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19日 · 西醫及中醫均指出從醫學上並無老人味這個名詞但強調長者身上無故發出異味可能是暗藏隱疾的警號呼籲長者的家人或照顧者應正視問題查出氣味的源頭以及早發現疾病並及時醫治。. 異味或是患病的警號. 長者安居協會顧問醫生兼老人科專科 ...

  2. 2024年1月13日 · 研究結果顯示40歲時擁有所有這些習慣的男性比一個好習慣都沒有的預計壽命整整延長了24年女性則為21年。 點擊圖片放大. 美國退伍軍人醫務部健康科學專家Xuan-Mai T. Nguyen表示:「僅靠養成幾種生活習慣便可獲得這種好處(延長壽命),這也令我們驚訝。 研究結果顯示,不運動、吸食鴉片類藥物以及吸煙對壽命的影響最大,這些因素能導致死亡風險增加約30%~45%。 壓力、暴飲暴食以及不良睡眠習慣分別會導致死亡風險增加約20%,而缺乏積極的社會關係則會導致死亡風險增加5%。 好的生活習慣可治療慢性疾病. 生活習慣在對慢性疾病的調理上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型糖尿病、心臟病等導致過早殘疾和死亡的慢性疾病都能因此受益。

  3. 2023年12月15日 · 美國《雅虎財經》與財務顧問等專家討論,「40代」的退休儲蓄應達到哪個水平才安全,以及協助提升儲蓄的一些策略和步驟。 年薪三倍為目標. 財務顧問建議,年屆30的打工仔,其退休金儲蓄應要及得上自己的年薪。 而到 40歲時,儲蓄目標應該是年薪約三倍 。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2023年的數據,美國人平均年收入徘徊於62,000美元(約48.4萬港元),這意味着40歲的儲蓄目標應該約20萬美元(約156萬港元)。

  4. 2024年4月12日 · 答案如下。 50以下退休只佔3% The Motley Fool 收集的 2016 年至 2022 年退休數據,以下是四個年齡層的退休美國人的百分比︰. 40至44︰1% 45至49︰2% 50至54︰6% 55至59︰11% 換言之,如果以美國的數據作為參考,假設正常退休年齡為60,有20%的人能夠提前退休,但當中大部分是提前5年以內。 如果你目標是30多40退休,才算真正的「提早退休」,那其實只佔很少數。 40至44的美國人只有1%退休,45至49只有2%,以上沒有關於40歲以下退休的,但相信比40歲的百分比更低。 「提早退休」的兩大風險. 雖然「提早退休」一直是這麼受歡迎,但它並沒有變得更加普遍。

  5. 2024年4月8日 · 簡稱長生津的長者生活津貼是港府為老友記提供的社會保障。 2024年2月1日起,長生津每月金額從4,060元增加至4,195元,升幅達3.3%。 結合2024年8月將提供的額外10元垃圾徵費津貼,總金額達4,205元。 由於長生津的目標是希望幫助65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的長者所以在申請時設有經濟狀況審查。 值得留意,如已認購銀色債券,以及勞碌工作存下的強積金(MPF),都會計算入「資產」之內,所以大家要自行計算清楚。 如果入息及資產總值超過以下水平 (詳見下表) 的申請人,就得不到「長生津」。 本網整合相關資料,有需要的讀者不要錯過。 問:「長生津」的申請資格是甚麼? 答:長者生活津貼申請人必須︰. 年滿65歲或以上.

  6. 2020年9月2日 · 1.每天做帶氧運動半小時,邊做邊深呼吸及唱喜愛的經典歌曲,釋放安多酚。 2.每天喝一公升水。 多食種出來的蔬果(Natural food),少食人工製成的食品(Artificial food)。 3.每天最少令三個人愉快地歡笑。 4.遠離負能量人,負能量事,一於割蓆! 5.人生從來不是一場公平遊戲。 我們的身高、膚色、種族、美醜、天份……全部與生俱來。 若不停比較,等於自尋煩惱。 再者,個個都有自己人生路,正是「你睇人好人睇你好」,背後的辛酸歷程,你會知嗎? 盡量享受自己擁有的好了。 6.得饒人處且饒人。 寬恕不單贏得更多朋友,兼且,會令自己更祥和,心理更健康。 7.切忌事事認真,太執著,自己不開心,別人怕了你。 記住,一切皆會過去! 8.沒人有責任為你製造快樂。 一切,必須自己雙手創!

  7. 2020年12月21日 · 1. 退休儲蓄未達為年收入的3倍. 投資平台AltoIRA的首席營收總監Tara Fung指,一般退休理財原則,建議每人在30歲時有相等於自己年收入的儲蓄,到35歲時儲蓄應為年收入的2倍,直到40歲,應有相等於年收入3倍的退休儲蓄。 以年收入50萬元為例,直到40歲時,你應有150萬元的退休儲蓄。 若你與目標仍有一段距離,就要加把勁追落後。 2. 未有將收入15%撥入退休儲蓄. Fung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將收入15%撥入退休儲蓄,並建議透過自動供款或轉帳的方式進行,以免忘記每月為退休作準備。 除了一般儲蓄戶口外,你亦可考慮善用退休投資戶口。 在香港,打工仔可以考慮利用強積金的可扣稅自願性供款,提升每月供款,獲稅務寬免之餘,也能透過投資,提升儲蓄的成效。 3. 從退休帳戶提取資金而未有重新注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