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7日 · 港大醫學院研發全球首個幹細胞新模型,並應用於個人化治療罕見免疫缺陷病,團隊為一名患有罕見病「STA1功能增益症(STAT1-GoF)」的病人建立個人化疾病模型,並確定病人服用一種原本用於治療風濕病藥物後病情受控。 港大醫學院臨牀醫學學院內科學系風濕及臨牀免疫學科主任李曦說,研究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亦正為另外3、4名患不同免疫缺陷病的患者治療方案。 有關研究自2020年開始,港大醫學院夥同幹細胞轉化研究中心和劍橋大學,共同開創一個新型幹細胞平台,幫助原發性免疫缺陷病患者。 研究團隊從患者身上提取血液樣本,將血液細胞重新改造為擴展潛能幹細胞(EPSCs),以建立個人化疾病模型。 港大醫學院幹細胞轉化研究中心總監劉澎濤表示,整個過程約需3個月,而測試不同藥物則需1至2周。

  2. 2023年1月20日 · 醫生如何判斷? 【一文看醫生新冠病假考慮因素】 (11:35) 圖1之1 - 家庭醫生鄭志文和林永和解釋新冠病假考慮因素。 (資料圖片/明報製圖) 政府1月30日起撤銷隔離令,市民確診新冠病毒也毋須申報,要憑醫生紙才可申領病假。 新冠病假醫生會開多少天? 會否要求快測結果? 醫生根據什麼準則決定病假天數? 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家庭醫生鄭志文和林永和,解答連串問題。 問:根據什麼準則判斷病假天數? 鄭志文 :跟其他上呼吸道感染一樣,平時感冒病假一、兩天,發燒可能長一些,亦有嚴重感冒病人取4至7天,同時會考慮工種,如在安老院舍、食物處理者和要操控重型機器等,若病徵嚴重,會考慮延長至7天。 根據病情進展,或要求病人覆診一次,再決定是否延長病假。

  3. 2024年4月30日 · 腸胃肝臟科專家證人、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麗虹今被重召作供,接受涉事醫生林治崑及陳小劍一方提問。 黃表示,考慮實驗室報告、組織病理學和肝造影等因素,鄧桂思患自體免疫性肝炎(AIH)的可能性不大,推斷鄧的肝炎有99%機會來自乙肝復發。 黃提到,鄧曾服用的「潑尼松龍」能治療AIH,但鄧的病况沒有改善,反映鄧不是AIH患者。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法庭 鄧桂思.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聯合醫院近7年前疑「開漏藥」,患乙型肝炎的病人鄧桂思兩度換肝後不治,死因研訊今(30日)續。 海外專家證人Henry Pleass供稱,澳洲都有出現醫生診症過程受干擾分心的情况。

  4. 2024年2月26日 · 【明報專訊】孩子如父母所願健康成長並非必然。由中文大學多個研究團隊組成、專門研究兒童疾病的「中大卓越兒童健康研究所(HK HOPE)」成軍5年,部分研究已取得突破,有望為病童和家人帶來希望,例如早前為香港兒童醫院6名白血病復發病童試用「精準治療」,延長壽命。今年起精準治療藥物 ...

  5. 2023年7月14日 ·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自1999年起引用3D打印技術,設計及製作培訓用模型,團隊在2019年成功研發「超聲波可見的人體觸感模型」新技術,獲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季軍獎,以及本年度香港工程師學會大獎;該技術亦於去年11月取得專利,模型有助醫護人員手術前計劃和臨床培訓,提升其對複雜手術的熟練度。 東區醫院醫學物理部物理學家唐嘉信表示,團隊根據病人真實電腦掃描、磁力共振及正電子電腦掃描數據,耗時3個月以3D打印製作表面手感貼合人體觸感的訓練模型,醫護人員可透過超聲波掃描觀察模型內部,使用針筒或其他儀器進行穿刺訓練時亦有貼合人體的觸感,協助新入職或經驗不足的醫生熟習「抽肺積水」,減少「刺穿肺」醫療意外。

  6. 2024年2月19日 · 事主長子林文偉供稱,事主生前為裝修公司老闆,2017年退休,2020年確診前列腺癌,曾在養和醫院接受電療,其間發現有膽石,遂轉到瑪麗醫院求醫。 事主8月25日接受內窺鏡逆行胰膽管造影手術,但手術失敗,發現十二指腸腹穿孔,並持續發燒和腹痛。 院方2日後安排膽管切除手術,造口有液體流出。 至9月下旬,鑑於事主心口痛,院方再安排將其腸胃切除,其後事主心臟功能變差,需作「通波仔」手術。 翌月事主須切除胰臟和脾臟,以及接受肺積水引流手術,延至17日搶救無效後死亡。 曾慶衍供稱他於2020年4月曾在門診科接觸事主,得知其有高血壓。 經檢查和電子掃瞄後發現事主有膽石,判斷他需接受ERCP。 曾稱事主7月16日的驗血結果沒有大礙,遂安排他於8月25日接受該手術,手術前事主已得知有風險。

  7. 2024年3月11日 · 范鴻齡昨日出席一個活動時稱,醫管局上年度藥物開支逾96億元,佔總開支逾一成,正檢討門診藥物收費制度。 他稱以往門診處方「需要時服」的藥物會開足16周分量,現已可減至原有的一半或四分之一,將探討能否將所有門診藥物限制於每次4周,其後覆配。 議員倡擴藥劑師開藥權限. 林哲玄向本報稱,不少病人服不完或不會服用部分藥物,建議醫管局按藥物種類和每月收費。 林建議擴大公院和社區藥劑師權限,日後覆診最多處方3至4周藥物,服畢後由藥劑師評估藥效和副作用,按指引決定繼續開藥或轉藥,「不需要因為每4個月或半年才見一次(醫生),夾硬開幾個月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