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7月22日 · 大約攝氏38度左右的發燒並不會對健康的成年人造成傷害,但是中度發燒對於患有心臟病或肺部疾病的患者則需要更注意,溫度超過攝氏40度或低於攝氏35度時需即刻看醫生,假如超過攝氏41度或會導致器官衰竭。

  2. 2024年3月20日 · 除了腋溫達37 、舌下溫達37.5 、肛溫達38 以上時即為發燒之外,在探測耳溫時,不同歲數有不同標準,正常來說耳溫介於3737.5 間,但目前常用耳溫槍所測的溫度:

  3. 2020年5月4日 · 量體溫怎麼量才準?怎麼判斷是體溫偏高或發燒發燒的定義一般來說是指肛溫>38.3 、口溫>37.9 。通常發燒溫度不會超過41.1 。測量體溫真正用意是體溫變化

  4. 2024年6月13日 · 要知道自己是否正常體溫,參考以下5種探熱方法的分別,再深入了解發燒的原因、症狀、發燒參考指標度數與探熱位置的關係,看完就知道自己有否「斷錯症」!

  5. 2020年4月3日 · 低燒一般指體溫達38°C至39.3°C,成人若發低燒毋須過分擔心,一般多休息與補充水份已能紓緩,但嬰兒一旦有輕微的發燒,家長就須馬上求醫,尤其是小於3個月的嬰兒。 劉醫生解釋因嬰兒不懂表達自己的不適,他們的病情亦惡化得很快;再者按身高體重比例計算,兒童的身體表面面積比成人大,他們發燒時散熱會較快,同時失去水份的比例亦較高,容易出現脫水,因而需要急切的治療。 而當他們成長至3-6個月,家長未必需要過分擔憂或急於求醫,可先觀察子女有沒有出現如疲累、心情煩躁等病徵,若體溫達38度就需求診。 至於6個月至2歲的兒童,若發燒至38.9°C,並有呼吸道病徵或肚瀉亦須馬上看醫生。 當體溫升至39.4°C或以上,就屬高燒,有一定危險性,無論成人或兒童都必須求醫。 下頁睇不同探熱方法.

  6. 2019年10月25日 · 根據食物及衞生局屬下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及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站的資料,發燒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 發燒反映了身體的免疫系統在正常運作,以對抗外來的病菌或病毒。 發燒時,身體會增加產生抗體、提升吞噬細胞作用、加快循環系統速率,以幫助抵抗入侵的病原體,這情況下,體温一般會在38.5°C – 40°C / 101°F – 104°F之間。 發燒期間,患者有機會出現發冷、發熱、冒汗、頭痛、肌肉痛、關節痛、胃口變差、脫水、疲倦、乏力等症狀;若果是高燒的話,更有可能出現意識混亂、幻覺、易怒、抽搐及痙攣等症狀。 身體溫度幾高才算發燒? 發燒是指體溫比正常水平高0.58℃ / 1℉ 或以上。

  7. 2022年6月5日 · 一旦體溫比平常體溫高出0.5度代表著身體微恙,宜多加留意;體溫較平常大於1度代表身體正在發熱,應提高警覺;大於1.5度則代表真的正在發燒,應作相對應的處理、盡早檢查。 年長者燒不起來如何測量? 值得注意的是,年長者生病時體溫未必真的燒得起來,例如年長者的耳溫常見落在36.2度左右,光是原本的體溫就比一般人還低,那麼又該如何觀察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