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包含:
covid 19 site:news.mingpao.com只搜尋: covid19
熱門
【確診大廈】銀禧花園累計4人中招 染疫私家醫生居葵涌雍雅軒
生防護中心昨日公布新一批確診者住宅名單。沙田火炭銀禧花園6座有兩人中招。其中一人為一名已退休的70歲女子(10835),她於本月13日開始咳嗽和發冷,17日到普通科門診求醫,18日遞交深喉唾液樣本並確診,感染源頭未明。同座另一名與本地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的患者為一名71歲男子(10849),本月19日病發。過去14天,銀禧花園6座累計共4人染疫。
星島日報 via Yahoo 新聞香港
2021年02月21日 11:56
- 「安心出行」絕無私隱風險? 誰人不斷發佈「虛假和失實資訊」? | 轉載文章 | 立場新聞立場新聞2021年02月21日 10:32
- 【確診大廈】九龍塘根德閣14歲少年中招 北角聯和大廈有個案星島日報 via Yahoo 新聞香港2021年02月20日 11:38
- 【2月18日美國簡訊】FBI介入調查 紐約州長將被剝奪一權力(圖/視頻) - 時事看中國2021年02月18日 16:54
- 【搜游食誌@iM網欄】想念北京風味小食 東來順享用簡單閑逸午饍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iMoney智富 - 名人薈萃經濟日報23 小時前
- 紐市多管齊下打擊反亞裔仇恨犯罪 白思豪稱「犯罪者必須面臨後果」(本報訊)新冠疫情以來,紐約市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和歧視事件頻頻發生,近期紐約市法拉盛、曼哈頓發生的華人遇襲事件更讓不少人感到擔憂和恐懼。紐約星島日報17 小時前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蔓延全球,本港近日爆發第三波疫情,本地確診病例急增,部分個案感染源頭未明,政府7月15日起收緊已放寬的防疫措施。明報網站整合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資料,分門別類,適時更新,讓讀者掌握相關資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蔓延全球,確診病例至今超過數百萬。明報網站整合多月以來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資料,分門別類,儼如一部小百科,未來亦會持續「加料」。7月16日更新版:新冠肺炎COVID-19百科
疫情焦點 - Yahoo肺炎疫情專題
【21:16更新】政府一連三天安排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承辦商Prenetics前往大埔,透過流動車輛派發及收集深喉唾液樣本瓶,市民可前往索取及交回樣本瓶,費用全免。
【明報專訊】COVID-19疫情繼續在全球蔓延,已出現病例個案的國家已超過40個,昨天更首次外國的新增個案超過中國。韓國每天新增確診達數百宗,大邱市情况尤其嚴重,有點早期武漢的味道。伊朗較落後,情况更混亂,確診個案只245宗,但死亡人數已26名,死亡率高達11% ...
新冠肺炎COVID-19百科(二) Q&A :新型冠狀病毒怕熱?哪種檢測最準? (10:45) prev next 新冠肺炎Q&A 病毒篇 Q1 新冠病毒怕熱,疫情到夏天會結束? +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預計疫情不會完結,夏天應會紓緩,但至冬天或再有個案由外地輸入 ...
【明報專訊】YET another new wave of COVID-19 infections has broken out in Hong Kong. As of 4 p.m. yesterday (July 7), 14 new cases had been confirmed, nine of which were local cases and five of which were of unknown sources. Officials have ...
港府將在4區設新型冠狀病毒檢測中心,為特定群組或爆發感染的群組檢測,以及提供市民自費檢測服務。特首林鄭月娥今早(3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市民自費檢測服務收費為每次240元,包含提供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證明;4間檢測中心本月中開始營運。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周二(11日)宣布,此前暫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英文簡稱2019-nCov)引發的新疾病定名為「COVID-19」。據他解釋,當中CO取自Corona(冠狀)、VI取自Virus(病毒)、D則取自disease(疾病),19則 ...
本港周日(12月6日)新增95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當中87宗為本地感染。本文整理近7天(11月30日至12月6日)有確診者曾到訪的食肆、街市、商場以及酒店等名單。16:36報道:葵盛西邨第8座另一層多一人染疫 港今增78宗確診29源頭不明
【明報文章】COVID-19(2019冠狀病毒病)為我們的社會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也令人失去安全感,對教育界的影響尤甚。為應對疫情,不論是大學教授,還是中小幼教師,都要改變教學模式。在防疫的大前提下,面授教學變得「不可能」,教師和學生都要適應網上教學與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