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策劃及出版,繼《林嶺東—嶺上起風雲》、《王家衛的映畫世界》和《許鞍華 電影四十》後,第四本專研香港導演專書。書籍收錄多篇影評人撰寫的專題評論文章,深入剖析葉偉信導演的電影特色和風格,宏觀而立體地呈現其電影足跡。

  2. 2017年6月9日 · 從事演技分析的都知道有所謂「方法演技」(Method acting),它源自於俄國史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y)的「體系」(system)概念,其後輾轉傳入美國而遭發揚光大。「體系表演」分為兩大部分,即演員的自我修養及創造角色部分。

  3. 2008年12月15日 · 陳飛一直在閱讀的《在路上》 (On the Road) ,其書名的喻意正正與此遙遙呼應。. 《渺渺》不是同性戀電影. 除了愛情觀,此片的性別關係亦可堪思考。. 坊間不少報導或評論稱《渺渺》為同性戀電影,然而,我認為此片不屬於同性戀電影,稱之為成長電影可能更加 ...

  4. 2017年8月9日 ·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選了《機械生活》入「光影六樂章」中,是跳出框框的思維,選得精準美妙。. 《機械生活》由美國導演葛弗里列治奧(Godffrey Reggio)執導,這是他的第一部片,1982年推出。. Koyaanisqatsi 是 Hopi 語(Hopi,霍皮族,是美洲原住民部族,根據2010年 ...

  5. 2017年8月11日 · 電影自1982年上映以來,實驗性從未褪色。. 事實上,片中長鏡頭、空中遙攝、慢鏡、延時攝影等技術的運用,帶來的是神明一般,脫離肉身離了魂,從歷史中抽離出來,冷靜審視人類文明的距離感。. 於個體而言,是銀幕上難得一見的嚴肅聯想。. 《機械生活》在 ...

  6. 2015年7月19日 · Google. 在西方文化及性別論述裏,男扮女裝叫做female impersonation,女扮男裝就是male impersonation,或將之統合稱為「性別易服」(cross-dressing, transvestism),都是指向借用衣飾轉換或逆轉原有的生理性別(sex),建造反對二元對立、締造多元流動的性別(gender)形貌。 眾所周知,「時裝」和「衣服」是辨別性別的象徵符號,從顏色、剪裁、質料和設計風格都充滿約定俗成的規範與層層環扣的權力關係,例如粉紅是陰柔的色彩、軍裝和西裝是男性的代表衣物,穿上或男或女的裝束猶如穿戴性別的身份。

  7. 2018年1月26日 · 我看是枝裕和. 1996年春,我在第二十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中看了是枝裕和的首部劇情長片《幻之光》(1995)。. 該片是日本《電影旬報》1995年十大佳片的第四位,對白少而情節簡單,多遠景、長鏡頭和靜止鏡頭,用自然光拍攝的影像幽暗和充滿詩意。. 導演用優美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