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15日 · 要預防認知障礙症就要生活正常營養充足食得健康勤做運動不煙不酒不過以上這些方法對年長的人而言是有預防作用但三四十歲的人患上認知障礙症又怎樣預防? (那為什麼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我傾向相信是由人體基因變化誘發出來的。 中風抑鬱常見. 老人除了有機會患上認知障礙症,中風亦是常見的疾病。 有些中風的病人即使有家人悉心照顧,脾氣仍然非常暴躁。 對此,黃醫生說:「將心比己,人若中風,行動不便,自然不開心、忟憎,又會被人笑『論盡』。

  2. 2021年10月5日 · 每個淒涼孤獨故事的背後,都反映出安老服務匱乏。 早於1977年,政府就提倡「居家安老」的願景,奈何四十多年後的今天,社區服務配套不足,「居家安老」仍是一場夢。 \大公報記者 黃山、盛德文(文、圖) 根據統計資料,現時本港65以上長者約有145萬人,預計至2040年,長者人口將增至252萬以上,佔總人口的33.3%。 值得一提的是,長者人口超過250萬的情況,將會維持最少30年。 人口老化持續,做好安老政策刻不容緩。 「我最大的心願是希望早日上樓,申請個仔來香港照顧我,或者入住安老院。 」69的楊曉萍婆婆,獨居深水埗劏房多年,老人家講到傷心處不禁落淚。 楊婆婆來自廣東茂名偏僻的鄉村,她對大公報記者說,多年前經鄉里介紹,與在紀律部隊退休的老公結婚,後來獲批來香港定居。

  3. 2021年7月5日 · 新世代的銀齡人士,可以如何規劃退休生活? 《大公報推出系列報道找來幾位60+長者分享如何開展人生璀璨下半場並諮詢專家意見探討本港老齡化下種種問題。 都市人工作繁忙,不少年輕人盼望可早些退休,享受悠閒生活。 不過有一群60+的朋友則永不言休,認為退休後工作才是享受人生,甚至銀齡創業當起老闆來,還專門聘請60+人士繼續貢獻社群。 「老友記」創業人毫不避諱說,「工作是為了能保持大腦忙碌運轉,或可避免患上阿茲海默症。 」亦有「老友記」開懷地說,「重投職場,做喜愛的工作,壓力比以前大減。 任職財務會計的黃宏陽,一直都是打工仔,去年61歲「被退休」,反而騰出時間讓他規劃人生下半場,開啟創業路。 「我成立的公司,跟以前做的工作屬同一類型,都與會計有關,幫人開公司、入數等」。

  4. 2023年8月19日 · 政府統計處近日公布的最新人口數字顯示,本港65或以上長者人口由2021年的145萬,將上升至2046年的274萬,佔總人口的比例由20.5%上升至36%,即每三名港人中便有多於一名是長者。 聯合國預測,2050年時香港60以上長者比例將逾40%,成為全球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勞福局:港安老資源不會減. 面對安老院舍需求急升,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香港與內地交通運輸建設逐一落成,到內地安老成新趨勢。 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昨日出席民建聯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安老研討會時表示,本港很多長者有意願返內地鄉下養老,故應多思考如何便利這些長者,幫助他們在內地落地生根,做好基層醫療配套。 林正財說,本港看診輪候時間長,已有一批長者習慣去河套區的醫院做CT掃描檢查。

  5. 2018年11月13日 · 身體上出現種種不可逆轉的老態。 生日前後會計劃退休生活,享受夕陽餘暉。 如果未立遺囑,會想到也該去辦了。 八十是一個關口,因為父母親友大多在八十後離世,生命開始倒數。 樂觀的從此把每一天都當是紅利,變得無所謂,變得隨和。 悲觀的加上健康欠佳,厭世情緒開始出現,脾氣轉差,家人還不容易對付。 九十開始,大多能接受死亡,因為值得留戀的不多。 網友觀點. 0 條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請輸入內容... 確定. 大公网小公园.

  6. 2019年2月11日 · 媽媽看來似乎輕鬆了一些。 花了些時間但總算是有成果我們先從報告談起我的解釋讓她清楚明白檢查的目的也給她有說明自己內心深處憂慮的機會並暫時找出了她老人家精神上的困擾原來她在上次離港到外地旅遊時好奇之下向術士尋問命運和將來獲知自己在七十一歲前將遇大劫恐會性命不保她半信半疑又不敢向家人道出怕被笑迷信。 及至幾個月前,她因腸胃炎而失去胃口,但在不知病況的情形之下,開始懷疑自己大限將臨,繼而愁雲慘霧,但又不想你們擔心,所以把秘密收藏心底。 直到剛才,在引導下才說出因由。 問:噢! 怪不得她上個月召集了我們幾兄弟姊妹,說已安排了自己的身後事,我們也摸不着頭腦。 真是! 答:當發現老人家有奇怪的行為,我們應多花時間陪伴他們,並好好了解他們的想法。

  7. 2021年12月15日 · 醫療衞生界候選人、香港註冊中醫學會會長陳永光表示,愈來愈多香港居民選擇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和生活,「我會爭取為傷殘津貼推出福利跨境可攜性安排,當中建議先讓年滿65的合資格傷殘長者作先導,再按實際情況對安排作出檢討」。 陳永光指出,港大深圳醫院的服務深受身處內地的香港居民青睞,為照顧內地港人的醫療需要,他建議參考港大深圳醫院的營辦模式,在內地主要城市建設更多由香港及內地合辦的醫院,並採用港式管理,共同為移居內地的長者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另他建議加強推進大灣區病歷互通,讓病者在大灣區內更多定點醫院可以自由轉介病歷,以方便病者求診就醫。 林哲玄:讓港長者享內地醫療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