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Yahoo字典

    abbr. 縮寫

    • 1. = data-storage equipment 【電腦】資料存儲裝置

    Powered by Dr.eye

  2. 2024年5月10日 ·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英語: 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 , 縮寫 為 HKDSE 或稱 HKDSE Examination ),慣稱「 文憑試 」或「 DSE 」,是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自2012年起舉辦的公開考試,為六年制中學的畢業試。. 該考試是 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 的一 ...

  3. 2024年5月10日 · 香港中学文凭考试 (英语: 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 , 缩写 为 HKDSE 或称 HKDSE Examination ),惯称“ 文凭试 ”或“ DSE ”,是 香港考试及评核局 自2012年起举办的公开考试,为六年制中学的毕业试。. 该考试是 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 的一 ...

  4. 2024年5月3日 · 香港中學會考 (英語: Hong Kong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 ,縮寫為 HKCEE ,慣稱 CE 及 會考 ,亦有用英文舊稱School Cert.;Hong Kong School Certificate Examination)一個在 香港 已取消的考試。 香港中學會考 的最後一次考試在2011年,後被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取代。 過往考生主要為七年制中學正在就讀中五的學生由學校代為報考,但亦有自修生自行報考。 早期亦曾有為完成全部中學課程學生而設的中學會考。 2009年的報考人數是119,007名,其中88,308名為學校考生;30,699名為自修生。

    • 課程產生源起及經過
    • 课程设计及内容
    • 報考及考评方式
    • 修读情况
    • 与本科收生的关系
    • 評論
    • 另見

    1997年,香港課程發展議會成立全面檢討幼稚園至預科數學課程的專責委員會,該委員會在2000年1月發表《數學課程全面檢討報告》。報告稱香港高中數學課程過於艱深、時間緊迫、有欠靈活及內容重疊不連貫—— 1.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應用數學科」試卷二中的統計學及數值分析部份和「香港高級補充程度會考數學與統計學」課程內容重疊; 2. 「香港高級補充程度會考數學與統計學」和「香港中學會考附加數學科」各自的微積分學部份課程內容重疊; 3.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純粹數學科」是「香港中學會考附加數學科」的延續。 對於會考及預科的數學課程,報告建議應重新編排:為消除標籤效應,取消香港中學會考附加數學科,只設一個數學科,分為基礎部分、非基礎部分及增潤項目,而預科各數學科內容調整為四個數學單元和兩個統計學單元,並且為...

    在香港教育制度,數學科是高中核心科目,分为「必修部分」、「單元一:微積分與統計」和「單元二:代數與微積分」。必修部分的設立原意是供將來不打算攻讀對數學水平有要求的學系、或是數學能力較低的高中學生修讀,程度屬基礎,強制所有高中學生學習和應考;單元一和單元二屬於延伸部分,設立原意是供需要掌握更多數學知識的學生修讀,程度比必修部分深奧。 單元一对应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前「香港中學會考附加數學科」,以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應用數學科」試卷二中的統計學及數值分析部份(但不包括該科的卷一,更早期為該科幾乎唯一構成部份的理論力學。[i])和「香港高級補充程度會考數學與統計學」。这个单元適合將來進修或工作時需要更多數學知識的高中學生,課程分為「基礎知識」、「微積分」、「統計」三個領域,圍繞應用數學,強調數學的應...

    在香港中學文憑試,应考數學科延伸部分单元一或单元二的考生均需要完成一份试卷,作答八至十二道短題目、三至五道長題目(不设选答题),限时兩小時三十分鐘,考试时可以使用电子计算器。數學科延伸部分并不是一个独立科目,但在文憑試会独立評級,考生的文憑試成績表上会同时印有數學必修部份等級和延伸部分等級。 如應考數學科延伸部分,需要報考數學科必修部分及選擇延伸單元一或二。而考試科目費用只會收取必修部分的價錢,而應考語言與必修部分相同。 數學科延伸部分的评等方法如同其他科目,等级分为5**(最高等级)、5*、5、4、3、2、1(最低等级)、U(不予评级)。

    2011/12学年,香港分别有81%和77%的中学为高中学生提供延伸部分单元一和单元二;2015/16学年,只有59%的中学提供单元一课程,70%的中学提供单元二课程。有些中学顾虑到学习數學科延伸部分较为吃力,因此引导高中学生专注于必修部分,以节省资源与时间。在首届文凭试(2012年),有22.9%的考生修读數學科延伸部分;到了2016年,只有13.9%的考生修读延伸部分,这个比率较不少已发展地区为低。 數學科延伸部分的退修情況显著,比很多传统高中学科还要严重;在2015/16学年,近三千名学生在升上中五(高中二年级)后退修延伸部分,超过原先修读人数的一半,当中以单元一的退修人数较高。

    數學科延伸部分是为计划在大专修讀工程、科學或商业相关學科的学生而设,选择单元一的学生通常有意攻读統計或商科,选择单元二的学生则通常有意攻读工程、精算或理科。 在首届文凭试(2012年),香港八所公立大學(简称“八大”)的200多个课程当中,只有工程學系6个课程明确把數學科延伸部分视为特定选修科、9个课程明确把延伸部分列为收生要求,亦有工程科系对修读延伸部分的考生给予加分或优先考虑,一些科系则含糊地表示会对有修读的考生“给予优势”,當中香港科技大學最先視M1M2為平等選修科。到了2016年,八所公立大學当中,有四所大学在判定学生是否符合入學要求时会把數學科延伸部分视为選修科目,其他大學只在个别本科课程收生时承認數學科延伸部分。此外,不同大专院校及科系考虑數學科延伸部分的办法各有不同,例如: 1...

    認同

    2006年,高中新學制仍在諮詢階段時,新課程設計成員之一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區國強,把數學科必修与延伸部分的设计形容为“十分聰明的安排”,认为这样可以为普通学生提供基本的数学训练,同时也提供进深的数学课程給「前頭30%」有能力的學生,且建議延伸部分內容應該定得更高更廣,適合他們的能力,以培養優秀數理人才,保持香港的競爭力,相比當時的高中課程「在考試主導之下,頂點訂得太低了,致使不少優良的學生錯過學習的機會」;但是,他批评学生不能同时选修单元一与单元二,因此无法同时学习统计与代数,有欠均衡。兩個單元按「出路主導和簡化思維」設計,視其只為「升讀『自然科學、電算、技術與工程』等類的預備」,錯誤地以為實用需統計和一些微積分,就成為單元一,而較理論者因代數和微積分內容較多,足夠填滿課時,就成為單元二,形成了兩個「妄顧學理」的單元。

    延伸部分課程內容不完整

    任教數學數十年,擔任數學督學近十年,曾經參與數學各科課程發展的資深教育工作者雷其昌,批評香港的中小學數學課程,無論課程內容深度和廣度都在走下坡,數學科延伸部分的課程內容狹窄和割裂。他指出由於制定課程過程是由上而下,須符合官方設定框架,包括課時和非選修科的限制,故不能涵蓋較全面的內容,弄至課程不倫不類。有大學朋友告訴他,發現很多大一學生好像不懂數學,擔心大學會中學化,例如學生雖然在延伸部分學過微積分,且在文憑試有不錯成績,卻不懂得三角函數的微積分。他認為這是教育改革主事者對教育缺乏遠見,以及一意孤行的長官意志所導致。

    反對地位降低,學生水平下跌,影響教學及科研

    早於2006年,就有人指出數學科延伸部分不是獨立選修科的不合理之處。教育評議會副主席,負責奧林匹克數學培訓的許為天評論指出,舊制會考和高考共設有五科數學,會考附加數學科及高考純粹數學科和數學與統計科,各科的報考人數分別比會考及高考中國文學科多一倍,比會考及高考英語文學科更多出超過20倍。這個基礎使香港學生的數學水平得以居世界前列,例如香港隊在2006年的中國西部數學奧林匹克首次獲得第一名。可是新高中下,學生較少的中國文學科和英語文學科,仍為獨立的選修科目,反而較高級數學卻不能繼續成為獨立科目,令數學好的學生,要在必修科和較高級數學之外,再應付另外兩三科選修科,加重負擔。[ii] 中文大學數學課程專家黃毅英指出,新學制被通識科佔用大量課時,擠壓了其他學科的課時。他指出新制下修讀核心加一個延伸單元的中六學生,其知識只相當於舊制修讀附加數學的中五學生;即使核心加上兩個延伸單元,仍然不及舊制的中七學生。他又指出大學將需要為新制學生補回很多基礎課程,社會要預期新制的大學畢業生水平下降。2007年,曾獲行政長官數學卓越教學獎,擔任香港小學及初中奧數隊總教練的資深數學教師吳重振也指出,香港數學...

  5. 通識教育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科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通識教育科英語: Liberal Studies )是昔日在 香港教育 三三四新高中課程 中的四大必修科目之一,且曾為入讀本地大學之主要計分科目,自2009年起推行,2012年為首屆公開試,2023年為最後一屆公開試。 被視為 香港教育史 上之爭議學科,於2021/22學年在中四級被「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 修訂 及取代,兼新科目於2024年 香港中學文憑試 起改制為「達標/不達標」,大幅減少影響升學 [1] 。 背景. 1988年, 教育統籌委員會 在第三號報告書中,提出為擴大中六 預科 課程範圍,應設立文科及理科的通識課程。 [2]

  6. 通識教育科 (英語: Liberal Studies )是昔日在 香港教育 三三四新高中課程 中的四大必修科目之一,且曾為入讀本地大學之主要計分科目,自2009年起推行,2012年為首屆公開試,2023年為最後一屆公開試。 被視為 香港教育史 上之爭議學科,於2021/22學年在中四級被「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 修訂 及取代,兼新科目於2024年 香港中學文憑試 起改制為「達標/不達標」,大幅減少影響升學 [1] 。 背景 [ 編輯] 1988年, 教育統籌委員會 在第三號報告書中,提出為擴大中六 預科 課程範圍,應設立文科及理科的通識課程。 [2] 1992年, 香港高級補充程度會考 通識教育科的 大學預科 課程大綱設立,作為選修科目 [3] 。

  7.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簡稱 考評局 ;英語: Hong Kong Examinations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縮寫 HKEAA ),前稱 香港考試局 (簡稱 考試局 ;英語: Hong Kong Examinations Authority, 縮寫 HKEA ),是專責安排及統籌考試的 香港法定機構 。 香港考試局於1977年5月成立,並於同年8月1日開始執行其法定任務。 考試局成立初期,財政來源主要來自政府;1981年,考試局才正式成為財政獨立及自負盈虧的 獨立法定機構 。 為更有效反映考試局的角色及工作,考試局於2002年7月正式易名為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歷史與發展 [ 編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