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賽季 202333
    9
    12
    3
    0
    42
    足總盃終場
    2月 6日vs列斯聯
    L
    1 - 4
  2. 2014年11月28日 · 【明報專訊】寫作卷給分項目主要包括內容(40分)、表達(30分)、結構(20分)、標點字體(10分),其中以內容佔分最多。內容,包括文章的立意和取材。 什麼是立意?立意,指文章的主題、中心思想。我們要問自己,寫這篇文章,有什麼目的?

  3. 2020年3月3日 · 梁皓 (Ryan)自小對電腦科技有興趣,加上看好AI產業前景,於是在2019/20學年選讀香港大學應用人工智能 (JS6224)。 不止讀AI 領袖課程學領導能力. 港大應用人工智能學士課程聯合主任姚建峯說,由於並非每名入讀課程的學生都熟悉電腦科技,故學院安排低年級學生先上基礎課程,如人工智能:基礎、哲學和道德 (APAI1001)及電腦編程 (COMP1117)等。 Ryan說,基礎課程教導學生AI的應用及發展史等,讓他們對AI有更深入的理解。 他稱班上大部分學生不像他曾在高中選修過資訊及通訊科技 (ICT),但同樣能應付課程所學,有意報讀課程的學生即使無程式設計相關知識,亦毋須擔心。

  4. 2015年4月30日 · 明報 > 新聞 > 港聞. 影音學通識﹕《五個小孩的校長》反思教育的意義. [2015.04.30] 發表 推文. 《五個小孩的校長》改編自元岡幼稚園校長呂麗紅(中)的故事,她現時仍然只受薪4500元。 幼稚園在她2009年接手時只有5名學生,目前已有逾60名學生。 片中飾演呂麗紅校長的楊千嬅決心要「用生命影響生命」,帶領學校走過殺校危機。 【明報專訊】不少看過真人真事改編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的觀眾,都被小孩子真摯的演繹感動得用上幾包紙巾拭淚,甚至有教師被戲中「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對白所啟發,重拾對教育的熱情。 其實,教師一向都是「春風化雨」的職業,為何一套電影會突然讓港人重新反思教育的意義? 「以生命影響生命」 故事改編自元朗元岡幼稚園的真實故事。

  5. 2024年4月26日 · 《特技狂人》表面上是賴恩哥斯寧(左)與愛美莉賓特(右)的愛情故事,其實是導演大衛雷奇寫給特技人同業的情書。 【明報專訊】由去年美國最賣座的兩部真人演出電影主角:《Barbie芭比》賴恩哥斯寧 (Ryan Gosling)和《奧本海默》愛美莉賓特 (Emily Blunt)合演動作片《特技狂人》 (The Fall Guy),為今年暑假檔期揭開序幕,可謂合適不過。 此片將於5月3日在美國開畫,香港提前在本周四 (25日)上映,「爛番茄」影評網站給予88%高分,正好打響頭炮。 主角誤墮反派陷阱.

  6. 2021年11月19日 · 即期商業廣告. 2021.11.19. 星期五. 明報 > 新聞 > 港聞. 閱讀篇章.卷二實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2021.11.19] 發表 推文. (mustafahacalak@iStockphoto)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 題目. 他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最能展現「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美德。 試撰寫文章一篇,描寫這位人物的言行。 (2020文憑試) 學生姓名:陳奕琳 (沙田培英中學,中六級) 學生示例. (第1段)結束了一場聚會,我又匆忙奔赴下一個約會。 這次,我提早到達目的地,靜候友人。 到了約定的時間,咖啡廳裏只有寥寥數人,我又見證了一場遲到的約會。 大家開始埋怨遲到的同學,不停傳送信息,催促路途中的同學。

  7. 【明報專訊】〈跑道〉是台灣作家劉裘蒂未滿20歲時的作品,本文藉記敘跑步時的見聞與其他人的互動,帶出對人生競奔爭勝的體悟。 其中描寫人物及景色的技巧乃至體悟立意均值得我們借鏡。 //描寫動作/ 參考作者怎樣傳神又細緻地描寫起跑動作: 文章 (表) 看準了一個起點,我便兩袖兜着清風跑將起來, 儘管沒有鳴槍的口令以及起跑前的張力,我仍舊感覺到像兔子躍出柵欄,奔向覆滿視野的綠意時的那種快感,而且一種動感的頻率把我推向速度的行進, 先是腳掌隔着運動鞋底接觸到泥土的質感, 隨後兩手握着拳頭似鐘擺交替晃動, 而當髮際吮到風的鼻息,爬梳成一股悠長的紋理,彷如一切的牽掛、思慮都「拋在腦後」。 我覺察到自己正帶動空氣,輕風恣意地從衣襟、袖口鑽入,搓揉肌膚,遂為自己的奔馳而起了莫名的感動。 學習重點 (表)

  8. 2017年5月6日 · 【明報專訊】今天是新蒲崗香港人造花廠事件50年,這宗事件是六七暴動的導火線,改變了眾多年輕人包括楊向杰的一生。 「我們走進六七、走過六七,最重要是走出六七。 」楊向杰背負少年犯之名半世紀,近10年以筆名「石中英」名義出資逾千萬元,資助多個機構、劇場及學者,做與六七暴動有關的研究及文藝作品,希望社會關注及討論這段歷史。 外界稱他是金主,要「漂白」左派當年的行為和為暴動翻案,亦有指他要趁香港回歸20周年令中央政府難堪、破壞和諧,楊向杰反問社會,「為何10年前香港只有3本關於六七的書? 」50年過去,他決定停止贊助任何六七研究的新項目,期望歷史的真相轉為政府牽頭發掘。 明報記者 葉真真 張家偉. 「我永遠是YP (young prisoner),走唔甩,但YP是小眾,為何社會仍有未解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