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賽季 20231
    1
    0
    0
    0
    2
    歐霸盃終場
    12月 14日@Panathinaikos
    W
    2 - 1
  2. 2021年11月29日 · 現年39歲的與澤翼(Yozawa Tsubasa)是日本知名投資者及企業家,不時會在YouTube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在日本被稱為「秒賺一億的男人」。 雖然今時今日他秒賺一億,但與澤翼的致富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年輕的時候他曾經是日本暴走族,不過後來發奮圖強考上早稻田大學。 讀大學的時候,他曾多次創業,每日收入達1億日圓(約688萬港元)。 雖然生意大獲成功,但是一朝得志令與澤翼認為賺錢很容易,以致胡亂揮霍,其後宣布破產。 不過,他沒有因而放棄,反而花大量時間學習投資知識,用10萬日圓(約6,876港元)成功翻身。 他現時移居杜拜,投資領域涉及股票、房地產、外滙、虛擬貨幣、公司債、保險等。

  3. 2024年5月7日 · 職場新人需要報稅嗎? 首次全職工作的人士,亦要報稅。 一般而言,僱主應在 入職後3個月內 ,通知稅務局開立檔案,以便處理報稅及交稅安排。 如果你首次投身社會工作,可能會 較遲 才收到報稅表; 如在該課稅年度完結後4個月內(即7月31日或之前),仍未收到報稅表,應知會稅務局作相關查詢. 4.

  4. 2021年6月24日 · 科斯托蘭尼最知名的理論是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一書中提到的「雞蛋理論」,此理論與巴菲特名句「別人恐懼我貪婪」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認為股市不論升跌都是由3個階段組成,分別是修正階段、調整階段及過熱階段。 這3個階段會不斷循環,交易的成功關鍵就是逆向操作。 在股市處於過熱階段,投資者情緒仍亢奮時,應該離場或沽空。 在股市存於調整階段時,保持耐性,待到了跌市末段及下一個升市之初大手入市。 【索羅斯「反其道」投資哲學 大鱷偏向虎山行: 按此 】 雞蛋理論的運作 . 點擊圖片放大. +4. 怎樣去判斷股市處於甚麼階段呢?

  5. 2023年12月30日 ·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12/30 21:30. 最後更新: 2023/12/31 08:26. 分享: 你的遺產都是你做過的白工 通脹時代,死前請將財產清零. 每個社會似乎都有一個固定的「成功」模板,對我們來説也許是︰儲錢、買樓供樓、再儲錢、供孩子上學⋯⋯如此往復,直到蓋棺材落定。 回望這一生,似乎並沒有真正為自己活過。 對沖基金管理人Bill Perkins提出了一個完全顛覆傳統的觀點︰死前財產清零(die with zero),並風靡理財界。 他建議人們用積纍人生體驗替代積纍金錢財富。 這並非鼓勵讀者超前消費,而是學會儲蓄與花銷之間的平衡——我們賺錢,不就是為了更好的人生嗎? 要懂得賺錢,更要懂得花錢,享受它帶來的好處。

  6. 2020年12月18日 · 娛樂圈暖爸黎諾懿不時在社交網站分享與兒子的生活點滴身為一家之主他除了以演藝活動賺取收入外亦有投資昐為財富增值黎諾懿曾因投資股票而損失近百萬元但損手經歷未令他氣餒讓他明白你認知愈多賺錢能力愈高」,更轉化成日後深入了解和認識各種投資產品的動力實行先求知再投資」。 從不借貸不拖卡數 重視儲錢習慣. 黎諾懿重視儲蓄習慣,或與他的成長過程有關。 黎諾懿出身於基層家庭,父親因病逝世後,母親獨力撫養3個兒子長大,曾因經濟問題而申領綜援,令他了解儲蓄的重要。 他不諱言錢非常重要,但他奉行「應使則使」原則,既不會胡亂揮霍,也不會過份節儉地生活,亦不主張先使未來錢,「(我)沒有拖欠過(信用)卡數……可能你現在問我如何借錢,我也不知如何借,我沒有借過錢。 炒股損手 反思「輸錢皆因贏錢起」

  7. 2021年2月4日 · 彭博綠色指,排名中的15位億萬富翁揭示了電動汽車、電池和太陽能於近年來的爆炸式增長。 排名首位的是 電動汽車生產商Tesla(美:TSLA)行政總裁馬斯克,他同時在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排名第一,其 淨資產達1,992億美元,綠色淨資產達1,807億美元, 佔其總財富的91%。 由於 綠色淨資產只計算與減少 溫室氣體排放的業務,因此 馬斯克生產太空火箭的SpaceX業務並無計算在內。 【2021年ESG投資機遇何處尋? : 按此 】 中國綠色技術處領先地位. 彭博綠色指,「 綠色億萬富豪榜」中, 大多「綠色億萬富翁」都來自中國,顯示中國在開發和銷售可再生能源經濟的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排名第二位是寧德時代(深:300750)的曾毓群、黃世霖、裴振華和李平,他們的綠色淨資產為607億美元。

  8. 2020年10月6日 ·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全球衰退危機,中美角力之下更加速各國「去全球化」的趨勢。 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在其專欄文章以「香港的年輕人危機感不足」為題,分享他招聘新人時的經歷,並認為在全球形勢出現根本性的轉變下,香港年輕人欠缺應有的危機感。 他接受 本網 訪問時談到,香港在中美角力下失去橋樑的角色,加上中國轉向「內循環」的經濟模式,香港就業市場面臨萎縮,單靠香港難養活700萬人,年輕人無可避免地要向外尋找機遇。 【生存搵食認清殘酷「森林法則」: 按此 】 失業率高企 應徵者卻諸多揀擇. 施永青於專欄談及招聘新人的經歷,指雖然現時香港的失業率高達6.1%,但來應徵的人並不多,而應徵者卻諸多揀擇,不願到大灣區工作、也不願意周末輪班。 他直指: 我覺得他們在挑選工作的味道,比我在挑選員工的味道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