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1月3日 · 近期社會上關於同性及跨性別婚姻等議題持續出現爭議,並引起了廣泛關注。 「自由黨反對同性婚姻大聯盟」於2013年11月10日舉行簽名運動,聯盟發言人邵家輝表示,目前有個別聲音要求為同性及跨性別婚姻立法,但社會對此仍未有共識,若在未取得社會共識的情況下就倉卒推行並不明智。 另一邊廂,多個本地「性小眾」團體於同一日舉辦以「愛不歧視,高調撐同志」為題的遊行,吸引逾50個來自台灣,澳門及內地的團體響應,並穿上紅色衣服,以示對爭取同志平權有火紅的決心。 主辦團體發言人陳文慧促請政府盡快就性傾向歧視立法展開諮詢。 大會指共有5,200人參加遊行,打破歷年的紀錄,警方則指高峰時有4,500人。

  2. 2018年11月28日 · 「君子」和「仁」是儒家思想追求的理想人格,因此古人提倡「孝」一來是為了使家庭和諧,二來是為了國家安穩,三則是為了成就理想人格。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向父母行孝呢? 行孝可以分為多個層次︰「孝養」、「孝敬」及「孝承」。 孔子的學生喜歡向其問孝,因材施教的孔子往往能給學生一些新的衝擊。 只養不敬 無異犬馬. 子游問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從孔子的回應可見,「孝」的最基本條件,就是能夠供養父母。 世人都認為供養父母就是盡孝,但在孔子的眼中是不足夠的,因為「養」只是基本,而且心中要帶有「敬」,這樣才能區分出「養」父母和「養」犬馬的差別,因此,除了「孝養」,更要「孝敬」。 孟懿子也曾向孔子問孝。 子曰:「無違!

  3. 2020年6月18日 · 資料顯示,「思流」就是遊行活動的主要發起組織之一,而該活動亦包含了多個「港獨」學生組織參與。 網上直播反國安立法. 本月11日,聲稱是中學生的「思流」發言人黃筠喬得到「眾志」青睞,與黃之鋒和鄭家朗等人一同在網上搞反港區國安法直播。 除了參與「眾志」活動外,「思流」亦被安排與「眾志」參選團隊的觀塘區議員梁凱晴和前「學民思潮」發言人黃子悅擺設聯合街站宣傳。 本月12日,「思流」成員分別在銅鑼灣及旺角擺街站,但被指在公眾地方大聲叫囂,警方拘捕了兩個街站4名成員。 至於「青關」前身亦為所謂的「反修例關注組」,該組織雖不像「思流」般出位,但其與「港獨」的關係亦甚得「眾志」歡心。

  4. 2005年8月26日 · 另一受害者為資深傳媒人梁天偉。 當年任《凸周刊》社長期間,於1996年5月15日在公司會議室內被2名男子斬斷左前臂和2隻拇指,背部及大腿亦有受傷。 手指需經多次接駁手術,至今仍不能提起物件,事件轟動全城,甚至出動懸紅500萬元緝兇。 鄭經翰身中六刀險送命. 同為資深傳媒人及商人的「鄭大班」鄭經翰,在1998年的8月19日清晨,遭2名兇徒,乘他在返商業電台主持節目時,持牛肉刀向他狂斬6刀,倒於血泊中。 其中雙手和盆骨被斬斷,生命一度陷於垂危。 同年10月康復後開咪。 當年警方及電台分別懸紅100萬元及300萬元緝兇,結果還是懸案一宗。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5. 2017年8月12日 · 2012年,一中年色魔帶備沾有懷疑哥羅芳的布塊,用迷暈布掩住一名歸家的16歲少女,但少女未有暈倒且奮力反抗。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案件事主是在被暴力壓制的前提下而受害,並非「一聞即暈」。 事實上,那是否有其他「一聞即暈」的化學藥品嗎? 似乎沒有了,如果有的話將會是醫學界一大突破。 最常要令人「失去知覺」的,是在醫院做手術時。 醫院使用的麻醉劑普遍含有的乙醚,而在開刀前為病人全身麻醉時,病人需要吸麻醉氣體最少5分鐘才會昏睡過去。 老鼠頭浸乙醚 都捱到6分鐘. 乙醚經常被用於動物實驗。 不過,要弄暈一隻白老鼠,要先將牠頭部放入裝有浸濕乙醚棉球的廣口瓶內,在4分鐘到6分鐘後才會達到麻醉狀態。 而要有較長的麻醉時間,還亦在牠們的鼻部放棉花或紗布,不時滴加乙醚以免突然醒來。

  6. 2020年6月24日 · 香港硬筆書法藝術協會副主席游尚澤形容「書法是一種修行」;藝術家徐沛之是從寫書法到繪畫,用繪畫來發洩情緒。 時下年輕人很易浮躁,學校應該推動書法教育,好讓年輕人學習修身,政府亦應該有措施作鼓勵。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苡楠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游尚澤,筆名游智行,香港硬筆書法藝術協會副主席、香港書法專業人員協會委員以及香港養生書法研究會藝術顧問,書法作品除了在內地各地展出過以外,亦分別於日本、法國等大城市留下足跡。 游智行的生命跨越了大半個世紀,書法在他小時候就闖進了他認知的世界,一直揮之不去,可是卻因為生活條件的限制,未能購買毛筆和字帖。 書法改變了游智行的人生. 從小在湛江成長的他,看報紙上的「郭沫若字體」以及寺廟裏面年代久遠的碑刻都成為他偷師的一部分,回家後憑記憶跟着學習書寫。

  7. 2021年6月2日 ·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茅盾將這次營救活動稱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從他寫作的《脫險雜記》中,可以窺見當年那艱辛的「逃亡路」:1942年1月9日,茅盾夫婦等人被游擊隊帶到皇后大道東的臨時集中點,扮成難民模樣,通過日軍檢查站,在夜幕掩護下登上停靠在避風塘的駁船,與鄒韜奮等人會合。 10日凌晨,他們分乘三艘小艇迅速衝向九龍,並在油麻地佐敦休息。 11日和12日,他們經荃灣,到元朗十八鄉的適廬歇息一晚,再渡過深圳河。 13日,他們一行抵達寶安游擊區的游擊隊臨時指揮所駐地白石龍,並見到了林平等游擊隊領導。 讀文匯報PDF版面. 東縱「秘密大營救」 數百文化人脫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