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16日 · 【13:51更新】九巴:為配合6月16日於港島區舉行的公眾遊行,九巴將加強102、106、112、116線,以及新界區的過海路線服務。 下午1時半,金鐘站已出現人潮。

  2. 「譴責鎮壓,撤回惡法」大遊行 [13],通稱「616大遊行」,由香港 民間人權陣線(民陣)於2019年6月16日舉辦,是6月9日遊行後再一次同類遊行。 由於6月15日 政府 宣告暫緩修法,關於修法本身的民情已降温,但追究警察在 6月12日街道佔領 時濫權的呼聲令 ...

    • 背景
    • 籌備過程
    • 遊行過程
    • 參與人數
    • 回應
    • 參見
    • 外部鏈接

    2019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提交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容許行政長官單次移交逃犯予未簽訂引渡協議之國家或地區,當中包括中國大陸、澳門和臺灣。此提案源於潘曉穎命案,現時香港法律無法向臺灣移交疑犯,同時特區政府宣稱原有逃犯移交條例不包括中國大陸及澳門亦是「法律缺陷及漏洞」。草案甫經提出,便招致社會各方質疑和關切香港作為獨立司法管轄區的獨立性或遭削弱。 同年5月20日,特區政府要求立法會繞過法案委員會,在6月12日直上大會審議條例。有見於此,民陣在6月9日舉行遊行,抗議當局強行提交草案。主辦聲稱有103萬市民參與遊行,而警方數字則為高峰時有24萬。當晚,政府發表聲明,堅持提交草案之立場。 為了阻止立法會二讀草案,大批香港市民在6月12日罷工、罷課及罷教,在金鐘一帶示威。其後,他們佔領立法會附近道路,以...

    政府暫緩拒撤回,民陣再遊行

    6月15日(即遊行前一日)下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見記者,宣佈「暫緩」《逃犯條例》修訂工作,重新與社會溝通。她指,政府整合意見後,會向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匯報,並徵詢議員意見,決定下一步工作;而政府無意就有關工作設下時限。 民陣回應時,指出暫緩不是撤回,因此遊行將繼續舉行。

    梁凌杰之死

    6月15日下午4時30分,一名35歲身穿黃色雨衣的男子梁凌杰在金鐘道太古廣場的平台上危坐,雨衣背寫「林鄭殺港 黑警冷血」,並掛起「反送中 No Extradition To China」的橫額,上面亦寫有「全面撤回送中,我們不是暴動,釋放學生傷者,林鄭下台,Help Hong Kong」的訴求標語。警方瞬即封鎖金鐘道西行兩條行車線以處理事件,警察只容許警察谈判组到場勸告該男子,並阻止鄺俊宇議員接近。 晚上9時15分,該男子突然爬出棚架,有多名消防員嘗試將他拉回平台上但未果,最終墮地。地面雖有消防設置的充氣床,但因為行人路欄杆阻擋及太古廣場外牆正進行修復工程,故此未能放到最近太古廣場的位置,結果该男子墮於充氣床及大廈之間的位置,重傷昏迷。他被送往律敦治醫院搶救,惜證實不治。生前留有兩封遺書,分別交待身後事和表達反對修例。市民陸續在太古廣場外獻花悼念死者,當中包括佔中三子之一朱耀明牧師。 部分傳媒及反對修例的市民均認為事件的責任歸於政府漠視民意;親中團體及傳媒,例如大公報、無綫新聞、民建聯等,則基於事件太敏感而沒有報導或回應事件,做法備受批評。[原創研究?]另外建制派網媒《點新聞》引...

    6月16日

    與6月9日的遊行一樣,此遊行也以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草地作起點,終點為金鐘添美道的立法會綜合大樓,而警方則增闢1至6號足球場作等候起步點。大會則呼籲參與是次遊行的公眾身穿黑衣。於當日中午12時許,參與遊行的市民陸續抵達維多利亞公園集合。至下午2時,由於正接近起步時間,各區開始出現大批人潮湧往香港島遊行。當中,港鐵的主要轉車站皆擠滿身穿黑衣的示威者,使該等車站需實施人流管理措施,包括暫停使用部分扶手電梯、加派職員疏導乘客、暫停入閘、增設空車接載乘客等。位於遊行起步點的天后站,一度於下午2時因月台過於擠迫,個別列車安排不停天后站,此安排於一小時後取消。在港鐵車廂內,有車長利用廣播系統向參與遊行的市民表達支持。 在其他交通工具方面,九巴於當日早上宣布將會加強前往港島的過海巴士服務,包括102、106、112及116線,以及新界區的過海路線服務。下午起,大量公眾前往紅磡海底隧道轉車站轉乘過海巴士前往港島參與遊行,使人龍一度延伸至車站內。同時,亦有不少市民使用渡海小輪前往港島,令尖沙咀天星碼頭出現大批人潮,龍尾排至星光大道近洲際酒店對出。因應過海人潮,數名小輪公司職員和警察在場維持秩序,小輪...

    6月17日及18日

    凌晨2時許開始,大多數遊行市民雖然已經離開,但在清晨6時許,示威者仍控制政府總部、夏慤道、龍和道和立法會附近街道等,其中夏慤道則仍有近100人留守,而特首辦內有多輛警車戒備。到早上7時,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社區關係)余鎧均呼籲留守在夏慤道和龍和道的示威者路回到行人路留守,強調並非清場。約150名警員和談判專家沿路呼籲示威者離開,但最後談判1小時後失敗而回,警方於早上8時暫時撤離。另一方面,由於沒有示威者防守龍和道,警員移除示威者築起的防線後便離去,道路在8時半重開。政府亦公佈,政府總部繼續關閉。 到早上10時,原本坐在夏慤道馬路及兩旁路壆的示威者清理街上的垃圾後,分別往添馬公園、添美道的行人路和立法會外示威區留守,讓夏慤道恢復通車。有參與商討的示威者希望不再阻礙交通,能夠得到市民認同,同時向政府釋出善意。到場協調的立法會議員區諾軒稱佔領馬路的行動會有反效果,建議示威者保留實力。到10時53分,夏慤道已恢復通車。 當日下午,約400名民眾聚集於立法會示威區留守。當時,集會人士曾討論多個建議,包括有人提議遊行到禮賓府、再為在太古廣場墮樓的人舉辦追悼會等,但未有下一步行動的共識。下...

    具體人數有爭議。香港遊行的主辦方與警方公布人數慣來相差數倍,部分香港人早習慣取其平均;又或者直接忽視警方提供的數據,因為警方點算人數以「起步」及「高峰時」為準,不同於主辦方或第三方統計以「總人數」為準。但因為這次海外傳媒關注,人數統計得到前所未有的監督,統計的方法學及其政治化亦得到外媒深入報導。是次主辦方民陣公佈遊行人數「接近200萬零1人」(該「1人」代表6月15日因反修例訴求而墮樓身亡的梁凌杰),打破1989年5月28日聲援八九民運的全球華人大遊行之150萬人紀錄,成為香港歷史上主辦方公佈人數最多的遊行;而警方則公布高峰人數為33.8萬[e],雙方提供的數據差異之大,惹來外媒如路透社、BBC、天下雜誌等廣泛質疑。由於遊行倉促成行,不像6月9日與7月1日的遊行般有充足時間準備人工智能協助客...

    政府

    政府發言人在6月16日晚上8時29分發表新聞稿,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就修例致歉,但沒有回應遊行主辦方民陣的任何一項訴求。 6月18日,林鄭首次在616大遊行後公開露面,親自向市民致歉,但沒有如外界所料般鞠躬道歉或正式撤回修例。

    中央政府

    2021年9月24日,中國外交部發佈《美國干預香港事務、支援反中亂港勢力事實清單》,細數過去兩年美國及西方國家針對香港事務發聲及採取行動的事件。外交部批評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的言論,並反指當日大遊行是「公然縱容和鼓勵反中亂港分子採取違法暴力手段同中央和特區政府對抗」。

    美國

    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形容當日200萬港人上街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a beautiful sight to behold)。

    How Big Was Sunday’s Protest In Hong Kong? These Aerial Images Show You(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紐約時報 (英文)

  3. 2019年6月21日 · 示威人士佔據遊行的主要路線軒尼詩道長達五個多小時。 「撤回612暴動聲明」 (示威者抗議政府把6月12日的抗議定性為非法暴動) 市民在駱克道上 ...

  4. 2024年7月11日 · ★香港「616遊行」 時間:6月16日下午3點. 遊行地點、路線:維園出發,沿軒尼詩道、夏愨道及金鐘道西行,終點為金鐘立法會大樓。 4項訴求:分別為要求撤回修例、收回「暴動」定義、停止拘捕及檢控和釋放被捕示威者,並要求林鄭月娥下台。 【反送中現場】估144萬人上街爭民主 人潮塞爆香港交通幹道. 反送中香港銅鑼灣現場,遊行人群從維多利亞公園出發,許多民眾手持「學生沒有暴動」標語,表達訴求。 (攝影:麥浩禮) 616活動台、港兩地參與者,皆著黑衣、帶白花悼念墜樓身亡的示威者。 (攝影:李景濤) 由於大量市民進入維園,民陣在2時30分起步出發,參加者手持「學生沒有參加暴動」的標語,並要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辭職,由於大量的人在中途插隊 令在維園出發的市民無法前進 ,等候1個多小時停留在銅鑼灣。

    • 616遊行路線1
    • 616遊行路線2
    • 616遊行路線3
    • 616遊行路線4
    • 616遊行路線5
  5. 2019年6月16日 · 民陣重申今日遊行的五大訴求,包括撤回修例、撤回定性616衝突為暴動、釋放示威人士、停止拘捕示威人士、及要求林鄭月娥下台,現場數百名示威者亦隨民陣帶領高呼訴求。

  6. 2019年6月16日 · 2019年6月16日 22:00. 觀看新聞片段. Watch on. 0:00 / 1:23. 【Now新聞台】民陣連續兩星期發起遊行,再次要求政府撤回修訂逃犯條例、收回將6月12日金鐘警民衝突定性暴動,並釋放被捕示威者,以及要求林鄭月娥下台。 遊行提早於下午2時20分開始,由維園遊行至立法會外。 除軒尼詩道外,警方亦開放了多條內街疏導遊行人士,大批身穿黑衣示威者佔滿銅鑼灣、灣仔、金鐘多條道路。 直至晚上9時許,龍尾仍未抵達終點。 政府發聲明,承認工作上的不足,令社會出現很大矛盾和紛爭,很多市民感到失望和痛心,行政長官為此向市民致歉,並承諾以最有誠意、最謙卑的態度接受批評,加以改進。 立即睇片,重溫今次大型遊行的點滴。 觀看新聞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