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erb 50歲以上 免費課程2022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僱員再培訓局(英文:Employees Retraining Board,縮寫:ERB),是香港的法定機構,根據香港法例《僱員再培訓條例》於1992年成立,專門負責為香港的合資格僱員提供技術訓練,以協助他們應付香港經濟結構轉型,並協助他們重新投入就業市場。

  2. 香港繁體. 匯縱專業發展中心 (英語: Integrated Vocational Development Centre ,簡稱 IVDC )為 香港 職業訓練局 機構成員之一, IVDC ( 頁面存檔備份 ,存於 互聯網檔案館 )專門配合香港政府的人力資源培訓政策,為15以上、具副學位或以下教育程度人士開辦 ...

    • 香港教育制度歷史
    • 學前教育
    • 小學課程(小一至小六)
    • 中學課程
    • 舊制高中課程
    • 教育制度改革
    • Stem教育
    • 聲譽
    • 參考書目
    • 外部連結

    1965年,英屬香港教育統籌科發表了首次倡議免費及強迫教育的《教育政策白皮書》:「任何教育政策的最終目標,必須能為每一學生提供其所能吸收的最佳教育,而其費用是家長與社會所能承擔者」。直至1970年代,香港見證了學額為配合基本教育的需要而逐步增長。 1971年,香港開始在所有政府及資助小學推行六年免費教育。由1978年9月起,政府提供足夠學位予所有小學畢業生,使他們在官立及資助類別學校升讀三年免費初中課程。 1980年,學生接受免費教育至15歲的權利進一步獲法例保障,改為了9年免費及強迫教育。當時,香港的中學分為兩種類型:其一是五年中學加一年預科的六年制的中文中學,這些學生投考四年制的香港中文大學; 其二是五年中學加兩年預科的七年制英文中學,這些學生投考三年制的香港大學。在香港科技大學於199...

    香港的學前教育大致可分為幼兒中心和幼稚園兩種。兩者均為私立經營,有以商業化集團形式運作的幼稚園集團,也有由非牟利團體開辦的幼稚園,後者通常由教會或社會服務機構籌辦。 其中,幼兒中心由社會福利署管理, 為0至3歲以下的幼兒提供日間照顧服務,以照顧他們的成長和發展需要。但現在不少幼兒中心都兼營幼稚園相同的業務,使6歲以下幼童都可以在幼兒園內接受教育。 而幼稚園由教育局管理,主要服務對象則是3至6歲的幼童,讓他們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的全面發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激發兒童學習興趣和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為未來學習奠定基礎。

    現時香港的小學教育分為八個主要學習領域及兩個學習階段。八個學習領域分別是: 1. 中國語文教育(包括語文課及普通話課) 2. 英文教育 3. 數學教育 4. 科學教育(包含在常識科或科學科) 5. 科技教育(包括一般研究和資訊科技) 6.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包含在常識科或人文科) 7. 藝術教育(包括音樂及視覺藝術) 8. 體育 兩個學習階段分別是: 1. 第一學習階段(或稱初小):由小一至小三; 2. 第二學習階段(或稱高小):由小四至小六; 每一個學習階段完結時,學生都要參與一個由教育局主辦的全港性系統評估,評核結果讓當局瞭解學生能力上的差異。完成小學後全港學生會被教育局中央派位分派到志願的中學。

    初中課程(中一至中三)

    初中教育以廣博為主,大部份文法中學必須科目包括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此三科通常特別重視,稱為「主科」)、普通話、體育、視覺藝術、音樂、科學、家政、設計與科技、中國歷史、歷史、生活與社會、地理、普通電腦、宗教教育等;過去部份工業中學因要教授工藝科目,不會分開歷史、經濟及公共事務、地理三科,只以一科「社會」代替;現時部分中學亦會把此等科目合併為「綜合人文」或類似科目。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的初中教育,大部份本地主流中學名義上是英文中學,除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學等科目外,其它科目如地理、數學、歷史等,均以英語作為授課語言,但實際上是奉行雙語教學,僅課本及筆記以英文編寫,上課時老師通常輔以粵語講授。 1997年後,特區政府決心貫徹推行母語教學,即除英文科外,其它科目均採用以中文編寫的課本及筆記,並以粵語講授(這個政策假定所有本地主流中學的學生的母語均為粵語,並非真正按個別學生,例如南亞裔學生的母語進行教學,也沒有提供其他中文方言的教學)。但全港400多間中學裏,其中114間卻可以繼續使用英語授課,這些中學通常是學生學業成績較佳的,當中甚至有一定數量是香港政府主辦的官立中學。...

    高中課程(中四至中六)

    2012年9月起,政府把中四至中七的課程修改成三年的高中課程;預科課程較深的部份從新課程剔除了。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科以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為必修科目。一般而言,香港的高中畢業生最終會參加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主辦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誠然,高中學生亦因為要面對「一試定生死」的香港中學文憑試而感到壓力。所以,為了好好預備DSE文憑試,不少考生會跑到補習社操練考試技巧,形成獨特的香港補習文化。

    高中課程(中四、中五)

    實施九年免費教育之後,學生需要以校內考試成績作評級,決定能否升讀高中(中四、中五)。香港的中四及中五課程,大致上會文理分科,分開文、理、商科3個主流。教授科目均以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舉行的香港中學會考考試內容為本,大多數高中學生均需要修讀至少6個科目,以符合升讀預科資格。 在修畢中四及中五課程後,所有學生均需參加香港中學會考,以決定能否升讀預科課程(中六、中七)。考試評分以最佳成績之6科計算,滿分為30分。除語文科以外,在單次考試取得不少於4科及格、或3科及格及5分以上則合符升讀中六的資格。另外,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的規定中,考生必需在應考高考的前1屆(即中六)或以前取得中英文科及格,故一般而言語文科不及格,尤其兩科語文科都不及格的學生升讀預科會比較困難。 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公佈,2006年的報考人數是122,078名,其中84,087名為學校考生;37,991 名為自修生。當中符合升讀中六基本資格的考生有48,599名。但官立和津貼中學學位只有約25,000個,再加上私立及直資中學學位,總預科課程學額只有約32,000個,因此學位競爭非常激烈。每年放榜日,均會出現學生四處奔走尋找學位的...

    預科課程(中六、中七)

    順利升讀預科課程的學生,隨即要開始準備另一個公開考試。香港的預科課程以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的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考試內容為本。跟高中課程一樣,學生大致上會依文、理、商科分流。學生可以因應各自的會考成績,選擇修讀AL(高級程度)或AS(高級補充程度)科目。 入讀經「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招生的學士學位課程之最低資格,一般為4個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的科目合格,包括必修科「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和「英語運用科」,皆為AS程度;以及兩個AL程度之科目(兩個AS程度科目通常會被視為等同一個AL程度科目)。 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的統計,2011年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的應考人數接近三萬九千名,當中符合上述高考成績要求的考生超過一萬八千名。但通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招生的學士學位課程名額,僅約一萬二千個(2010年入學者),所以學生升讀高等院校的競爭亦相當激烈。縱然如此,但是由於香港共有九所高等院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及香港公開大學)參與「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統一收生。因此,不同於會考放榜,高考放榜後學生無須四處...

    根據香港課程發展議會在2002年發表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現時香港基礎教育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反思優勢,使他們能夠發揮所長。香港基礎教育一直被批評為過份着重背誦(即所謂「填鴨式教育」),使學生在現今瞬息萬變的資訊社會中,未能好好把握社會的需求和變化,從而使香港的就業人才變得缺乏競爭力。 因此,教統局希望透過課程改革,從根本改善學生的素質。教育局制定的政策強調小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為達到使小學生能夠養成學會學習的能力,政府在前述的課程指引內提出了「十種共通能力」及「四個關鍵項目」兩種概念,十種共通能力包括:道德教育、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創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運算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研習能力;而四個關鍵科目會融入在教學上,其中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從閱讀中學...

    2015 年及 2016 年的《施政報告》中承諾更新及豐富科學、科技和數學的課程和學習活動、加強師資培訓、 並將更積極推動STEM教育,以鼓勵更多學生修讀科學、科技、 工程和數學或與之相關的學科。並且支持推動 STEM 教育達至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協作和創新能力、培育他們的創意和解難能力;學生在學習上取得更大的滿足感,令香港的競爭力因此得以提升。2016年由時任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於由政務司領導政府教育工作小組提出,多間中小學積極推動。

    香港中學教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孕育多位諾貝爾獎、菲立茲獎以及沃爾夫獎等學術界最高成就獎得主,包括: 諾貝爾物理學獎 1. 崔琦(香港培正中學、金文泰中學校友); 2. 高錕(聖若瑟書院校友,香港中文大學電子系創系主任、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菲立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1. 丘成桐(香港培正中學、香港中文大學校友;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講座教授); 沃爾夫數學獎 1. 丘成桐(香港培正中學、香港中文大學校友;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講座教授)。 沃爾夫化學獎 1. 鄧青雲(元朗公立中學、英皇書院校友;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

    香港教育統籌局,(2001年),《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
    課程發展議會,(2002年),《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各盡所能‧發揮所長(小一至中三)》,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署。
    香港便覽:教育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香港教育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家庭與學校合作宜委員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香港科學教育關注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香港統計處進行人口普查時會把65以上人士定義為長者(老人),在策劃長者服務時一般都以65以上人士作為目標受眾,不過部分香港長者福利亦提供予60至64的人士 [1]。

  4. 自2017年9月起,香港政府推行「十五年免費教育」,將免費教育擴展至3幼童,其中絕大部分半日制 幼稚園 學位為免費, [1] 而大部分香港兒童均會接受學前教育。 種類 [ 編輯] 香港的學前教育大致可分為 幼兒中心 和 幼稚園 兩種。 兩者均為私立經營,有以商業化集團形式運作的幼稚園集團,也有由非牟利團體開辦的幼稚園,後者通常由教會或社會服務機構籌辦。 其中, 幼兒中心 由 社會福利署 管理, 為0至3以下的幼兒提供日間照顧服務,以照顧他們的成長和發展需要。 但現在不少 幼兒中心 都兼營 幼稚園 相同的業務,使6以下幼童都可以在幼兒園內接受教育。 [2]

  5. 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 (Public Transport Fare Concession Scheme for the Elderly and Eligible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俗稱 2元乘車優惠 、 2元優惠計劃 、 $2搭車/搭船 ,是 香港 勞工及福利局 為特定人士推行的票價優惠計劃,讓「殘疾程度達100%的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 」或「 傷殘津貼 」受助人和60歲以上人士能在以指定 八達通 乘坐適用於計劃的公共交通工具時,享有每程2港元的優惠 [註 1] 。 行政長官 曾蔭權 於2011年施政報告建議所有65歲以上者和符合資格的殘疾人士以每程2元的優惠票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望減輕他們的經濟壓力,讓他們參與社區。

  6. 港鐵學生乘車優惠計劃 (英語: MTR Student Travel Scheme )(下稱:本計劃),是 港鐵公司 提供予12至25(實際可達27當年的10月31日)、現正就讀於本港認可院校全日制日間課程的任何人士(下稱:合資格 學生 )的車費優惠計劃。 簡介 [ 編輯] 基本上所有 香港公共交通工具 ,所有年滿12的乘客,包括學生,均視作成人,須繳付成人車/船費。 唯有港鐵公司,自資向12至25的合資格學生,提供若干車費優惠,故設立本計劃。 優惠資料 [ 編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