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5日 · 主計總處 14 公布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指出,由於 111 年下半年疫情影響弱化、邊境陸續解封,赴海外工作人數達 47.3 萬人,年增 15.4 萬人。主計總處官員表示,預計今年台灣民眾海外就業人數還會再增加。

    • 台商紛紛驚醒覺悟 「中國製造,回不去了」
    • 中小企業產能難分散 「斷鏈」將無可避免
    • 延伸閱讀

    他們唯一競爭對手是一家中國廠商,已到越南設廠。雖然他自認技術更好,良率高出對手 3 成,但美國不讓中國製造了,「若涉及高科技、資安,中國製造更是一點機會也沒有!」「我們不轉移產能,只能眼睜睜看訂單被拿走」。

    輔導台商全球布局多年的 KPMG 策略長林恒昇指出,「電子五哥分散產能,可能 5 地設廠,但那些中小型供應商,可能嗎?」光他接觸的台商,就有高達 3 成私下透露,「走不了,打算做到無法做,就乾脆關廠或賣掉。」 林恒昇進一步解釋,「這些台商並非經營能力差,他們有獨家技術,獲利比很多『毛三到四』的電子業都好,只是產能分散,購地建廠,動輒十數億,對他們而言,就像打掉重練,風險實在太高。」 一位電子業負責人也承認,某些關鍵零組件衛星廠,因為成本、管理,種種原因,想移也移不出來,「斷鏈,將無可避免」。 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也表示,未來,像中國這樣一廠十幾萬工人的模式,不可能再有。「產能分散、短鏈供應、長鏈管理」將是台商未來得面對的課題。

  2. 2023年8月23日 · 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 21 表示,中國經濟正在衰退,但是否會崩盤,還有待關注今年第三季財政收入等三項數據;不過可確定的是,中國因和美國及國際關係太差,且有「五件事」無法改變,整體經濟無法由負轉正。 三項數據真實性可靠,經濟崩盤觀察指標. 中國陸續有企業撐不住,政府也宣布暫停公布不斷創新高的青年失業率,以及避免披露土地銷售、外匯儲備、債券交易等經濟數據。 中國金融學者賀江兵表示,如果大學畢業生都能找到工作,就業情況良好,政府按理應會公布青年失業率,但現在可想而知,且適逢畢業季,所以乾脆不公布數據。 他也提到,7月有些真實數據真的難看,如新增銀行貸款大幅下降,只有6月四分之一左右。 由於中國政府經常被質疑掩飾或美化經濟數據,近期又直接宣布不公開某些數字,使各方更關切中國經濟是否即將崩盤。

  3. 2021年2月20日 · 從結果來看,這兩個巨大的變數,其實對台灣電子業來說反而都有利。 訂單滿載,台灣對美出口連創新高. 簡單分析疫情帶來的改變,雖然人們出國旅遊、貿易往來很不方便,但全世界都宅在家上班、上課,造成各種筆電、網通、伺服器、遊戲主機等產品意外熱賣,在宅經濟持續發威下,台灣電子業訂單源源不絕,許多公司因禍得福,營收、獲利都創新高。 至於美中科技戰帶來的影響更關鍵,美國先逼迫許多企業將生產線移出中國,限制許多中國製造的網通產品不能外銷美國,不少台商因此回台投資設廠,許多資金、人才回流台灣,讓 30 年來深受資金外流之苦的台灣重獲生機。

  4. 2023年10月27日 · 中國政府而言,中國經濟目前正面臨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務危機、通貨膨脹引起的全球需求衰退與國際供應鏈重組等重大事件,這些事件對於中國的內需經濟與出口動能均已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因此,中國對於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均提出不少的經濟誘因,希望可以增加廠商投資中國的誘因。 然而,中國目前政治環境存在高度不確定,例如:中國外交部、國防部長與財政部長等重要政府官員陸續被撤換的情況下,必然會使得許多民營廠商的投資信心進一步降低,此時,廠商離開中國或增加中國以外產能的迫切程度將進一步增加。 對做為美國蘋果公司供應鏈最大組裝廠的富士康而言,其對中國出口以及就業的影響極大,受到中國政府關注的程度自然也會愈高,因此,中國政府對於這些大型企業過去該納而未納的稅款採取行動,以提高廠商外移的困難度的必要性也會提高。

  5. 2023年4月25日 · CRIF 表示,美國在科技供應鏈「中化」的戰略越來越清晰,逐步以限制對中國出口(供貨)及進口(進貨),完全切斷中國科技業買賣的兩端,造成中國仰賴的重要科技供應鏈的真空,達到延遲其至癱瘓中國科技業發展的目的。 CRIF 指出,代表台灣科技供應鏈想要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的時日有限,供應鏈面臨嚴峻選站的壓力,而且似乎選擇美國陣營是唯一的出路,其中又以中國為主要生產基地的 KY 股將是承壓最大的族群。 自 2018 年美中貿易戰以來至 2022 年,整體 KY 股的表現,無論是在營收、毛利率、營益率表現,以及稅後淨利的表現都很突出,而以營收成長率來說,即使 2020 年受中國新冠病毒疫情影響,營收總額也僅微幅衰退 1.5%,其餘四年均為成長。

  6. 2024年3月20日 · 經:處理得當將成為東京收益. 香港《基本法》第 23 條國家安全條款,3 月 19 經立法三讀通過,預計將掀起中國、香港的企業家和投資者的資金移轉,而日本政府就看見這樣的機會,並將與新加坡競爭,期望吸引這些資金流入日本,強調若日本政府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