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2021-2023年入选爱思唯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2002-2023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世界最有影响力科学家排名前2%;2003-2016年任香港城市大学管理科学讲座教授;2005-2008年兼任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1. 相關搜尋

    黎青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