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25日 · ADHD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有ADHD的兒童通常會表現出過度活躍、衝動和專注力不足等行為問題。 據衞生署資料顯示,香港每100名兒童之中,約有6人有ADHD*,而ADHD在學齡兒童中的發病率約為5-9%**。 治療需時長、費用高. ADHD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自信心,還會影響他們與朋友和家人的關係。 有ADHD 的兒童在長大後,部分人仍然會受到這個疾病的影響**。 因此,一旦子女確診有ADHD,家長便應儘快安排他們接受適當的治療。 目前藥物及適當的行為治療能使ADHD病童的情況有所改善。 ADHD作為一種兒童行為障礙,患者在治療上需要面對診斷難、需時長的挑戰,公立醫院兒童精神科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長#,而私家診所或醫院的臨床診斷及治療費用也往往動輒不菲。

  2. 2023年8月25日 · 《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西密歇根大學和中國貴州財經大學的學者本月發表 最新研究 ,顯示YouTube和 TikTok等短視頻通過「短時間的刺激」吸引用戶,容易讓人產生上癮行爲。 該研究對中國和美國的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他們過度觀看短視頻的原因是:為了娛樂、獲取新知識以及建立和維護自己的社會身份。 浙江大學2021年的 一項研究 也表明,觀看抖音短視頻的人,其大腦與成癮相關的區域高度活躍,有些人難以控制自己何時停止觀看。 19%青少年一直看YouTube.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4月份發布的數據,YouTube是美國青少年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應用程序,19%的青少年表示他們幾乎一直在觀看YouTube 。 當孩子們做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事情時,例如閱讀或解決數學問題,就要用到定向注意力。

  3. 2023年10月27日 · 根據宏利《 2022年個人保險賠償報告 》,癌症、心臟疾病和腦血管疾病位列該年度危疾賠償的頭三位,共佔危疾賠償個案總數的 92%。 醫院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癌症病例數目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與十年前相比,癌症的整體新症宗數飆升近三成,按年增幅為 2.6%*;而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心臟疾病及中風亦呈上升趨勢**。 多重保障 助患者應對復發風險. 如不幸患上危疾,即使康復後也有機會面對復發的風險,特別是香港市民最關注的癌症^。 以大腸癌第三期為例,手術後的復發率高達 50%,而心臟病及中風的復發率亦達 25%#。 每當危疾再次發作,不僅給患者身心帶來沉重壓力,而且面對高昂的治療費用時,更會對患者及其家庭的財務狀況帶來嚴峻挑戰。

  4. 2023年1月3日 · 存錢和減肥可謂人生兩難題,要達成這兩個目標,除了要有持之以恆的强毅力,還要有正確高效的方法。理財書《The Year of Less》中討論到,「1年不消費,人生會發生什麼事?」書中的答案是「多出50萬元、減重13公斤、出了一本書和找回快樂的自己。

  5. 2023年11月24日 · 2022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臨床醫生的個人認知和性格,是造成過度體檢的重要因素。 有些醫生想盡量規避風險對疾病寧枉勿縱」,支持多做檢查也有部份醫生因為不確定診斷是否正確而感到不安害怕做錯決定造成誤診另外有些醫生對統計數據的理解不足。 結果,每名醫生對醫學護理的標準不一。 該研究的合著者、馬里蘭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Medicine)診症創新中心(Center for Innovation in Diagnosis)主任Daniel Morgan表示,根據所看醫生的不同,所獲得的護理也會有顯著差異,這對病人來說是一種巨大傷害。 不必要的體檢添煩添亂. 或引發更多檢查和後續程序.

  6. 2022年10月4日 · 1.頻繁看手機或報價機,每日長時間關注股市行情,因而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2.整日精神恍惚,無法集中精神做事情. 3.經常覺得自己無法放鬆,每次聽到或提到股票就會全身緊張、面部緊綳、眉頭緊鎖、表情緊張、經常唉聲嘆氣。 4.每當股市開市時,就會緊張到出汗,呼吸變得急促、心跳加快、甚至出現暈眩、身體發冷發熱、手腳冰涼。 5.胃部無故感到不舒服,食欲不振、分泌失調等. 6.對於股市的變動過分機警,早醒失眠已經成為生活常態. 如何調節自己? 1.重新評估股票的重要性,正確看待股票的漲和跌。 人們往往將事情看得太重,從而令自己產生焦慮的情緒,要意識到股票原本就會瞬息萬變,要清楚自己最初的投資目標,不應被一時的升跌而對情緒造成過度的波動。 2.學會轉移注意力。

  7. 2019年11月23日 · 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學者研究首次發現,在網上提供認知行為治療(CBT),例如學會在審視自己症狀時拒絕「諗埋一邊」(見表),有助減輕有關症狀。 所謂疑病症(hypochondria)其實一直存在,並非新興現象,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Brian Fallon,患者會持續至少6個月臆想生病或誇大病症,上某種疾病成為患者個人身份的關鍵部分,以致影響人格及人際關係。 互聯網愈趨發達,更延伸網上版的疑病症。 微軟人工智能科學家Eric Horvitz的研究顯示,在網絡搜尋器上輸入關鍵字眼如頭痛,搜尋結果可能與咖啡因戒斷病或腦瘤有關,惟人類天生容易往壞方面想,盡管後者的機率遠低於前者,多達三分一人會繼續搜尋愈來愈嚴重的疾病,引致不必要的焦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